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歷史上,有過不少杰出的女性。
其中,有一人曾為拯救國家放棄了生育的機會。即使她當上了總理夫人,也沒有擺過官架,仍是像往常一樣平易近人。
這人就是周恩來總理的愛人——鄧穎超女士。
1904年,鄧穎超出生了。思想古板的父親想要把她送人,好在被母親楊振德攔住了。
鄧穎超3歲時,其父本打算辭官并告老還鄉,卻不料被人誣陷,被朝廷流放三年。沒等到官復原職,其父就客死異鄉了。
1910年,無依無靠的楊振德只能帶女兒前往天津投奔自己的遠方親戚。為了養活女兒,她當過教師和醫生。
別看楊振德是曾是舊社會的大小姐,但她知曉知識的重要性。于是,早早就將鄧穎超送去了學校。
1915年,鄧穎超考上了師范預科,并在一年后順利的升入了第一女子師范。期間,她一邊學著文化知識,一邊又學習著先進的思想。
除此之外,鄧穎超還和一群熱愛祖國的伙伴成立了許多進步組織。為響應五四運動,她召集了一批女學生,到各處演講。
鄧穎超和周恩來就是在這時認識的,二人志同道合,一同成立了覺悟社。1920年,周恩來帶領一幫同學向政府請愿,希望當局能抵制日貨。卻不料請愿不成,反被逮捕。
在鄧穎超等同學的抗議下,迫于輿論壓力的當局政府只好釋放了周恩來等人。為了能更好的抗日,周恩來和女友一起去法國留學了。
到了巴黎之后,周恩來借著環境的優勢,研讀了許多馬列主義的書籍和報刊。了解過馬列精神后,他決定加入我黨,并和好友成立了旅歐少年共產黨。不料女友因無法接受暴露的風險,脫離了組織。不恥其逃兵行為的他,跟女友分了手。
鄧穎超為了照顧母親,放棄了留學。她帶著母親來到了北京,并在師大附小擔任教師。看到許多女孩無學可上時,她和伙伴創辦了婦女補習學校。之后,她不僅教授女孩們文化知識、讓她們有一技之長外,還通過開放思維的方式,改變她們男尊女卑的思想。
即使不在同一個國家,鄧穎超和周恩來也沒斷了來往,他們用書信交流理想和救國。在長時間的情感交流下,二人走到了一起。
1924年,周恩來回國了。他有幸擔任了黃埔軍校的政治主任,后來更是率領部隊東征討伐軍閥。
1925年,互通心意的兩人,結為了夫妻。婚后不久,鄧穎超有孕,但為了救國事業,她不得不放棄了腹中的胎兒。
次年,鄧穎超生下了孩子,奈何醫院的條件太差,這讓本就不健康的孩子夭折了。在知曉她不能生育后,周恩來沒有怪過她,反而是不斷的安慰她。沒有子嗣的二人把重心都放在了解救國家和建設祖國的事業上。
1972年,周恩來患上了膀胱癌。盡管有妻子照顧,周恩來還是在1976年離開了人世。
丈夫走后,孤獨的鄧穎超只能用不斷工作的方式轉移自己的悲傷。1992年,她病逝了。但當人們要給她整理遺容時,發現她竟然穿著布滿補丁的衣服。
于是,大聲質問鄧穎超的秘書,為何要給她穿那樣的衣服。秘書給出的回答卻讓眾人鼻頭一酸,原來那件衣服是她在周恩來葬禮上穿的那套。這讓眾人都不得不感嘆,她對周總理的用情之深。
回看周恩來和鄧穎超一生,始終為祖國的解放和發展奮斗著。我們應努力工作,過好每一天,這樣才算部辜負前輩們對國家的付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