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70后的江蘇女子,小學四年級輟學,13歲就跟著姐姐帶娃學習理發技術,一婚遇渣男,隨后海外務工漂泊數十年。
如今她遠嫁美國夏威夷,老公疼愛,生活富足,公公婆婆還包下直升機和游輪帶她玩耍。
那么,她的逆襲之路究竟是怎樣的呢?在這過程中,又有哪些辛酸的往事呢?
貧苦的童年
故事的主人公名叫霞姐,1978年出生于江蘇省宿遷的一個農村家庭。家中共有5個孩子,除了老五是男孩,其余4個都是女孩。
霞姐家中的經濟條件不好,她的父親患有肝炎,常年需要吃藥,不能勞累,也不能生氣,家中的所有重擔都落在了母親的身上,母親在一家工廠打工補貼家用。
父親為了減輕家中的負擔,便在集市上擺了幾個臺球桌,做點小買賣。喝的藥也都是中藥,只因為中藥比西藥便宜幾分。
霞姐和姐姐們,放學回家的時候家門永遠是鎖著的。中午她們回家放下書包就要開始做飯,跑到兩三公里外分別給父親和母親送飯。
回到家中就趕忙去學校上下午課。
晚上回到家,她們幾個又開始忙碌晚飯,同時也不忘給家里的家畜們拌料做食。
小時候的霞姐,幾乎沒有自己的時間,每天就像一個陀螺一樣,不停地轉,免不了會有一些小抱怨,她問媽媽:“媽媽,為什么家里永遠都有做不完的事情啊!”
媽媽也不知道怎么回應她,多數時候只能微笑地摸摸她的頭。
在霞姐四年級的時候,她和自己同村一個非常好的玩伴,在學校拍了一張照片。原本這個照片是五年級畢業的時候才會拍的,但是霞姐想到自己長這么大了,還沒有拍過照呢,而且和同伴一起拍照還能便宜一點就拍了。
那時的照片,一張需要幾毛錢,霞姐回去問爸爸媽媽要錢,怎么都沒有要到,還得到了一頓數落,最終也沒能拿到照片。
看到同伴拿到了照片,霞姐的內心不由得產生了一種失落感,很是自卑。這是她小時候唯一拍過的一張照片,只是最后也沒能拿上,成為了多年的遺憾。
轉眼間,霞姐五年級了,新的學年一開,也意味著要交學費了。當時學費大約十塊,但是霞姐交不起,從小到大,她每一次交學費都要分好幾次交。
因為父母收入不高,家里還有5個孩子要生活,所以只能把錢分成五份,慢慢交。
每次都這樣,每次都這樣,不少同學都對霞姐有了意見,玩鬧的時候也會疏遠她,這讓霞姐覺得很丟人,回家告訴爸爸媽媽她不愿再去上學了。
就這樣,霞姐只讀完了小學四年級,便輟學了。
恰巧這時候,霞姐的一個姐姐在集市上學習理發,出徒了。父親也將自己的攤位擺的離姐姐近一點,霞姐就跟著父親一起去趕集擺小攤,但有時候看見熟悉的老師和同學,她還是會自卑地躲到桌子底下,直到人走遠了,才敢出來。
后來,理發的姐姐嫁到了大連,在大連開了一個理發店。父親的病,時不時就犯,照顧不了霞姐,霞姐只能跟著母親回家做農活。
春去秋來,轉眼又是一年。
1991年,霞姐遠在大連的姐姐生了孩子,店里顧不過來,便寫了一封家書,希望讓霞姐過去幫忙帶孩子,同時承諾會教霞姐學習理發技術。
霞姐同意了,她第一次走出了家鄉,來到大連,看到了大連的美景,感嘆不已,她從來沒有看過那么美麗的城市,很是羨慕姐姐。
盡管霞姐再懂事,她也不過是一個13歲的孩子,就要學會帶著一個小嬰兒,孩子一哭,霞姐也跟著哭,一邊哭還一邊不忘哄孩子。
等孩子稍微大了一點,跟著奶奶一起生活了,姐姐和姐夫便帶著霞姐去理發店學習理發,想著是一門手藝,將來不至于餓著自己。
不幸的婚姻
霞姐年紀小,學習什么事情都很快,不久就能獨當一面了,在姐姐的幫助下,霞姐也在大連開了一家理發店。
開店之后,由于手藝高超,服務又周到,霞姐的店里生意還挺紅火,久而久之有了不少老顧客,他們與霞姐也處成了朋友關系。
2003年,眼看著霞姐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娘家人又離得遠,這群老顧客中就有人給霞姐介紹了一個男朋友,那時候霞姐覺得熟人介紹的嘛,肯定可靠。
