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幻可能吸引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受眾?!?/p>
3月21日,網飛《三體》電視劇即將播出。
網飛在全球190多個國家擁有2億多觀眾,而《三體》是網飛目前投資最大、資源最集中的劇集,單集成本高達2000萬美元,總投資1億6千萬美元,廣告投放覆蓋全球,包括在西南偏南等各大展會、藝術節設置的大型展位、發布會和半空3D大特效。
今年西南偏南藝術節,網飛《三體》的懸空3D廣告
世界最有影響力的流媒體廠牌將「最大豪賭」押在了中國科幻小說上。無論結果如何,有一件事絕對肯定:
它將點燃大批新觀眾對原著,乃至對中國科幻IP的興趣。
01、文化反射
《三體》中有一個虛構概念:文化反射。
三體人被地球文明吸引,創作了大量模仿人類的文藝作品,電影、小說、詩歌、音樂、繪畫。「人類文明在宇宙中有了一面鏡子,使人類能從以前不可能的角度重新認識自己?!?/strong>
其實《三體》也有屬于自己的「反射鏡」:
直到今天,美國書迷還在reddit上為“程心寫得好不好”展開持久爭論。在日本,大史、艾AA擁有極高人氣和同人二創,日本讀者覺得小說結局是充滿愛與救贖的happy ending。國內視頻平臺上「老外看《三體》reaction」永遠熱門,不斷掀起一輪又一輪討論。
reddit近幾個月持續有熱度的角色討論:“我們來聊聊程心”“程心沒有做錯什么”“讀者應該喜歡程心嗎?”
日本讀者對艾AA的反應,原文見
借由他們的雙眼,我們看到了對一部幾乎已經被蓋棺定論的經典之作的新鮮解讀,也重拾了當年追更原著的樂趣。
如今《三體》迎來首次海外翻拍。網飛主創團隊中,一位特效藝術家形容三體VR游戲的場景是「設計界的奧林匹克」。該劇幕后推動人之一、網飛員工、《三體》書迷弗里德蘭德說,《三體》里的抽象概念本身就很難理解了,作者講述這些概念的方式更是令人驚嘆。
編劇大衛·貝尼奧夫、D·B·威斯坦言他們「實際上很害怕」「感受到圍繞該項目的沉重期望」「僅僅是想象改編它就已經很嚇人」。
還有半個月,謎底揭曉。
他們對《三體》的理解、取舍和表達,也會成為一面全新的關照自身的鏡子。
02、拓展潛力:ETO北美分部
我們在中分析過,劉慈欣小說帶有科幻黃金時代的宏偉氣質,原因之一是時、空尺度大。
空間大,動不動就拿地球和宇宙做文章。
時間長,動輒就是千萬年的故事。
《三體》時、空跨度大,大部分主要角色散落在各個時代、不同地點,基本沒有交集,這種波及全人類、縱橫千年的故事,天然適合在原背景下進行拓展。
具體可行性在于:
1、ETO是全球組織。
三體人借助ETO對地球科學家的恐嚇和對地球的技術封鎖是在世界各地同步展開的,因此人物可以原創,故事可以新寫。
2、三體游戲,不同玩家會看見不同版本。
三體游戲的設定類似單機游戲,每個玩家都有自己的游戲進程,每個人也應該能解鎖不同人物、經歷不同劇情。汪淼遇見了周文王、伏羲、秦始皇,在游戲任務一致(揭開三體運動的規律)的情況下,外國玩家完全可以看見別的角色跟場景。
網飛《三體》預告中的三體游戲場景
3、人氣角色有大段留白,比如維德。
維德在《三體3》中遲遲登場,前期在行星防御理事會戰略情報局(PIA)送大腦,后期在程心冬眠期間研制曲率飛船,向程心開槍后入獄11年,又找輾轉到程心要求接管星環公司制造曲率飛船。他像蜻蜓點水一樣在主角程心生命中的各個階段,每次出現都會改寫人類走向。
留白的人氣角色永遠是改編的沃土——《大史傳》已經有了,《維德傳》還會遠嗎?
