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沒有曾國藩,沒有他帶領的湘軍,太平天國是最有希望把清朝消滅的一支力量了。在清朝的軍隊節節敗退,毫無還手之力的時候,讓洪秀全以及他領導的太平軍沒有想到的是,怎么會突然出現一支彪悍的軍隊,即湘軍呢?
為此,有網友在看了我撰寫的《曾國藩心學》,以及《曾國藩為官絕學:升遷有道》等系列專欄后,提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問題:曾國藩練兵的時候,洪秀全為何不派太平軍把他除掉?
曾國藩離開長沙,到衡州(今衡陽)練兵的時候,最開始時,才幾千人,而且,沒有什么裝備,沒有洋槍洋炮,也沒有戰船,如果太平軍能依托自己強大的水師力量,偷襲衡州,趁曾國藩兵未練好的時候,將他消滅,后來就不會有湘軍了。
當然,這也僅僅是我們以現在的眼光來看待這樣一起事件,從當時的歷史背景來看,洪秀全等人,對曾國藩等人根本不屑一顧。
一是朝廷的軍隊不堪一擊。
清朝八旗兵、綠營曾經是世界上最強大的軍隊,而且,常備軍的數量在世界上也排名第一。
拱衛京師的八旗兵為20萬,都是驍勇善射的勇士,分別分布在京城以及直隸周邊,是清朝保衛京城的最后一道防線。
綠營的數量更為驚人,為60萬,分布在全國各地,負責監督老百姓,以及剿匪、保護大清的安全等等。
可是,在洪秀全領導的太平軍起義的時候,清朝的這些軍隊,享受了太久的安逸生活后,都成了擺設,沒有任何戰斗力了。
也正是如此,太平軍從廣西起事后,才能迅速遍布整個南方。
持久的勝利,讓洪秀全等人對清朝任命的地方團練大臣不屑一顧,在他們看來,朝廷的軍隊都不是太平軍的對手,何況地方武裝力量。
這種驕傲的情緒,讓洪秀全等太平天國的領導人,放松了對地方武裝力量的重視。
二是洪秀全對曾國藩不了解。
對曾國藩不了解,也是太平軍讓湘軍壯大的原因。
在湘軍取得成功前,曾國藩作為一介文人,沒有任何軍功,也正是如此,洪秀全等人把他疏忽了。
洪秀全建立太平天國后,自然會對清朝的將領進行分析,但他們主要把目光放在清朝的著名將領上。
另外,咸豐皇帝為了早日消滅太平天國,相繼建立了江南、江北大營。對洪秀全等太平天國的領導人來說,他們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朝廷的軍隊上,對地位團練隊伍,自然沒有太在意。
另外,從咸豐二年(1852年)十一月開始,到咸豐三年二月,咸豐皇帝一口氣就任命了43位地方團練大臣。太平軍也與多位團練大臣領導的地方武裝力量交戰過,但都不是太平軍的對手。
勝利,讓太平軍自然對曾國藩也不放在心上。
以上兩個原因,讓曾國藩得以專心練兵,沒有受到太平軍的任何干擾,就成功創建了湘軍,最終成為太平天國的掘墓人。
參考資料:《曾國藩全集》《曾國藩年譜》《清史稿》《曾國藩傳》《曾國藩大傳》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