對方是大連本地人,做小生意的,人也比較沉穩,聽著就不錯。霞姐就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去相處。
為方便稱呼,這里我們叫他大浪。
見面之后,霞姐和大浪都不是什么特別愛說話的人,只是簡單的問候了幾句,但自那之后,大浪每天都會接送霞姐上下班。
有一天,在下班的時候,兩個人一起出了車禍。
霞姐的家人離得都比較遠,加上和大浪一起出的事,就被大浪的家人一起接到了家中照顧,足足休養了3個月,才能下床。
那個時候,霞姐和大浪兩個人還不算特別熟悉,但已經住到一起了,也就默認在一起了。
大浪比霞姐大8歲,并且總是沉默寡言,霞姐對此感到怪怪的,所以她還不想那么早結婚,想多了解了解大浪再說。
可很快,霞姐發現自己懷孕了,生米已經做成了熟飯,這才與大浪結了婚。
婚禮當天,有一桌客人莫名其妙半道離席,大浪直接追出去,把霞姐一個人晾在那。婚后,大浪更是沒有在家睡過一個整夜,總是有人打電話或者敲門把他喊走。
后來,霞姐才知道,大浪在做生意的時候認了一個干姐姐,對方住的離他們不遠,而且有家庭,但是一直和大浪保持著不清不楚的關系。
大浪從來不管家里的事物,也不管剛出生的孩子,一切開銷都讓霞姐支出。對孩子也是不冷不熱的。
霞姐從來沒有見過這種情況,她的家人都離自己很遠,她不知道怎么辦,好幾次想和老公說明白,可是話到嘴邊就只剩哭泣。
她的思想比較傳統,覺得只要嫁了人就一輩子都認定了。看在孩子還小的份上,她一忍再忍,每天都在煎熬中度過。
她也曾經試圖勸過老公跟她走,回江蘇宿遷去。
老公給的話每一句都能深深刺痛她的心,“我不可能因為你,就得罪我十年的朋友。”“我這輩子都不會離開大連這個城市。”
2006年,霞姐終于離婚了,這段婚姻維持了不到三年。她凈身出戶,連孩子也沒能帶走,還背負了5萬元的債務。
可以說,霞姐第一段婚姻,就像老天給她開了一個大大的玩笑,別說愛情,就是最起碼的尊重都沒有。
海外漂泊許多年
為了償還債務,霞姐顧不得悲傷,扭頭就全身心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只是在每周末的時候還是會忍不住回到前夫那里,看看孩子,也看看前夫。
每去一次,聽見孩子的哭喊,霞姐的心就疼的不得了。
她忍不住不去,夜深人靜的時候總是難以抑制的抓狂,想要哭泣,精神面臨崩潰。
最后,她想要逃離大連,只要走出去了,自己就不會那么難受了,等攢夠了錢,就把孩子接走。
為了這個美好的愿望,霞姐每天都在留意各種工作機會。那時候,大連流行出國勞務,霞姐顧不得那么多,當即就給自己報了名。
2007年,霞姐受熟人所托,去了印尼的一家理發店工作。
下飛機找不到行李箱,語言不通,又是人生最灰暗的時刻,下一秒都不知道要怎么辦,幾經波折,霞姐終于到了工作的地方。
公司并不大,但霞姐還是遇到了職場霸凌,因為她的軟弱,讓同事很看不慣,經常在她的腳上吐口水,還總是出言不遜。
人在最窮,最窘迫的時候往往是最有忍耐性的。霞姐沒有自暴自棄,她也懶得和同事勾心斗角,她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自己只是來賺錢的。
于是她把最好的一面都留給了自己的顧客,由于工作細心,霞姐也因此得到了很多顧客的喜歡,收到了不少小費。
那個時候,霞姐每半年就能回一次家探親,每次回去都會給家人還有兒子買不少東西。雖然兒子不在自己身邊,但孩子一直都記得是誰對自己好,他一直在等著媽媽,每次看見霞姐都很親。
霞姐就這樣在印尼生活了5年,手里也攢了一些錢。