思路打開,已知網飛《三體》第一季將以英國為背景,講述維德帶領5名物理學家對抗ETO,它完全可以視作《ETO北美分部》的故事,播得好了還可能有《維德傳》這樣的衍生劇。
網飛《三體》預告中的維德
飾演維德的利亞姆·坎寧安表示:「劉慈欣這部史詩很適合將敘事范圍擴張至全球」,「故事的多樣性不可或缺,如果我們在講述一個全人類的故事,那么它可以涉及到所有人?!?/p>
03、迷上《三體》,更是迷上中國科幻
網飛,全球最大流媒體平臺,一直有能力用最貴的版權費、最華麗的主創團隊引發觀眾對原作的興趣。
《海賊王》《星際牛仔》《幽游白書》等漫改真人劇都曾成功拉動原作收視率,讓眾口難調的全球觀眾達成共識:還是原版好看!連《星際牛仔》原監督渡邊信一郎都忍不住跳出來表示:我應該自己做一部新版的。
在隔壁HBO,編劇大衛·貝尼奧夫、D·B·威斯對劇集《權利的游戲》結局的處理讓觀眾對原著的關注空前高漲。路人粉入坑冰火,原著黨撿起小說,每天催更《凜冬的寒風》向原著作者喬治·馬丁索要「真結局」。
當年《三體》走紅日本引發了「中華SF熱」——憑借《三體》熱銷,日本讀者頭一次了解「中國也有好看的科幻!」,人們想看更多作家作品,于是出版社展開了小規?!钢袊苹冒鏅酄帄Z戰」。就這樣,不斷譯介至日本的中國科幻,熱度沒有止步于《三體》。
今年2月《三體》日文文庫本發售,腰封上印著「網飛電視劇即將上映」的字樣,受網飛劇集熱度的影響,文庫本發售五天就重印,穩居日本各大書店暢銷前三名,中國科幻小說與日本國民作家的新書并列擺放。
日本《三體》文庫本的銷售成績
可以想見,網飛《三體》開播后會拉升包括圖書銷量在內的各種數據。全球觀眾的新反饋、新口碑都會影響甚至反哺作品本身,驅動新一輪對中國科幻的興趣。
3月4日,《參考消息》刊發了美聯社報道《中國科幻小說如何從地下雜志變成奈飛大片》,報道稱,「經過40年,科幻從一個小眾領域發展成中國最成功的文化出口產品,作家劉慈欣贏得包括貝拉克·奧巴馬和馬克·扎克伯格在內的國際追隨者」,「中國科幻仍將繼續在國際崛起。奈飛公司《三體》的改編可能把中國科幻帶給大批新受眾。」
「中國科幻可能吸引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受眾。」
04、走向「新《三體》」之路
《三體》有巨大的信息量,有許多驚人的點子,有獨特的中國文化和宇宙觀,所以才能調動這么多關注。
對它本身的肯定甚至比它翻拍成網飛大片更有力量——
這說明全世界的人都對《三體》有興趣,有想法。
這說明它不會「只能被制成一個樣子」。
回到時間中去,經典如《西游記》《紅樓夢》《指環王》《星球大戰》這樣的IP,在每個年代都有源源不斷的「新編」。世界上第一部科幻小說《弗蘭肯斯坦》至今還在誕生不同版本。
一件事物保持若想成為歷史,不用害怕打破、折斷、重生,大膽迎接不同聲音才是檢驗寶石成色的機會。
中國科幻出海,每一個網飛都很重要。歐洲人、日本人、非洲人,將來都會講述他們自己心目中的《三體》。
在無數個《三體》疊加之后,也許才會出現一部令大部分人滿意的作品,《三體》會成為新《三體》,經過歷史的沉淀成為經典。然后,我們借由這面鏡子回望自身,走出自己的路。
《三體》改編&海外recation專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