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時間網絡上涌現出大量關于設計院員工待遇變動的種種吐槽。有人突然遭遇降薪,有人干著干著就被裁員,還有人收到單位的通知宣布削減福利和增加加班時長。
其中,一位網友更是直接曝光了自己所在單位削減福利的通知文件,令眾多人心生擔憂。 根據曝光的通知文件內容,設計院取消了一系列福利待遇,導致很多員工倍感失望和無奈。
對于本就不富裕的家庭來說,這無疑是雪上加霜。
揭露這一情況的網友表示自己在設計院工作已有5年,他分享了自己的工資變化情況。從2018年開始,他的月薪和年終獎金逐年上升,但到了2022年后,月薪開始下降,并且年終獎金也大幅減少。
實際上,不僅僅是這位網友,許多設計院員工的薪資水平都相對較低。 有人稱,在某一線城市的省級設計院,一個有4年工齡的建筑工程師,全年到手的收入只有約7.2萬元左右。
還有人表示,在結構加偶爾參與建筑項目的情況下,擁有10年工齡的員工每年收入不到10萬元。在頭五年幾乎沒有得到較高的薪資回報,工資待遇非常低。
面對這樣的現狀,越來越多的設計院員工考慮離職,但卻一直無法做出決定。猶豫再三,最終導致工作質量下降,甚至出現身體上的問題。
因此,如何判斷何時該離開一份工作成為了許多員工糾結的問題。 衡量一個人是否需要離職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這份工作是否對其健康產生了負面影響。
如果每天上班都感到愁眉苦臉,精神失常,缺乏動力和激情;下班后心情低落,無法享受家庭和社交生活;甚至在休息日也沒有心情參與社交活動,這都意味著你的工作可能正在影響到你的健康。
長期處于一種充滿壓力和負能量的工作環境中,很容易導致身心疾病。然而,很多人只關注身體健康問題,忽視了心理健康所帶來的負面影響,這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
正如一位設計院員工所說,打工只是生活的一部分,并不需要過度拼命。有時候,換個環境會讓一切變得好起來。
然而,許多設計院員工在考慮離職時最擔心的問題是,轉行之后還能從事哪些職業?以下是一些真實的轉行案例:1. 成為帶貨主播,銷售大家電;2. 開設培訓學校,教授美術;3. 在街頭擺攤賣烤腸和章魚小丸子;4. 從事數據分析師工作,先進行相關學習;5. 參加公務員考試、事業編考試、研究生考試等,最終考取研究生;6. 自學PLC編程,然后為企業調試自動化設備。
每個人都會經歷沉默、努力和自我救贖的時刻,生活就是一場修行。面對未來,要勇往直前,前路漫漫充滿無限可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