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2月,春寒料峭。
尼克松懷揣“改變世界”的宏愿,開始了他的訪華破冰之旅。
為了表達足夠的誠意,他給中國附送了一份價值連城的神秘禮單:
黃金40噸,12噸白金和15萬克拉未加工的寶石……2008具神秘尸骨,……可能還有北京人頭骨。
總價值超過50億美金。
這個國禮清單也太奇葩了!40噸黃金可謂誘人,但怎么還有神秘尸骨?“可能還有北京人頭骨”又是什么意思?
其實,嚴格說來,這是一份“藏寶圖”。這份“藏寶圖”與27年前被擊沉在我國福建海域的日本阿波丸號有關。
那么,尼克松為何要送這份大禮?用意何在?阿波丸號到底隱藏了什么秘密?
- 命運多舛的阿波丸號
阿波丸號是一艘日本萬噸級遠洋郵輪,始建于20世紀40年代初期。該船船體總長154.9米,寬20.2米,高12.6米,最高時速可以達到20節,總重達11249.4噸,體量上絕對是海上的龐然大物,逼近當時日軍的鳳翔號航空母艦,是日本的王牌運輸船。
1941年11月底,日軍偷襲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阿波丸號便被日軍征用,不僅加厚了甲板、增設了火炮,還配備了武裝人員,從民用船只變成了僅次于航母的補給軍艦。
隨后,日軍也在東南亞向英、法軍隊發起進攻,占據了東南亞的大片領土,并大肆掠奪這些土地上豐富的黃金、礦產、橡膠等資源。
隨著二戰達到最大規模,阿波丸號也迎來高光時刻,雖然遭受過轟炸和魚雷攻擊,但它總能化險為夷,成功避開沉沒的厄運,被譽為“不沉航母”。
但是,好景不長,1944年底的萊特灣海戰中,日軍慘敗,美日力量對比發生逆轉,此時,日本虐待戰俘事情被曝光。
經過多輪談判,日本接受了美國提出的改善戰俘關押條件,答應使用民用運輸船向關押人員運送救濟物資。
美國給出的條件非常苛刻:只能用一艘船;船體上繪制十字標識;船上不能裝載任何彈藥武器。
作為交換,盟軍不得檢查和攻擊這艘民用運輸船。
因為阿波丸號噸位巨大,抗擊打能力也十分強大,日本最終選擇了阿波丸號,而且按照美國的要求對阿波丸號進行了改裝,但仍有身體健壯的士兵偽裝成船員和傷兵登上了這艘大船,并且在搬運糧食的過程中,還秘密藏了近6000噸彈藥。
1945年3月,阿波丸號經過香港、新加坡,最終停靠在蘇門答臘,完成了它的運輸任務。
當時,日本敗象已顯,東南亞的日軍高層軍官們都不想在這種地方報銷。就這樣,這艘原計劃裝載236名乘客的巨輪硬生生塞進了2009人,里面有不少日本政商界的重要人物,如,日本駐東南亞秘密部隊的總參謀長嚴橋一男,外務省調查局局長山田芳太郎等,還有婦女、兒童、老人,甚至還有剛剛出生的嬰兒。
同時,一同上船的還有日本從東南亞掠奪來的大量自然寶藏。
然而,最重要的并非這些。據說,日本士兵還往船上塞了幾十箱文物古董,其中大部分是從中國掠奪的。
在這些寶貝中,最重要的是一枚北京人頭蓋骨。
從考古學的角度看,這枚可以幫助人類追根溯源的頭蓋骨是無價之寶。
1929年,古人類學家裴文中首先發掘該化石,其距今約50萬年。為了使文明不被破壞,在1941年的時候,這批超級國寶本是要轉移到美國暫時存放。不幸的是,在轉移途中,珍珠港事件爆發,負責護送化石的美海軍陸戰隊被俘虜,從此北京人頭蓋骨便神秘消失了。
這種級別的國寶,甚至可以說超越圓明園獸首,其價值不可估量,如果真的在阿波丸號上,那么務必要進行打撈。
1945年3月28日,在濃濃夜色的掩護下,阿波丸號在雅加達港起航,載著大批日本軍政要員、士兵向日本駛去。
彼時,船上的這批日本人載歌載舞,殊不知,等待他們的卻是滅頂之災。
- 阿波丸號被“意外”擊沉
為了防止日本人的小動作,美國派遣了多次偵察機進行偵察,沒有發現問題,只能繞船幾圈后就離開了。
就在日本人慶幸自己夾帶資源和國寶計劃天衣無縫時,但卻福建牛山島海域遇到了美國的皇后魚號潛艇。
4月1日晚上9點多,牛山島海域已經完全被黑暗和霧氣籠罩,潛艇的視線完全被阻擋。
當聲納檢測到前方有日本大型船只時,艇長拉福林立即提高了警惕。阿波丸號也發現了潛艇,他們再次用強烈的燈光照射著船身上的十字標記,并通過國際通用通訊手段,證明了自己有美國的安全通行許可。
