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歲的李顯龍(Lee Hsien Loong)于本周卸任新加坡總理,交棒給年僅51歲的黃循財(Lawrence Wong),新加坡的“李氏王朝”也正式落幕。
觀察人士分析,美中加劇競爭及人民行動黨菁英化可能成為黃循財的執政隱憂,未來他將如何應對一系列的挑戰,有待觀察。
新加坡新任總理黃循財星期三(5月15日)從執政20年的李顯龍手中接下總理大位。
在宣誓就職正式成為新加坡第四代總理后,黃循財發表就職演說時說,“我們將以自己的方式領導。我們將繼續大膽追夢、深謀遠計。我們知道還有很多事情有待完成……新加坡故事的最佳篇章就在前方。”他還承諾,將走進基層并改善民生,建設更美好的新加坡。
黃循財的上任使他成為吳作棟(Goh Chok Tong)后第二位非李氏家族出身的領導人,而李顯龍卸下總理職務后,將繼續擔任國務資政。
蕭規曹隨但挑戰更多
對此,新加坡國際事務研究所資深研究員胡逸山(Oh Ei Sun)分析,明年將進入建國60年的新加坡已經有一套非常完整的治理模式,無論誰當上總理,政策在大方向上不會有太大改變,主要任務是針對當前國際情勢與趨勢而做出調整,因此預料黃循財上任后也將“蕭規曹隨”。
他說:“他們一代一代的領導的治國理念,就是以新加坡最大利益為依歸。但是當然也就順應著國際時事,而有所謂的與時俱進,就是說國際上更需要服務業,他們就提供服務業,國際上需要一個生產中心,他們提供生產能力等,黃循財他也必須跟著這個道路。”
新加坡國立大學政治系副教授莊嘉穎也表示,由于黃循財具備公務員背景,未來作風應該會偏小心謹慎,不會與目前現狀有很大改變。不過,莊嘉穎也說,黃循財目前并沒有對外公布太多其上任后的政策走向,再加上他在演說提到新加坡未來將面臨的挑戰較多,這可能將為其執政穩定度投下變數。
莊嘉穎說:“其實現在黃循財自己的政治遠景跟政治主張,他并沒有很清楚地把它表述出來,他在政策走向上講了一些可能比較模糊的一些話,(這)其實給人很大的 猜測空間,甚至造成一些不確定的焦慮。”
黃循財在日前接受新加坡媒體聯訪時坦言,國家正面臨內外重重挑戰,內部是包括政治訴求都更多元的社會,“建國總理李光耀(Lee Kuan Yew)時代一黨獨大的日子已不復存在 ”,而外在則是更為分化混亂的世界。
黃循財強調,新加坡不能陷入地緣政治漩渦,“...不是一天采取有悖某個國家的立場,隔天又向其他國家說不同的話或做不同的事,以求取所謂的平衡。這不是我們的做法”。
人民行動黨菁英化是執政隱憂
擔任總理20年的李顯龍,讓新加坡的GDP在這段期間增長2.3倍,現已達約5,323億新元(約3,954億美元),人均GDP為亞洲最高,經濟奇跡令人嘖嘖稱奇。
然而,獅城全力拼經濟的同時也帶來一些沖擊,像是房價屢創新高,導致20多歲的年輕人中有超過一半的人擔心自己無法買得起房子。部分人士也批評新加坡社會流動性降低。
此外,新加坡對集會及言論自由采取強力監管方式,與世界上其他發達民主國家迥異的作法,直至今日并無放松跡象,批評政府的社運人士和記者遭嚴刑峻法懲罰的案例時有所聞 。
不僅如此,長期執政的人民行動黨在去年還爆發貪污丑聞,使得經常給外界清廉形象的新加坡政府蒙塵。
學者莊嘉穎指出,針對房價飆漲的情況,新加坡政府可能將推出一些臨時性的津貼政策,但當前政策不致大轉彎;在言論及新聞自由的控制上恐怕也不會有太多變動,他說, “畢竟人民行動黨對于言論多一點的管制,對他自己的政黨利益是有幫助”。
盡管人民行動黨從未丟失政權,但民生議題應對不力似乎使其在2020年大選時備受打擊,雖然仍囊括絕大部分國會議席,但當時反對黨成功奪下建國以來最多席次。
不過,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助理教授陸曦強調,考量到人民行動黨擁有比其他對手更為豐厚的資源,其很可能透過一些政策手段有效緩解新加坡當前的民生與社會問題,因此他仍樂觀以待人民行動黨在下屆的選情。
但陸曦也提醒,雖然象征“草根菁英”的黃循財在此時出線,顯示其了解民心的特質備受人民行動黨青睞,但這也表明,人民行動黨或已意識到自身的過度精英化,已造成與民眾脫節的潛在危機,若新政府不調整政策和領導方式,恐將成為其執政的隱憂。
陸曦表示:“去年接連發生的貪腐事件,整個人民行動黨的處理方式,其實在普通的民眾看來,并沒有完全地把整個事件的風波給平息掉。這是因為人民 行動黨長期執政的菁英化,造成高層部分領導人與新加坡普通大眾之間在認知上的脫節。”
依照新加坡憲法,下場國會大選必須在2025年11月23日前舉行,但有觀察人士指出,新加坡在5月就提早辦理總理交接,意味著人民行動黨可能在今年就舉行國會大選。
美中競爭分化新加坡社會?
黃循財的上任引起國際關注,多國政府相繼對新加坡政府表示祝賀。
美國國務卿安東尼·布林肯(Antony Blinken)周三表示,美國期待與黃循財總理合作,以“進一步加強美國和新加坡戰略伙伴關系,維護印太地區和世界各地的國際規范和標準”。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也于周四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相信新加坡在黃循財領導下,國家建設和經濟社會發展將不斷取得新成就,也相信中新關系“將在他任內不斷取得新進展,為兩國人民帶來更多福祉”。
新加坡致力于同時與美國和中國保持良好關系。新加坡的最大外國投資來源是美國,兩國有自由貿易協定,并加強防衛合作。
另一方面,新加坡的最大伙伴則是中國,在去年并與中國宣布建立“全方位高品質的前瞻性伙伴關系”,今年2月起兩國還實施互免簽證。
但新加坡政府也在2月首次引用《防止外來干預(對應措施)法令》,宣布有意將一名已歸化新加坡籍、但與中共關系密切的港商列為“具政治影響力者”。
陸曦說:“(新加坡)閱讀中文和閱讀英文的兩個群體,他/她對于同樣的事件,他/她所接受的信息是完全不一樣的。在這種情況之下,新加坡內部對于同一件事情的看法,尤其是在中美之間、以及對于中國事情的某些看法,可能會在未來在新加坡內部造成更大的分裂。黃循財的政府要如何應對這樣的挑戰,其實是非常值得觀察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