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jié)尾說到姚英子車禍后騎馬去抄電報副本也太小說情節(jié)了。但仔細想想,卻又在情理之中。車禍和電報就像兩條紐帶,把姚英子與顏福慶、方三響和孫希幾個人的命運緊緊聯(lián)結(jié)在一起。
只有切身經(jīng)歷過病痛,經(jīng)歷過救治。才能更加深刻的理解《備急千金要方》和《希波克拉底誓言》中所說的見彼苦惱,若己有之;彼有急需,我接濟之。蒼生大醫(yī)也是由普通人成長而來。
第二章,1910年3月
孫希從天津乘火車來到上海,在滬寧車站下車。方三響趕一輛驢車接孫希到紅十字會總醫(yī)院,途中救護傷者與姚英子第一次相遇。
注釋:滬寧車站(今上海鐵路博物館)到紅十字會總醫(yī)院(今華山醫(yī)院)有三條可能路線。北線沿現(xiàn)在的天目中路、恒通路、恒豐路、恒豐路橋、石門二路、武定路;中線沿現(xiàn)在的天目中路、烏鎮(zhèn)路、新疆路、大統(tǒng)路、新閘橋、新閘路;南線沿現(xiàn)在的天目中路、西藏北路、西藏路橋、西藏中路、北京西路。推測方三響接到孫希后是走中線,在靠近萬航渡路的地方救護傷者。
姚英子的汽車開在徐家匯路上。徐家匯路從靜安寺北邊起始,一直向南延伸到徐家匯那座即將竣工的主教座堂。
注釋:姚英子開車送傷員這條路1863年左右工部局越界修筑。初名徐家匯路,1921年改名海格路,1943年改名華山路。即將于1910年10月22日竣工的主教座堂就是圣依納爵天主堂(今徐家匯天主堂)。
姚英子本打算帶孫希去三馬路的紅幫裁縫鋪做西裝,孫希卻去小東門外的四大正挑了一套長袍馬褂。挑完衣服,姚英子建議去禮查飯店吃番菜,吃完在外灘走一走。孫希卻另有安排。
注釋:三馬路(今漢口路)的西服店,小東門(今方浜中路、中華路路口)外的綢布莊,禮查飯店(今上海證券博物館)的西餐廳。都是上海老字號。
孫希按照張德彝的指示。到閘北七浦路、北浙江路附近,華洋上海會審公廨往南一點的蘇州河畔某處別院找到馮煦,領(lǐng)受臥底任務。
注釋:上海公共租界會審公廨1869年成立,1899年9月18日遷到北浙江路七浦路口。推測七浦路別院在現(xiàn)在誠化普善堂舊址附近。
圖片來源:
1947年上海市行號路圖錄,中研院上海城市歷史地圖項目拼接
1948年上海航拍地圖,上海市測繪院天地圖項目拼接
Historic images of Shanghai on a map,Katya Knyazeva (張霞)
未注明照片均為作者自攝
歡迎登錄試用地圖書知識庫“上海歷史建筑數(shù)字地圖集”
訪問地址:https://www.ditushu.com/book/645/
掃碼訪問: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