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由青島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青島市文化和旅游局、青島市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法蘭西藝術院、讓·卡爾多基金會聯合主辦的“永恒的經典-法國法蘭西院士系列展之讓·卡爾多藝術作品展”在青島市雕塑館正式啟幕。青島市委副書記張惠出席開幕式、青島市委副秘書長林鑌致辭,法蘭西藝術院通訊院士、讓·卡爾多基金會主席迪埃·貝奈姆,法國駐華大使館文化專員貝奧玲、山東藝術學院院長徐青峰等出席活動。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為展覽寫了賀信并安排中國城市雕塑家協會副秘書長尚榮到展覽現場宣讀。
本次展覽集中展出了法國藝術家讓·卡爾多先生歷年創作的雕塑和手稿作品81件(組),全面展示了法國當代頂尖藝術家的創作歷程和藝術風采。讓·卡爾多是法國當代國際著名雕塑家,是法蘭西藝術院院士,兩度當選法蘭西藝術院輪值主席,以立于巴黎香榭麗舍大街《戴高樂像》和《丘吉爾像》廣為人知。
據青島市雕塑館藝術活動負責人葉東煒介紹,“這個展覽既是一個藝術展,也是一個文獻和紀念展。不僅展出了讓·卡爾多先生各個時期的代表作,還展出了他生前用過的雕塑創作工具、使用過的相機和收音機,以及閱讀過的專業書籍,并且通過圖片資料,重現了卡爾多先生在巴黎和南法的工作室,試圖還原他生前的創作和生活狀態。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讓觀眾更容易地進入到讓·卡爾多的藝術世界。”
公牛是讓·卡爾多雕塑作品中的常見題材。此次展出的《跳躍的公牛》《靜止的公牛》《飛牛》《跳躍》等多件以公牛為題材的雕塑作品,有的惟妙惟肖、塑形精準,有的神韻飛揚、化繁為簡,體現了雕塑家在具象與抽象之間游走的藝術風格。
對形的贊美與研究,是貫穿讓·卡爾多藝術實踐的一根主線。此次展出的《寫作研究2號》《磁鐵》有著特有的形狀與光澤之美,具有一種安寧、深邃的力量。《花蕾》《黎明》《悲傷》則是對女人形體的塑造,是一種充滿意象化和斑駁感的形體提煉,將豐富的、耐人尋味的情緒蘊涵在不同的形體姿態之中。
本次展覽作為中法文化旅游年的重要組成部分,以高品質藝術作品豐富島城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將推動中法兩國在文化藝術領域的交流合作,打造國家間文明交流互鑒的典范。
展覽時間:4月13日-5月19日
展覽地點:青島市雕塑館(青島市東海東路66號)
免費對外開放,五一假期正常開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