Vladimir Stroozer|俄羅斯
文|若杉
01
傍晚,收到好友葉子的微信:“杉,我分手了,出來坐坐吧”!
“好,你在哪兒,地址發我!”來不及問緣由,便抓起外套出了門。
坐在出租車上,忍不住問葉子發生了什么,卻只收到她簡簡單單的幾個字:“見面再說”。
葉子和男友是朋友中的模范情侶,兩人相戀9年,情定高中,一路相攜從一個南方小城闖到北京,如今,男方在大型互聯網公司謀得一職,葉子也憑借名校畢業的出身在某銀行有穩定且“錢途”可觀的工作。本是順理成章走進婚姻的兩個人,如今分手,實在有些摸不著頭腦。
見面,在三里屯的一個露天酒吧里。
葉子早已提前到達,依舊妝容精致,著一身淡紫色的套裝,完全看不出失戀的頹廢和落寞。
“究竟發生了什么?”
“他喜歡上了一個北京姑娘,有車有房有戶口,他說,她能幫助他在北京穩定下來”,葉子輕描淡寫的說。
“穩定?有車有房?這算什么理由?我怎么沒看出來他還有吃軟飯的潛質。”來的路上,我想了無數可能的分手理由,卻唯獨沒有想到,男方竟是為了在北京“站穩腳跟”,便將九年的感情置之不顧。
“其實,我理解,不說他了。我最近簽了好幾個大客戶,這月獎金應該不少;你快看,我新做的指甲,好看不?同事說我胖了,最近得忙著減肥了。下個月有一個法語班,挺不錯的,我想學,你要不要和我一起?”
不等我繼續問下去,葉子忙轉換了話題,活脫脫一個個熱愛生活、熱愛工作,雞血滿滿的奮進青年。可是,這樣奮力的掩飾遮蓋不住她眼神中的那抹落寞與悲傷。
坐在對面,看著葉子強裝的表演,有些難受。
有一瞬間,特別希望手頭能有一把錘子,去把葉子外面那層“厚厚的、虛假的快樂的外殼”一點點的鑿開,好讓悲傷任意流淌。
“你不難受嗎?”沒有接葉子的話,我有些不合時宜的追問。
“難受啊,怎么會不難受,可是怎么辦?誰愛聽你的難受,大家不都喜歡正能量的人嗎?我不想變成到處訴苦的祥林嫂?還有,你看,好多公眾號文章不都說嘛,沒有人喜歡一個愛抱怨的人。”
葉子說得沒錯,人人都喜歡正能量,誰都不喜歡一個終日抱怨的人。可是,沒有人能剝奪你悲傷的權利。她剛剛結束的是一段9年的感情,而且結束的理由那么讓人心寒,難道不該等等那顆破碎的心,讓憂傷肆意存留的更久一點,讓心頭的傷口得以復原?
不知道什么時候起,我們開始被所謂的正能量裹挾,連悲傷都變得遮遮掩掩起來。可是,壞情緒來了,你不接受、咀嚼并消化它,而是將其生吞硬咽,你的痛,真的就好了嗎?
02
某天,一時興起,在朋友圈發問:“當你傷心難過時,最討厭聽到的一句安慰是什么?”
短短一個上午,收到朋友們的近百條回復,得票最高的一句話是:“別傷心,沒什么大不了的”。朋友補充道:“明明那個時候,這就是最大不了了,被別人這么一說,仿佛連悲傷都是多余的。”
還有一句,是我的一個來訪者告訴我的,叫:“你要堅強!”
來訪者說:“那一年,母親因病去世。葬禮上,幾乎所有的人都會跟我說一句‘你要堅強’,一開始沒覺得什么,聽得多了,突然從心底升騰起一種打人的沖動, 盡管知道是安慰,也特別想問問對方:我才20歲不到啊,你告訴我,要如何堅強?!”