潛艇上的人見此都松了口氣,準備離開水域。但是,經驗豐富的艇長拉福林卻發現了異常。因為這艘大船的吃水線很深,而且航行速度遠超普通巨輪,更像是偽裝成民船的驅逐艦。
而在這之前的九個小時,美國的“海狐”軍艦才攻擊過敵方的運輸船。
出于軍人的職業敏感,拉福林以為阿波丸號是日軍派來報復的軍艦,就向日軍喊話,要求他們停船接受檢查。但是,阿波丸號指揮官不但沒有理會警告,反而繼續加速向前駛去。
在兩次警告無效后,拉福林果斷下令發射魚雷。
當晚11點左右,在距離阿波丸號約1100米的地方,皇后魚號連發四枚魚雷,全部擊中了目標艦艇。
一瞬間,整個阿波丸號燃起了熊熊大火,爆炸聲和斷裂聲不斷傳來。僅僅過了三分鐘,這艘曾被日本人譽為“不沉航母”的巨艦斷成兩截,沉入海底。
- 阿波丸號撲朔迷離的謎團
沉船事件發生后,一系列撲朔迷離的怪現象,引發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
日本政府對沉船事件前后態度迥異,好像要掩蓋什么。
事件發生后,日本政府態度強硬,立即表示,船上乘客都是平民,美國的行為完全無視人權和國際公約,要求美國立即逮捕罪魁禍首,并向遇難者家屬賠償。此外,還要求美國賠償一艘全新的、與阿波丸號完全一樣的新巨輪,以及72萬美元。
畢竟阿波丸號的死難人數達到2008人,超過了泰坦尼克號沉船事件,成為了史上最大的海難事故。
美國也不想頂著“炮轟平民”的帽子而受譴責,急于甩鍋的美國極不請愿地將皇后魚號潛艇艇長拉福林送上軍事法庭進行審判。
其實,他們內心也不想掏這筆錢,就一味拖延,希望在戰爭結束后,以戰勝國的身份來解決這些問題。
結果真的心想事成。
二戰結束后,占據著國際道義,又急需錢財醫治戰爭創傷的日本政府,不僅放棄了索賠權利,而且還自掏腰包撫恤死難者的家屬。
原本被撤職的拉福林也因為阿波丸號上裝載了諸多違禁軍火而得到了赦免,后來甚至成為了海軍司令。對此,日本也不置一詞。
船上到底裝了什么,使得日本政府連索賠都不敢甚至如此低聲下氣呢?
而阿波丸號被擊沉前后的種種怪異行為,也讓事件更加撲朔迷離,引發了人們對于阿波丸號的種種猜測。
沉船的海域距離日軍占領的平潭島僅18海里,是名符其實的日美交戰海域,這條航線也并非新加坡回日的唯一航線,作為一艘有著盟軍安全保障承諾的船只,為什么會選擇航行在這片危險漆黑的海域呢?在收到美國皇后魚號的停航檢查信號后,阿波丸號為何拒不停船,反而加速向日占區逃去呢?如果船上運輸的僅僅是人員和普通物資,它有必要如此心虛嗎?
阿波丸號沉沒過程,艇長也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
阿波丸號作為一艘萬噸級巨輪,且裝有厚實的甲板,按照常規,這種規模的大船要想完全沉沒,至少需要幾十分鐘甚至更長時間,但卻在被魚雷擊中后甚至沒能堅持超過三分鐘,就沉入海底,這更像是一種自毀程序的啟動或者是大量彈藥的殉爆。
爆炸發生后,還有很多落水的日本人活著。然而令人疑惑的是,當看到有人來救他們時,顯得非常興奮,但當他們發現救援者是美國人時,全部拒絕了美軍的救援,紛紛自沉海底。
唯一獲救的廚師長田堪一郎也是被美軍打暈后才得以帶回。
日本人怪異的行為,仿佛是在掩蓋船上的某些秘密。而一些證人、媒體的發言,則更使得人們堅信阿波丸號上一定藏著巨大的寶藏秘密。
1949年,曾在日軍駐新加坡特務機構供職的日高震作就在其證詞中表示,由于職務便利,他十分熟悉阿波丸號上的種種內幕。他指出:
阿波丸號作為新加坡回日本的“最后一船”,船上確實裝載了大量財寶。除了船長的金庫外,還有另外三個特制金庫,里面裝有新加坡和雅加達駐軍的大量金幣、美元、鉆石和其他貴重物品。
作為當事國的一方,美國的一些媒體也報道稱,阿波丸號上裝載著黃金40噸、白金12噸、鉆石15萬克拉、寶石40箱。財寶的總價值超過50億美元。
臺灣的媒體也在相關報紙上刊登阿波丸號上的寶藏信息,稱除了價值連城的金銀珠寶外,該船上還載有3000噸的錫、2000噸的鎢、800噸的鈦以及超過4000噸的橡膠。
除了媒體的相關報道外,國外的資深潛水專家也曾致信中國政府,宣稱自己有絕對證據表明阿波丸號上有著巨額的寶藏。
