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行虎步——2024呂子真藝術展
策展人/陳智林
主辦單位/成都畫院
承辦單位/成都畫院美展館
執行單位/四川福寶美術館
展覽時間/2024年4月23日一2024年5月12日
開幕時間/2024年4月23日15:00
展覽地點/成都畫院[青羊區下同仁路80號]
展覽統籌/何仁福
視覺設計/蘭堂藝術
媒體/
成都畫院官方微信/美術報/書法報/界面新聞/心悅美術網/封面新聞/成都電視臺/現代藝術/中國美網/四川觀察/人民日報網/
鳴謝/[排名未分先后]
野風堂/丘山堂/真子藝道/京華印社/大米藝術/北京上上國際藝術館/江西華泉國際藝術城/國際書象社/北大培文漢字藝術研究中心/三月美術館/程風子藝術研究會/徽園·程風子藝術館/九合堂/三樂堂/潤心堂/抱琴聽濤/心悅美術館/青山有約/有名其燦/樸園藝術館/水墨玩家/北京村上·云頂/邵三房/殿選文庭/漢風堂/清河畫舫/潤邦酒店/拾籬美育/月溪書社/億佑文化/賢堂文化/63畫館/福寶印務/上巢一品/陋茗堂
美不自美 因人而彰
——芻析父親的藝術之境
文/潮汐子
柳宗元在《永州八記》中感嘆倘若蘭亭沒有王羲之蒞臨曲水流觴,恐將落得荒蕪隱沒。由此他提出“美不自美,因人而彰”的論斷。顯而易見,美學并不能脫離人而獨立存在,必須有人的參與—或是創造美的作者,或是欣賞美的觀眾。我的父親作為一名自由藝術家,在見證他探索藝術的我同時感觸頗豐。
抱一
紙本水墨
136×34cm
父親曾經和我回憶他篆刻的啟蒙:學校發下來新書,厭倦了一本本地手寫名字,便突發奇想把名刻在石頭上印字。“有用”似乎是一切美學的開端—正如我們在博物館中欣賞的上古時代陶罐的裝飾花紋,這樣一種古樸的裝飾藝術之所以能誕生,必定是先祖認為器皿有用,否則便不會在上面畫上魚鳥紋路以做裝飾。父親的嘗試是曲折而又興奮的:字印出來是反的,便反著寫字;石頭不平,就在水泥地上摩擦……彼時一點點的精益求精,想努力方方正正地印上自己的名字,是對刻章初步的經驗總結,抽象歸納,這已經是一種“形式美”的追求。那一小塊“有用”的青石,成為了父親美學人生的開端。
玄之又玄
紙本水墨
136×34cm
然而,“形式美”只不過是美學中無數審美觀里最基本的,父親也并未止步于此。學習時,著名藝術家楊剛老師指點父親,并未談及繪畫書法,而是問道“你聽不聽音樂?”,“要多聽音樂,這樣才有韻律感。”父親本就喜好音樂,從此更是入迷,西方貝多芬的交響曲,東方嵇康等歷代古琴曲,沐樂涉藝,淺飲即性,隨心而不知疲倦,在聽覺美的饕餮盛宴下感受律動與節奏,用篆書作為創作的源泉,將象形文字的特征融匯于書寫之中,組合,重構;或以線條,或以圖像,或從結構,或從字意;自由抽象地表達出東方美學獨有的韻律,形成了獨特的“視覺美”。
美學之境猶如高山,越是高層次的美,越是令人陶醉而向往。
一葦渡江
紙本水墨
136×34cm
父親曾經見到有人仿刻自己的印,但他并未在意:“這個人刻的看起來可以,但是精髓內核還沒達到。”內核—是一個人內心穩定的,長久的精神氣量。父親的藝術創作根植于中華古老傳統文化:形式上,治印追崇“疏可走馬,密不透風”的漢印遺風,書法飄逸自然,造本覓無法,遵循道家的天人合一;內容上,多取自儒、釋、道,的微言大義,或為禪語,或為道經箴言:“上善若水”、“出入六合”,“隨心住境”等句信手拈來;狀態上,念想同魏晉名仕暢飲即性而作,焚香供蘭,天籟沐心,筆鋒與刀鋒跟隨意念靈性而動,率性灑脫,天真爛漫;此境于藝術之外而又升華藝術,步入“哲學美”,“行為美”的境界。
