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我們在此只是為了講述:
房屋、橋、泉水、門、瓦罐、果樹、窗戶——
最多也只是:廊柱,高塔……
—— 里爾克,《杜伊諾哀歌》
我從店長手中接過這本套著塑封的近百年前的書,半開玩笑半認真地說,“我剛才洗過手了,會小心翻看的。”??
幾分鐘前,我跟店里的專業顧問聊起 Aesop 伊索的外灘源新店所在的這幢建筑,說到它的名字真光大樓源自《真光》月刊,那是上世紀初,浸信會書局創辦的一本刊物,而真光大樓的原名正是浸信會大樓。專業顧問告訴我說,團隊在籌備這家新店的時候,真的找到了一本《真光》刊物的古籍,她要去問一問,是不是還收在店里。
而這會兒,它在我的手里了。
這是個有點意外的收獲。即便我了解 Aesop 伊索的店鋪向來很強調在地文化,在尊重當地人文歷史,致敬城市記憶,以及融入社區時盡心盡力,我也是想不到,這工作會做到如此地細致。
這是上海入冬以來最冷的一天——后來看新聞說,是40年來同期最冷,但我的心里有一點暖意。這種感受,對喜歡書的人來說,肯定體會得到。
來 Aesop 伊索外灘源店之前,我看過 。
那篇文章以一塊不起眼的磚頭的視角,將 Aesop 伊索外灘源店所在的真光大樓這幢建筑的過往娓娓道來。我讀得很親切,像是一趟時光穿越。雙重的。
還記得自己剛來上海的時候,也迷過一陣子上海的老建筑。上世紀二、三十年代,曾是上海城市與建筑最為鼎盛的時期。匈牙利籍的建筑師鄔達克是個繞不過去的名字。他在上海留下了50多個項目,100多個單幢建筑。真光大樓是頗有意義的一個,不光因為鄔達克的辦公室舊址就在這幢樓,大樓的特征,還標志著他建筑風格的一個轉折。
Aesop 伊索外灘源店鉤沉了真光大樓的歷史,也勾起了我的回憶。
于是我來 Aesop 伊索外灘源新店的路上,特意規劃了一條散步路線。從人民廣場一帶出發,到真光大樓。這一路走過來大概只有半小時的路程,卻匯集了數個鄔達克的建筑代表作。
接下來,你不妨隨著我的腳步來看一看,或者天氣好的日子,自己走一走。
? 國際飯店
建筑時間:1931-1934年
:南京西路170號
國際飯店有著“遠東第一高樓”的美譽。在建這幢高樓時,鄔達克創造性地解決了上海軟土地基的致命問題,基礎用木樁和鋼筋混凝土澆筑,上層則采用質量輕、強度大的合金鋼結構。 其立面強調垂直線條,層層收進直達頂端,是典型的裝飾派藝術(Art Deco)風格。 外墻的基座采用黑色拋光花崗石,上部則是深褐色的泰山磚。在四周早已高樓林立的如今,仍然顯得雅致動人。
據說貝聿銘就是被國際飯店的設計所打動,從而選擇了建筑學專業。
? 大光明電影院
建筑時間:1931-1933年
:南京西路216號
大光明影院有強烈的時代感,它是當時遠東最大的電影院。 其建筑挑戰在于門面并不寬,夾在錯綜復雜的舊建筑之中。建成后的影院外部是典型的裝飾派藝術風格,立面上橫豎線條與體塊交錯。那個高達30.5米的方形半透明玻璃燈柱,在夜晚尤為光彩奪目。
? 慕爾堂
建筑時間:1926-1931年
:西藏中路316號
慕爾堂又名沐恩堂,它曾是中國最大的社交會堂。建筑外立面是哥特式風格,局部有羅馬風。外墻飾以深紅色面磚,表面凹凸不平,肌理獨特。西南角鐘樓頂部安裝有5米高的霓虹燈十字架,晚上看甚是醒目。
這三處建筑看完,就可以走去福州路了,往外灘方向大概走10分鐘,就會到達——
? 美國花旗總會
建筑時間:1921-1922年
:福州路209號
這是鄔達克在克利洋行的代表作。建筑外觀呈美洲殖民地時期喬治式風格,簡潔,端正。立面對稱布局,豎向分三段。入口為三開間的淺門廊,采用白色大理石塔司干柱式;二層設落地長窗,外加鑄鐵欄桿;頂層是白色大理石的雙壁柱圓拱券窗。