奇怪的是,面對國際社會的種種輿論,日本方面始終對船上裝載的貨物信息諱莫如深。即便是本國專家手執首相親自批準的證件,也沒能進入外務省調閱阿波丸號的相關檔案。
- 揭開阿波丸號的冰山一角
到了七十年代,國際局勢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中美關系出現緩和。
1972年2月,時任美國總統的尼克松首次訪華,揭開了中美關系正常化的序幕。
此次訪華,除了國際交往的正常禮物外,尼克松總統還帶來了一份價值連城的神秘禮單。
準確地說,這份禮單是一份情報,即一個特殊的坐標。
尼克松透露,根據最新的衛星技術探測,阿波丸號就沉沒在這個坐標點下方的中國臺灣海峽牛山洋一帶海面。同時,他還詳細告知我們,阿波丸號上裝載著的是日本法西斯從東南亞各國攫取的黃金、白金、珠寶,其總價值超過50億美金,更有傳聞在二戰中失蹤的北京人頭蓋骨也在這艘船上。
有分析認為,尼克松之所以要送中國這份大禮,無非幾個原因:
一是他急于“改變世界”,與中國緩和關系,博取中國的好感;
二是根據《國際海洋法》規定,沉沒在中國領海內的阿波丸號的打撈,必須經由中國政府批準,而阿波丸號內的全部財物也歸中國所有;
三是檢測中國的水下作業綜合實力;
四是不排除美國已經先行下手,欲蓋彌彰。
由于當時技術條件的限制,在充分準備的基礎上,直到1977年3月6日才批準了打撈工程方案,并將工程定名為“77.13工程”。
為了確保文物的安全,我們先后派出多艘艦艇清場禁航,并派潛水員潛入水底查看情況。最終,在這個坐標點下的水底找到了日軍的指揮刀、手槍以及兩塊刻著日本名字的木牌。經過求證,這兩塊木牌刻著的名字,正好在日方提供的阿波丸號沉船死難者名單上。
也就是說,阿波丸號的沉船位置得到了初步的證實。
在最初的打撈中,我們花費了大量時間清理纏繞在沉船上的漁網,清理出的漁網就有整整兩噸之多。
彼時,阿波丸號已經在大洋深處沉睡了32年,斷成兩截的船身埋入泥沙中深達11米,近一萬兩千立方米的泥沙需要清除,工作人員不得不夜以繼日地工作。
1979年7月6日,阿波丸號船艏被打撈上岸,在船艏的艙室中發現了一枚刻著“阿波丸”三字的船鐘。
這證明,正在打撈的正是沉睡了34年阿波丸號,日本人當年確實試圖通過這艘船轉移他們搜刮到的珍貴寶藏,其中可能就包括北京人頭蓋骨。
3年多的時間里,600多名潛水員共計潛入水中3600多次,總共找到了錫錠、橡膠、光化玻璃、水銀等物資以及許多中華文物5417.94噸,總價值高達五千多萬美金。
除此之外,還找到了368具當年日本人的遺骸,打撈后將他們全部交還給了日本。
然而,直到1980年,我們才將阿波丸號的部分船體吊出水面,但是仍然沒有找到黃金的蹤跡,至于那顆無價之寶“北京人頭蓋骨”,更是沒有任何線索。
關于這一問題,目前最主流的說法有幾種推測:
第一可能,這兩樣貴重物品可能被日本人放在靠近駕駛室的地方。
爆炸發生后,駕駛室附近被一枚魚雷擊中,這些物品隨著劇烈的爆炸在深海中化為粉末。
通過打撈,人們也發現,阿波丸號從駕駛臺以下斷成了兩截,這說明或許是船上的人按下了自爆按鈕,而非單單遭到了魚雷的襲擊……
戰后,負責該船運輸的日本原陸軍中將稻田正純回憶道:
從日本駛往新加坡時,船上便可能配備了自爆裝置!
第二可能,這只是幾十年前的一個謠言。
阿波丸號可能根本沒有攜帶黃金和北京人頭蓋骨。
第三可能,有人捷足先登將黃金和“北京人頭蓋骨”盜走。
因為沉沒大海太久,美國、日本等都有這個企圖和技術能力。
第四可能,受當時技術條件限制,黃金和“北京人頭蓋骨”仍然藏在大海深處。
然而,無論真假,這次打撈還是讓我們獲得了五千萬美金的物資,而積累下來的打撈經驗也成為了我們的無價之寶。
即便如此,阿波丸號的謎團仍未能解開,各界對它的猜測仍是甚囂塵上。
1987年,國務院批準美國財團銘申投資有限公司與中國海上救助打撈公司簽訂合同,用最新探測、潛水技術再次對阿波丸號進行打撈,仍舊一無所獲。
阿波丸號寶藏之謎也就此成為一段懸案,繼續在歷史的長河中等待人們揭開它的神秘面紗。
我們相信,隨著科技不斷進步和檔案資料的解密,阿波丸號里所隱瞞的一切,終將會重見天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