寂靜
紙本水墨
136×34cm
柳宗元之后,永州風景得到世人的關注,名揚天下,這成為了他提出的“因人而彰”最好的印證。由此說明如果僅僅有美學的創作者而無欣賞者,如同山澗之花,雖開而落,孤芳而自賞。
墨象
紙本水墨
136×34cm
然而審美卻非一件易事,魯迅和梁思成都批判認為,自清以降,藝術審美式微而工藝堆砌日盛。隨著近代西方的入侵,我們自己的東方美學繼承發展起起伏伏。如今伴隨著民族復興,大眾呼喚和期待著有民族認同感的美學思想與藝術創作,以弘華夏文明。
般若心
紙本水墨
35×45cm
父親多次舉辦各類藝術展,歷年多次前往巴蜀“問道青城”以尋藝道之旨。此回于成都畫院展藝并刊印作品集,也正是致力于滿足大眾越來越高的審美需求,期待讓更多的觀者從古老的漢字藝術文明魅力中,感受到磅礴無盡的氣勢與量場,以盡當代藝術創作者的使命擔當。
祝愿父親成都藝術活動圓滿。
《龍行虎步——2024呂子真藝術》作品集同期發布
《真子藝道特輯——呂子真》
呂子真
原名:磊、鑫,藝名:子真,號蘭居士、花孫蘭子,齋號:蘭堂、即心山房,金蘭草廬等。1967年生,安徽阜陽人,現居北京。1996?1998年問道于北京畫院楊剛藝術工作室,中國國家畫院沈鵬書法精英班成員,文化和旅游部青聯篆刻委員會委員,北京朝陽區文聯理事。北京蘭堂、即心山房、金蘭草廬藝術工作室主持;北京民俗博物館[北京·東岳廟]藝術總監、民俗文化研究學術指導,展覽陳列、藏品研究負責人,中國民間民俗文化藝術獨立學者。獨立藝術家,藝術活動策劃人,[真子藝道]藝術機構創始人兼執行,[蘭堂藝術]主持。
涉藝篤研儒·釋·道明心見性,獨抒性靈為旨歸的傳統文人藝境。崇尚自然、隨心住境,力主逸格、玄機會通,靈性至上、真空妙有、異藝孤行之藝途。
最喜歡做的事:焚香供蘭、沐樂涉藝。
最喜歡的處世方式:從善如流,處處隨緣。最喜歡養生之道:獨居幽處,凈心養性。
最喜歡幻想的事:與魏晉名士幽聚。
最喜歡的一本書:《小窗幽記》。
藝術上影響我最深的事:童年偶遇一鄉間學士讀書之狀。
最喜歡的藝術狀態:酒后即性,心花怒放。
最想達到藝術境界:隨心所欲,即心忘我 。
三十年來參加、組織策劃國內外重要藝術活動百余次,眾多國內外藝術刊物刊登介紹作品,《榮寶齋》《十方藝術》《十方書道》《中國書畫》《收藏界》《藝術圈》《中華書畫》《藝術叢林》《視線》《漢字藝術》《中國書法》《藝術市場》《書畫印》《畫語者》;《美術報》《書法導報》《書法報》《青少年書法報》《神州詩書畫報》等藝術刊物均有專題介紹。
藝術作品被國內外友人、收藏家、藝術家、美術館、畫廊等藝術機構賞識、收藏,十方善士多有心賞索愛,蘭堂孤心得慰也。
出版專著:《十方藝術特輯呂子真》《蘭堂心花》《真子藝道特輯·呂子真》等。
成都畫院(成都市美術館)
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區支磯石街59號(寬窄巷子地鐵站B口步行110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