這處看完,若時間充裕,可以在附近多逗留一會兒。繼續往東走是外灘建筑群,它們雖然不是鄔達克的作品,但也很有看頭。
到四川中路往北走不了多遠,就會來到——
? 四行儲蓄會大樓
建筑時間:1926-1928年
:四川中路216號
這幢大樓位于道路轉角,當時法規要求建筑的轉角必須呈圓形,這樣一來大樓會失去體重感。鄔達克徹底拒絕了古典主義的做法, 比如柱子和柱頭,而是巧妙融合多種風格,呈現了一件復雜的折衷主義作品。也正是因為這幢建筑的成功,鄔達克后來有機會贏得了四行儲蓄會的另一個重大項目——國際飯店。
看完四行儲蓄會大樓之后,你可以用手機地圖定個目的地,最后一程走10分鐘左右,就會來到這條路線的終點,Aesop 伊索的新店也在那里——
? ? 真光/廣學大樓
建筑時間:1930-1932年
:圓明園路209號/虎丘路128號
真光大樓和廣學大樓是連體姐妹樓。廣學大樓朝西,位于虎丘路;真光大樓朝東,在圓明園路。兩幢樓呈“U”型的平面布局。
我那天去的時候,走的虎丘路,于是先看到廣學大樓。從它和相鄰的蘭心大樓之間的香港路過去,如果你恰好也是在有陽光的下午到達,會看到日光在真光/廣學大樓上投下的一道分界線,那幅景象煞是好看。陰影的對比也讓大樓的立面顯得尤為立體。
前面說到,真光/廣學大樓標志著鄔達克建筑風格的轉折。建造這兩幢樓時,鄔達克開始擯棄早期作品中的古典主義風格,但其立面還保留了一些傳統風格的痕跡。
真光/廣學大樓,整體看是裝飾派藝術風格,會讓人想到同期美國的都市建筑。窗戶間密集的壁柱很有特色,它們是對哥特式束柱的簡化處理,強調垂直向上的張力。
銳角狀的線條裝飾突出在墻體之外,層層收疊,韻律十足。頂部那些淺黃色的尖鉤裝飾,如同一排排鷹嘴,像是隨時會翱翔于天際。
大樓一層外墻為石材貼面,二層以上則是泰山磚,白色砂漿勾縫。其構圖精致完美,簡潔又不失凝重。
真光大樓建成之后,鄔達克將他的辦公室搬到了這幢樓的頂部兩層,直到他于1947年離開中國。
而現在,Aesop 伊索外灘源店就坐落在真光大樓的一層。
這兩者,是跨越時空的鄰居。
Aesop 伊索每個店鋪都有各自的特色,但又有共通之處。店里幾乎每個元素都在回應這個社區過往多個維度的印記,它們自然而然地,會讓人想要去探索這座城市的記憶。
// 顏色
走進外灘源店的時候,我一下先注意到的是顏色。它不閃耀、不刺眼,不閃爍,有著微妙的灰色和玫瑰色。這種顏色在這個冬日午后顯得很謙遜,但又并不漠然,會對投注的目光有所回應。
我感覺這種顏色,與其說是眼睛看到的,不如說是身體的感受。它讓人變得有耐心,心里泛起奇跡般的寧靜和專注。
店里的專業顧問說我能留意到這一點,看來眼力不錯。她告訴我,真光大樓外墻采用的是泰山磚。外灘源店為了致敬這種工藝的精髓,所有墻面、水槽臺面以及地磚的鋪設,選用的都是與泰山磚同等工藝、來自宜興的未染色陶土。由于沒有可參照的標準色板,需要用肉眼來對自然產生的每種顏色加以分辨,這也造就了外灘源店顏色的獨特。
// 天花板和貨架
與現代建筑相比,真光大樓的天花板有著較大的差異。為了保持原有的樣貌,店鋪設計了幾何梁狀的架構,用以掩蓋天花板走線,同時,這也呼應了真光大樓外墻立面頗有線條感的造型。
貨架則延續了這種設計。Aesop 伊索的護膚和香水產品排列于面板之上,簡潔,整齊。在柔和的燈光之下氛圍十足,顯得低調而精致。
圖片來源:Aesop 伊索
貨架兩側的豎向隔斷“四兩撥千斤“,既讓整個空間避免了單調,變得更立體,又對應了真光大樓入口處層層收進的設計。
// 地板磚
圖片來源 : Aesop 伊 索
