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校于1620年即位,1627年駕崩,在皇帝的位置上干了7年。
這7年也是大太監魏忠賢專斷國政、賣官鬻爵、排除異己、作惡多端、禍國殃民的7年。
魏忠賢原本是個目不識丁的地痞,懂得射箭與騎馬,喜歡賭博,迷戀酒色。
他最初的理想并不是當太監,只是為了躲債,被逼無奈才進了宮,凈了身。
進宮伊始,他改了姓名叫李進忠,在出任司禮監秉筆太監后,又改回原姓魏,并被天啟帝朱由校賜名魏忠賢。
必須承認,魏忠賢是個頭腦靈活的人,他當上太監后,就一直在尋找升遷機會。
由于他曾經服侍過朱由校的生母,這為親密接觸朱由校提供了很多機會,也因此獲得了朱由校的信任,并讓他掌管特務機構東廠。
朱由校接替朱常洛當皇帝時,虛歲16。
前文說過,即位皇帝之前,朱由校并沒有接受過正規和系統的教育,稱得上是一個文盲。
由于年齡小,又沉醉于木工手藝不能自拔,朱由校對繁瑣的朝政極其反感,很多時候不得不依靠身邊所信賴的太監來處理政務,無形中為魏忠賢等宦官專政創造了機會。
朱由校即位后不久,魏忠賢就從一個普通小太監提升為權力很大的大太監——司禮監,還被朱由校賜名,并賜他與自己的乳母客氏結為“對食”。
由此,魏忠賢與客氏,這兩個狼狽為奸的狗男女,名正言順地勾結在一起。
后來,魏忠賢又把他和客氏的一些親戚分別調入另一個特務機構錦衣衛任職,把錦衣衛變成了實際聽命于他個人的機構,民間因為懼怕而稱他為“九千歲”。
朱由校常常躲在后宮里做木工,樂此不疲,廢寢忘食,陶醉在木工活的精湛工藝中不能自拔。
這樣一來,仗著朱由校的寵信,魏忠賢與客氏聯手把持朝政,大肆賣官鬻爵,指揮錦衣衛排除異己,殘害忠良,導致朝野上下怨聲載道,人們“只知有忠賢,而不知有皇上”。
朱由校登基當皇帝那一年,朱由檢10歲。
由于其他幾個兄弟都先后夭亡,朱由校覺得幸存下來的這個五弟朱由檢是上天賜予自己的親兄弟,心里覺得格外親切,加上兩人曾一起被“西李”康妃撫育過,所以弟兄兩個平日里的關系很好。
當康妃有了自己的孩子后,朱由檢他爹朱常洛,又把朱由檢轉到“東李”莊妃那里撫育。
莊妃一向行事謹慎,寬厚仁慈,為人平和,平時總是秉持儒家禮教。
由于膝下并無子女,所以平時也不怎么受朱常洛的寵愛。
當她接到朱常洛讓她撫育朱由檢的任務后,滿心歡喜,對朱由檢是格外呵護,百般疼愛,視同己出。
朱由檢重獲母愛,自然也是倍感溫暖。
熟讀詩書的莊妃深知,朱由檢生在帝王之家,隨時可能因為皇宮內的權力之爭而遭殃,必須要時刻小心,才能健康成長。
為此,她時常教誨朱由檢要謹言慎行,避免卷入權力爭斗之中。
就這樣,小小的朱由檢,既學會了莊妃的寬厚仁慈之心,也意識到皇權斗爭的異常嚴酷,其性格日漸雙重:表面與世無爭,內心事事不讓;表面低聲下氣,內心磨刀霍霍。
朱由檢12歲時,皇帝哥哥朱由校封他為信王,并將已經故去的另外兩個弟弟汝王、福王所遺的地租賜給了信王府。
這時的朱由檢,雖然年齡還小,但心思細膩,不茍言笑,熱愛讀書,善于思考。
還時常微服私訪北京市集,購買物品,體察民情。
加上養母莊妃孜孜不倦的教導,朱由檢開始慢慢明白一些道理,對宮廷穢事和皇權爭斗有了初步了解,對民間疾苦和百姓生活也有了些許憐憫之心。
在朱由檢被封為信王兩年后,他的養母莊妃頗為蹊蹺地去世了,年僅37歲。
經過仔細調查,朱由檢了解到,莊妃的去世與被朱由校寵信的大太監魏忠賢密切相關。
盡管朱由檢覺得自己對莊妃的死無能為力,只能眼睜睜看著魏忠賢等人為所欲為,但仇恨的種子已經開始在他心里破土而出,就等機會降臨了。
有一次,朱由檢路過太廟,見兩個太監在打架,嘴中咒罵不止,還提到朱由校的名字。
兩個小小的太監竟敢直呼皇帝的名諱,這還了得?!
朱由檢憤怒地上前責問:“兩個不知死活的東西,竟敢如此放肆!不知道皇帝的名字需要避諱嗎?”
一個太監說:“魏千歲平常就這么說,我們有什么罪?”
朱由檢一聽,更是氣不打一處來,臉色鐵青地怒罵道:“狗奴才!還敢犟嘴!”狠狠地將兩個太監打了一頓。
這件小事,不僅給朱由檢樹立了信王的威信,也讓他明白魏忠賢在暗中為非作歹的嘴臉,已經猖狂到連皇帝都不放在眼里。
此后,朱由檢更加頻繁地微服私訪,搜集證據,以備將來鏟除魏忠賢及其黨羽。
(未完,待續)
(曉崇原創。圖片來源于網絡。部分內容參考網絡資料,如涉侵權,煩請聯系曉崇刪除,謝謝。2024年5月于廣州)
碎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