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有“春晚”嗎?
有的!古人雖然不能像我們一樣搬著小板凳守在電視機前觀看到春節聯歡晚會,但誰不愛熱鬧呢,除夕當晚,他們同樣有類似于“春晚”的文藝活動。其中要數唐代“春晚”最為熱鬧。
在唐代,春節還不叫“春節”,叫“元正”(或元旦、元日),元正和冬至、千秋節并列為最重要的三個節日,全國上下休假7天。
到了“歲除”(除夕夜),皇帝還會在宮中舉辦大型晚宴,重臣、家眷等皆來赴宴,歡聚一堂,共同守歲。這晚宴一搞就是十幾個小時,吃喝玩樂歌舞表演樣樣齊全。
歌舞晚會品類繁多,包括競技、雜耍、魔術、功夫、口技、馴獸等等,那叫一個豐富多彩,琳瑯滿目。
其中最受矚目的是“舞馬”表演,高大健碩的馬兒們會按著音樂的節奏起舞,口銜酒杯,半跪送至客人桌前,最多時百匹同時表演,迅疾勇猛的駿馬在宮廷中竟像家養小寵物一樣討人們開心!
眾所周知,唐朝是個開放包容的時代,“春晚”節目中也不乏一些西域傳入的表演形式,比如幻術(當時的一種魔術)。它隨著佛教傳入唐朝的中國,表演內容十分奇妙,吸引信眾,但也有當場剖心摘肺、斷臂再接等畫面恐怖的血腥表演(大過年的,多嚇人吶!)。
據說當年唐高宗患有高血壓,在觀看幻術表演時嚇壞了,趕緊下令取締了這樣的表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