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國家發布了關于發展銀發經濟增進老年人福祉的意見,其目的是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提高人民生活品質。
據了解,這是我國首個以“銀發經濟”命名的政策文件,分量非常重,那么問題來了,什么是銀發經濟?
銀發經濟是向老年人提供產品或服務,以及為老齡階段做準備等一系列經濟活動的總和。
據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已超過2.8億人,占總人口比重的19.8%,可見我國銀發經濟的市場和潛力有多大。
文件中提到了在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成渝等區域,規劃布局10個左右高水平銀發經濟產業園區。
為什么在這四個地區?
第一,從經濟來看,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成渝是我國經濟最發達、經濟最活躍的四大城市群,因為銀發經濟涉及面廣、產業鏈長、業態多元,所以銀發經濟產業園的配套要求比較高,比如康養服務、康復理療、配餐服務、法律服務等等。
第二,從老齡人口數據來看,上海、北京、江蘇、天津、河北、四川、重慶60歲及以上人口占比都超過了20%,而廣東雖然占比相對少一些,但是廣東人口排名全國第一,所以60歲及以上的老人數量還是非常多的。
第三,從對外開放來看,也是以上四大城市群更適合,因為銀發經濟產業園將依托自由貿易試驗區、各類開發區、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示范區、國家服務貿易創新發展示范區等平臺進行區域性合作和國際性合作。
文件中還提到了支持各地結合經濟發展水平和財力狀況,按規定對享受助餐服務的老年人給予補貼或發放老年助餐消費券。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的加速,對于空巢、高齡、失能等老年人來說,做飯不僅不方便,關鍵還不安全,而接下來,國家要加速引導企業和公益慈善組織發展老年助餐,另外,老年助餐不是免費的,但對于享受助餐服務的老年人是有優惠和補貼的。
文件中還提到了建設國家老年大學,推動面向社會開放辦學。
其目的就是豐富老年文體服務,為老有所學、老有所樂、老有所為創造更好的條件。
坦白講,銀發經濟的市場空間非常大,目前,我國銀發經濟規模大概在7萬億元左右,到2035年,銀發經濟規模將達到30萬億元左右。
其實銀發經濟在其它國家并不陌生,早在20世紀70年代,日本的銀發經濟就已經開始冒頭了,2005年后,日本進入超老齡社會后,銀發經濟更是突飛猛進的發展,至今,銀發經濟也成為了刺激日本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
而在歐洲,2007年,歐盟理事會就將銀發經濟廣義地定義為:為老年人提供的各種商品和服務,也包括延長工作壽命、促進老年人的志愿工作和積極社會參與。
包括韓國、德國等多國都在積極開發老年用品、加強健康養老服務供給和促進老年就業,而對于我國來說,銀發經濟才剛剛起步,未來是一片“藍海”。
銀發經濟不僅包括老人用的產品,還包括老年人需要的服務以及基礎設施,這是一個非常廣闊的市場。
舉一個例子,生產適合老年人使用的智能手機,針對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機的培訓,開發適合老年人的手機應用和內容,看到了嗎,僅僅手機這一項的銀發經濟鏈條就非常長、非常廣。
綜上所述,大力發展銀發經濟非常重要,這是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一項關鍵舉措,同時有利于擴大內需、促進消費,成為推動我國經濟發展的新動能。
不知道大家怎么看,歡迎討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