她辭去印尼的工作回到了大連,買了一個兩室一廳的房子,想著等兒子結婚了就把這個房子當做禮物送給孩子。
買完房子的她又一刻不停的跑到上海工作,在上海她開了一個理發店,生活逐漸穩定的她開始相親,來者不拒,誰介紹她都去看看。
長這么大,她還沒有體驗過被人在乎的感覺。
雖說霞姐那時候已經三十多了,但是長得一點都不顯老,在同齡人中看起來很是漂亮,這讓很多來相親的人對她的第一印象都很不錯。
但當聽說她離過婚,并且與前夫還有一個孩子的時候,都沒了下文。
店里生意也不好,逐漸入不敷出,霞姐把店鋪出掉之后想跟前夫要回孩子重新開始生活,遭到了前夫的拒絕,原因是害怕她回去搶財產。
他不知道霞姐買了房子,擔心霞姐和孩子要住他們的房子,就一定會霸占住房子不走。
接不回孩子,那就繼續攢錢唄!霞姐在朋友的介紹下,打算去美國工作,想賺幾年美金,回到國內兌換成人民幣,生活會更有保障一些。
說干就干,她花了10萬找關系,拿到了一張前往美國紐約的機票。
夏威夷遇真愛
就這樣,霞姐開始了她的美國之旅。
第一次去美國,僅僅待了5個月,霞姐就待不下去了。
工作不順,融不進當地社會與文化,好不容易出趟門,還遇到了搶劫,要不是想著自己花了10萬塊錢,霞姐恨不得第二天就回國。
可是就在她坐了十幾個小時回到宿遷的時候,她的弟弟,在外邊因為借高利貸欠了18萬外債。
父親已經走了,為了讓母親能夠舒心過上一個晚年,霞姐實在不忍心看到母親傷心難過的樣子,于是替弟弟還了外債,還托人幫弟弟找了一個工作。
這下,霞姐的兜里就沒什么錢了,萬般無奈下,只能再次前往美國。
這次來美國,因為已經有了心理準備,霞姐沒有像上次一樣那么害怕。在干了幾個月餐廳服務員和超市服務員后,她又摸索著找到了一份理發店的工作。
她語言不通,干脆就天天泡在華人圈里,時間久了,也交了那么一兩個好朋友,兜里也又重新有了積蓄。
2015年,霞姐沒有回家過年,同事就邀請她去夏威夷玩,霞姐同意了。同事的老公是個美國人,在夏威夷工作,看到老婆帶了一個朋友,為了緩解尷尬,他也帶了一個自己的好朋友,我們暫且稱其為小智。
四個人在夏威夷歡快了玩了十天,臨別的時候,小智單獨請霞姐吃晚餐。
礙于朋友的面子,霞姐去了,雖然不會說英語,霞姐想著,大不了就用手機翻譯嘛,有什么大不了的。
這份自信讓他們的第一次約會就鬧出了大笑話,餐廳沒網,沒包間,上菜還慢,兩個人對坐著大眼瞪小眼,一會你看看我笑一下,一會我看看你笑一下,尷尬極了。
但是回到紐約后,霞姐和小智還是在網上頻繁地聯系,慢慢地都對對方產生了別樣的情感。
幾個月后,在同事的撮合下,霞姐搬到了夏威夷和小智生活在一起。
同大浪一樣,雖然霞姐并不了解小智的家庭情況,但是小智給她的感覺很真誠,就像一潭凈水一樣,一眼可以望到底,讓她感覺無比的舒心。
有一天,小智在海邊拿出鉆戒向霞姐求婚,二人悄無聲息的結了婚,連雙方父母都沒有通知。
還是結婚后,小智的父母才第一次見到了霞姐,他們很喜歡這個中國的兒媳婦,包了直升機,包了游輪,帶著小智和霞姐外出游玩。此前二人生活很是節儉,老公還有些摳門,還是公公婆婆來了,霞姐才知道老公家并不窮。
2016年,小智跟著霞姐一起回中國過春節,小智很喜歡中國的新年,很熱鬧,很喜慶。也是這個時候,他第一次見到了霞姐口中心心念念的家人和兒子。
同年,在小智的支持下,霞姐將孩子帶到了美國生活。
小智和霞姐同歲,在遇見霞姐之前一直都是單身,結婚后,把所有的愛都給了霞姐和霞姐的兒子,并且很是能控制自己的情緒,從來不會帶著壞脾氣回家。
如今霞姐一家三口都生活在美國夏威夷, 日子和和美美。
對于這樣一個有著幾乎傳奇逆襲經歷的江蘇姑娘,屏幕前的你,又有著怎樣的看法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