“真希望有人抱抱我,對我說,孩子,想哭就痛快的哭一場吧!”來訪者后來對我說。
有時候,人真的很奇怪,知道困了要睡覺,餓了要補充食物,卻唯獨對于壞情緒苛刻至極,仿佛你連在里面多停留一會兒都不可以。“別傷心”、“要振作”、“沒什么大不了的”,這些安慰,都在催促你從壞情緒中盡快逃離,仿佛我們真的擁有控制情緒的能力。
可是,誰又能真正控制情緒,就連硬生生逼進去的眼淚都弄得嗓子生疼,不是嗎?
你吃進去的壞情緒,身體都感受得到,它會在某天,以更猛烈的方式表達出來。
03
美國心理治療師迪娜·吉爾伯森特寫過一本關于情緒療愈的書,叫《親愛的,你為啥要和壞情緒躲貓貓呢!》。書中有一個概念,叫“富有建設性的沉迷”,很是喜歡。
所謂的“沉迷”,意味著你允許自己去感受自身真正的情感;允許情感進入你的意識;允許它們已原本的面貌出現,而不是試圖改變它們。
而所謂的“富有建設性”,不是指你一味的沉迷而不作為,讓壞情緒將自己吞沒。而是以一種更積極的方式與壞情緒共處,為此,她提出了T-R-U-T-H的黃金法則。
T:說出自己所處的狀況。一切從簡,堅持從事情本身出發,說出目前所處的狀況,比如:“我感覺很糟糕,但我不知道為什么會這樣!”、“我失敗了,很傷心”……不去評判,客觀的說出此刻此刻的感受就好。
R: 意識到你現在的感受。專注于當下的感受,告訴自己內心最真實的感受,比如“他的話讓我傷心,我本來不是那個意思!”,如果你正處于一種困惑的狀態,你的感受就是:困惑。如果你感知到某種悲傷情境,你的感受就是:悲傷。
U: 發現內在的自我批評。很多時候,我們感覺糟糕,是因為有一個內在的聲音在不斷地批評自己。比如:我本來可以做得更好,但太大意了;我不應該那樣想別人,我太敏感了。尊重自己的感受,檢索出內在批評,會讓自己輕松很多。
T:努力試圖去了解自己。當了解了自己的某種情感和狀況,試著退后一步,問問自己:為什么我會有這樣的想法呢?不管這個想法是好是壞,只需要給自己一個說得通的解釋便可。一旦找到了某個理由或任何其他理由,就可以理解自己的想法,從而溫柔的對自己說一些鼓勵的話了。
H: 真切地感受內心情感。如果此時你依舊為自己的情感感到痛苦,請允許這些情感存留在你的內心,如果你愿意,可以哭泣,可以說幾句臟話讓自己舒暢,可以找人傾訴,讓心靈真切的感受這些情感。
通過這樣的方式,“富有建設性的沉迷”于壞情緒,不僅不會一蹶不振,反而會更快的走出來。因為,當你不承認、不接納壞情緒時,耗費了大量能量與壞情緒做斗爭。相反的,沉迷于情緒,會節省能量,讓身體體驗與情感的部分真正聯系起來,引領我們回到人生剛開始的地方:回到清清白白的狀態。
這種身心完整的狀態會為我們應對未來,蓄積更多的能量。
處理壞情緒,最好的方式便是如這般細嚼慢咽,你得允許自己慢慢咀嚼消化。因為,只有當我們屈服于自身的情感,允許這些情感流經我們的心靈,治愈的過程才會開始。
由若杉老師帶領的自由寫作營
專門針對愿意自我探索、自我療愈感興趣的人群,目前正在招募中,可以掃描文末二維碼報名。
———— e n d ————
預約咨詢,請掃碼添加工作室微信!
若杉
若杉心理創始人
暢銷書籍:《停止內耗》
《閱己:做自己的心理顧問》
人生最大的理想:
見不同的人、聽不同的故事、寫不同的文章
我們的咨詢室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Slide for more photos
心理咨詢預約
微信預約:ruoshanxinli
電話預約:19910780529
選咨詢師請前往菜單欄”心理咨詢“欄
或直接聯系工作室:ruoshanxinli
小紅書@心理咨詢師若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