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環(huán)糖蛋白乙酰(GlycA)(一種全身炎癥生物標志物)與肺功能和呼吸系統(tǒng)疾病的關聯(lián)仍有待研究。2024年5月4日,華中科技大學陳衛(wèi)紅及郭彥君共同通訊在Nature Communications發(fā)表題為“Genetic association of inflammatory marker GlycA with lung function and respiratory diseases”的研究論文,該研究檢測了GlycA與肺功能(N =115,078)和呼吸系統(tǒng)疾病(N = 497,000)的遺傳相關性、共同遺傳學和潛在因果關系。GlycA與FEV1(rg=?0.14)、FVC(rg=?0.18)、哮喘(rg= 0.21)和 COPD(rg= 0.31)呈顯著遺傳相關性。該研究在SNP和基因水平上一致地鑒定了10個共享位點,揭示了潛在的共享生物學機制,包括泛素化、免疫反應、Wnt/β-連環(huán)蛋白信號傳導、細胞生長和組織或細胞中的分化,包括血液、上皮細胞、成纖維細胞、胎兒胸腺和胎兒腸道。GlycA基因多態(tài)性與肺功能和哮喘易感性顯著相關(GlycA每增加SD, FEV1減少354.13 ml, FVC減少442.28 ml,哮喘風險增加144%)。研究發(fā)現(xiàn)為GlycA與肺功能、哮喘和COPD相關的生物學機制提供了見解。
全身炎癥與健康成人和肺病患者的肺功能受損有關,然而,這種關聯(lián)背后的機制知之甚少。循環(huán)糖蛋白乙酰(GlycA)2是一種核磁共振(NMR)波譜信號,反映了在急性和慢性炎癥狀態(tài)下,附著在急性期反應物蛋白上的 N-聚糖側鏈的數(shù)量和復雜性變化的綜合或整體測量,因此有可能提供對疾病活動和病理生理過程的見解。GlycA作為全身炎癥的血清生物標志物越來越受到關注,并被發(fā)現(xiàn)可用于改善各種疾病的風險預測。然而,GlycA與肺功能和呼吸系統(tǒng)疾病的關聯(lián)仍有待研究。最近,兩項研究調查了GlycA與慢性阻塞性肺疾?。–OPD)之間的關聯(lián)。Proki?等人發(fā)現(xiàn),較高水平的血漿GlycA與COPD顯著相關(發(fā)現(xiàn)中的 OR = 1.16,復制樣本中的 OR = 1.30)。使用鹿特丹研究的前瞻性數(shù)據(jù),他們進一步發(fā)現(xiàn),循環(huán)GlycA水平是COPD發(fā)病率(HR = 1.99)的預測生物標志物,但不是COPD患者死亡率的預測生物標志物。他們的研究結果表明,GlycA是COPD早期炎癥通路的生物標志物,甚至在臨床診斷COPD之前就以更高的濃度出現(xiàn)。Kettunen等人還報告說,GlycA升高與COPD的8年風險增加有關(HR=1.58)。然而,目前尚不清楚潛在的機制以及解釋上述觀察到的關聯(lián)是否存在因果關系。通過利用遺傳交叉性狀分析方法和增加大規(guī)模基因組數(shù)據(jù)的可用性,研究不僅可以研究GlycA與肺功能和呼吸系統(tǒng)疾病的關聯(lián),還可以在分子水平上評估上述關聯(lián)的潛在機制,例如遺傳成分。具體來說,交叉性狀LD評分回歸(LDSC)可以估計性狀之間的遺傳相關性,從而提供有用的病因學見解并幫助確定因果關系的優(yōu)先級,而跨性狀薈萃分析可用于識別 SNP 水平的共享信號,以解釋觀察到的遺傳相關性,雙樣本孟德爾隨機化(MR)已被廣泛用于研究兩個性狀之間因果關系的存在。因此,在本研究中,使用 GWAS 匯總統(tǒng)計 GlycA、肺功能參數(shù)、哮喘和 COPD 使用來自大規(guī)模 GWAS 聯(lián)盟的數(shù)據(jù),研究了全基因組遺傳相關性、潛在因果關系、確定共享遺傳學以及 GlycA 與肺功能和呼吸系統(tǒng)疾病的功能富集。此外,由于據(jù)報道 GlycA 是一種與高敏 C 反應蛋白(hsCRP)相似或互補的臨床效用,但具有更高的穩(wěn)定性,因此將遺傳分析擴展到其他系統(tǒng)炎癥生物標志物或急性期反應物,包括白細胞(WBC)、hsCRP、纖維蛋白原和白蛋白,使GlycA 發(fā)現(xiàn)與這些公認的臨床炎癥生物標志物更具可比性。
利用連鎖不平衡評分回歸(LDSC)研究炎癥生物標志物與肺功能參數(shù)(FEV1、FVC、FEV1/FVC比率和PEF)、哮喘和COPD的全基因組遺傳相關性(圖源自Nature Communications)綜上所述,本研究結果進一步加深了對GlycA在肺功能、哮喘和COPD易感性中的作用的理解,并通過識別顯著的工具效應和共享的遺傳成分揭示了突出的基于遺傳的作用和潛在的共享機制,所有這些可能為肺功能、哮喘和COPD的生物學機制提供了深入的認識。原文鏈接: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4-47845-w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