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節有點著急了。
甚至等不到“年后再說”,在年味已經很濃的2月7日,字節跳動發生重大人事變動。
從0到1一手打造出抖音的張楠,卸任抖音集團CEO,轉戰剪映。
張楠本人在其朋友圈表示,接下來將用“始終創業的狀態”負責剪映,“與這個AI的時代一起成長,共同繪制出腦海中的奇幻世界”。
公開報道顯示,過去一年張楠已經將大多數精力放在剪映上,接下來將親自帶隊推出一個AI生圖和視頻的產品。
AI生圖和視頻是過去一年多AI圈的高頻詞,也是一眾科技企業大手筆投入的風口。
字節這次著急換帥,無疑是在積極追趕這個風口。
字節的AI之路:全力投入、內部賽馬
“該有的大公司病全有了。”
這是字節跳動CEO梁汝波在1月30日的年度全員會上的發言,故此,梁汝波定下的2024年目標包括:加強危機感,始終創業,逃逸平庸的重力;業務上繼續聚焦少量重要的事。
梁汝波表示,今天的字節正在變得遲鈍,對機會的敏感度不如創業公司。他指出:“公司層面的半年度技術回顧,直到2023年才開始考慮GPT,而業內做得比較好的大模型創業公司都是在2018年至2021年創立的”。
故此,2023年底進行業務調整的同時,字節集中資源全力投入AI。
事實上,字節對AI的關注和投入雖然說不上早,但也并沒有很晚。
始于2023年初的“百模大戰”,字節并未錯過。一年多來,字節也陸續發布了多款產品:比如大模型商城模式的“火山方舟”、AI對話類產品豆包和Cici(分別面向國內和海外市場)、文生視頻應用MagicVideo-V2、AI聊天機器人Coze等。
不難看出,字節正試圖構建AI領域的生態。火山方舟是面向企業的服務平臺,MagicVideo-V2、豆包和Coze則主要是面向普通用戶的應用產品。
但是,據《晚點Late Post》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稱,字節高層對目前的項目成果并不滿意,已發布產品未達到預期。
作為當前中國互聯網巨頭中儲備AI算力最多的公司,字節想要的顯然更多。
沿襲一貫的賽馬機制,字節對AI也是組建多個團隊、立項多個項目同步進行。目前字節內部有多支團隊參與AI創新業務,發力方向包括視覺、文字等領域的大模型,以及由Flow、Ocean等部門或團隊打造應用層產品。
除了人才團隊,字節跳動也砸入重金。一年前,字節就向英偉達訂購了超過10億美元的GPU。知情人透露,字節在AI戰略重要程度提升之后,連申請采購GPU時的投入產出比等必要性論證都弱化了。
盡管目前并沒有人可以確定,下一個足以顛覆行業的AIGC產品是什么,會以怎樣的樣態面世又將如何改變內容生產與消費,但幾乎全球科技圈都確定:AIGC是未來,不容錯過的未來。
通往這個未來的路在何方,跟其他大廠一樣,字節也在爭分奪秒地摸著石頭過河。
剪映換帥易,成為“抖音”難
在AIGC的細分賽道中,AI文生視頻被普遍認為是“AIGC的最后一塊拼圖”,是AI創作多模態的“圣杯”。正因如此,國內外的科技大廠或初創企業,都爭先恐后涌入這一賽道。
圖丨Runway創始人兼CEO Cristóbal Valenzuela 稱:AI生成視頻意味
一度執此牛耳的是Runway,這是一家成立于2018年的美國科技公司,2023年2月推出Gen-1,可以改變視頻原有風格,主打視頻轉視頻;3月迭代為Gen-2,可以實現從文字、圖像或視頻片段生成新的視頻。
正是被稱為“史詩級更新”的Gen-2將這一領域的競爭推向白熱化,參與的玩家持續提升AI生成視頻應用的語義理解能力、視頻生成效果以及輸出穩定性等指標,并不斷降低產品易用程度。
到2023年11月,初創僅8個月的Pika以其文生視頻工具Pika 1.0迅速出圈,一躍成為備受追捧的“當紅炸子雞”。
除了這兩個頭部玩家,其他參與者也不遑多讓。比如以文生圖應用Stable Diffusion暴得大名的Stability AI也在11月發布了首個文生視頻模型Stable Video Diffusion,Meta(原Facebook,臉書)發布Emu Video,Google則推出了VideoPoet,就連賣GPU的英偉達都推出了PYoCo。
圖丨VideoPoet 生成視頻
反觀國內,這一領域進展相對較慢,相關產品要么尚處于初級階段要么尚未正式上線,都沒激起什么水花,更不用說明星產品和殺手級應用了。
字節跳動1月推出的MagicVideo-V2,支持4K、8K超高分辨率,聲稱測評效果超過Gen-2、Pika以及其他現有AI視頻生成工具,但目前用戶基礎薄弱,前景尚不明朗。
在被普遍看好的AIGC浪潮面前,不顛覆別人就要被別人顛覆,而被顛覆恐怕是所有大公司的噩夢。
梁汝波也曾表示:“AI技術對于內容創作會有很大的顛覆,甚至會產生新的創作平臺。”
不差錢、一向信奉“大力出奇跡”的字節,此時加大在這一賽道的布局力度并不令人意外。
圖丨剪映的主題特效AI生成功能演示
雖然剪映2019年5月才正式上線,但因為背靠抖音這棵大樹,很快因其“輕而易剪”吸引了大量視頻內容創作者,隨后又接連推出不同版本、不同端口的產品滿足不同創作者的多樣化需求,持續吸引用戶。
在AI的應用方面,剪映早就推出語音識別/生成、文本生成、虛擬人生成、AI配音等基礎AI功能,還持續推出智能摳圖、主題特效、視頻轉手繪、圖文成片、智能裁剪等進階功能。進階功能大都需要開通VIP會員才可以使用,這是其明確的變現渠道之一。
盡管目前這些功能的效果和滿意度還有很大提升空間,但國內似乎也沒有更好的替代選項。
數據顯示,剪映的月活用戶在2021年就已經突破1億,成為國內最大的移動視頻編輯產品。
同時,剪映海外版CapCut2020年4月推出,但迄今其用戶量已超過5億人次,月活逾2億,去年9月CapCut上的用戶總支出突破1億美元。
顯然,借由剪映發力AIGC有強大的先天場景優勢,其商業化路徑也相對清晰。
圖丨字節跳動張楠
張楠是一手打造抖音、剪映的字節元老,在媒體公開報道中,多被塑造為善于調動資源、雷厲風行、執著的高管,長于管理和運營。
在抖音增長進入平穩期,字節急需新的增長點之際,張楠投身AIGC風口,難免拉高期待:剪映能否被打造成下一個“抖音”,成為字節角逐AIGC的現象級產品?
綜前所述,從當前的內外情勢來看,張楠有點難。
但久經沙場的張楠顯然有充分的心理準備,在卸任抖音CEO的內部信中,她已經表態:
我知道這會是一條很長的路,而且會有很多激烈的競爭,也會碰到技術不確定性帶來的很多挑戰和試錯。但夢想總還是應該有的,如果不極致地試一次,未來該多遺憾呢。
道阻且長,但正所謂:有夢不覺天涯遠,揚帆起航再出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