店里的地板磚,其圖案造型參考了真光大樓的外墻磚塊的排列。在材料選用上,除了與泰山磚同等工藝的陶土之外,還部分使用了經過修繕后的泰山磚。它們從真光大樓的外墻轉輾到地板,開始了一段新的旅程。由外而內,由此及彼。
所 以目之所及 ,店里 地板磚上那些細小的坑坑洼洼 , 實際 上 都是時間 的 印記。
// 水槽和落地窗
水槽設計向來是 Aesop 伊索每個店鋪的特色。以往門店的水槽都會位于店鋪的中央區域,外灘源店的設計有些特別。店內除了有一個比較私密的小水槽,主窗戶的一側,設置了空間非常開闊的水槽區域,甚至還有一個水槽“延伸”到了戶外。
圖片來源:Aesop 伊索
這種開闊是雙向的。落地窗成了一個景框,客人在店內體驗水槽服務時,可以欣賞窗外的街區風貌,或者放松心情,神游片刻,去領略這幢建筑的歷史風韻。
對窗外的人來說,店里也是一道風景。若有需要,他們同樣也可以用一下戶外水槽。
我很喜歡新店的水槽設計。 這是 Aesop 伊索一個小小的善意的舉動,而“鄰里“文化,不正是源自這些日常。
這種放松的感覺讓人很想在新店進行更多的體驗,我也不例外。水槽邊整齊擺放著各種試用品。
可以找來店內的專業顧問,和她們交流日常皮膚的護理心得, 她們會細致耐心地詢問你的護膚日常習慣,為你挑選適合你的 Aesop 伊索護膚產品,并且給你保養和呵護皮膚的建議。
此前我正是在 Aesop 伊索的專業顧問那了解到了自己的皮膚更適合什么樣的護手霜。我最后選的是,息間芳香護手霜,它有迷迭香的氣息,而我對迷迭香有一點偏愛。
// 藏香柜
“藏香柜”也是 Aesop 伊索店鋪的特色。外灘源店的“藏香柜”不像其他店鋪那樣是一個真實的柜子,而是以嵌入式貨架的形式呈現。
所有香水瓶身的文字向內。既保證了視覺統一,又保留了鼓勵客人親自探索的特點。
// 彩蛋
其實我也不知道這算不算彩蛋。
Aesop 伊索會為每一家門店選取一句引言。
我還記得第一次去恒隆店鋪的時候,看到的是美國女詩人??????????????????莎拉·蒂斯黛爾 (Sara Teasdale)的一句詩。
"Nothing is ever ended, everything only begun."
“凡事沒有結束,一切剛剛開始。”
它巧妙地對應了 Aesop 伊索的“洗凈回收”的環保計劃。
在外灘源店里,則是音樂家勃拉姆斯的一段話。它就在“藏香柜”一旁的墻上。
“Without craftsmanship, inspiration is a mere reed shaken in the wind.”
"沒有工匠精神的話,靈感不過是風中搖曳的蘆葦。"
有點樸實,又有點詩意的話。像是對真光大樓的建造者的一句致敬,再過幾年,它就會歷經百年歲月;也像是 Aesop 伊索產品哲學和門店美學的一句概括,其中蘊含著執著和腳踏實地。
在我看來,Aesop 伊索提供的,不只是某些功能性的物品,其門店也并非只是售賣空間,或是給人某種視覺的滿足。Aesop 伊索是在盡可能提供一番體驗,潛移默化地讓我們更好地存在于當下,并且與過去和未來對話。
它啟發我們不再停留為生活的觀察者,而是將我們的視線引導至自我和世界的感知交界之處。
那樣的生活,才是鮮活的。
歡迎大家去 Aesop 伊索的新店,去探索更多有意思的事情。
也祝大家 看 建筑看得開心。
建筑真好。贊美建筑。
Aesop 伊索上海洛克·外灘源店
【地址】上海市黃浦區香港路8號真光大樓1層HU101
【營業時間】周一至周日 10:00 - 22:00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