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遼寧、東北地區的人,大多數都知道鐵嶺這個城市,而對于其他地區的人,想必很多都是從趙本山老師的小品中獲取的信息,在1999年春晚小品《昨天今天明天》中提及,“下一步我準備領她出去旅旅游,走一走比較大的城市,去趟鐵嶺,度度蜜月。”
鐵嶺,與沈陽接壤,位于其北方,出規劃中的六環便是鐵嶺的范圍圈。可以這么說,如果換作在古代,估計鐵嶺能成為沈陽一個區了,離得那么近,而且協同發展的空間那么大,很多當地人已經選擇定居在沈陽,原因就是距離近,車程短,往返方便。
不單單是鐵嶺,包括周邊的其他城市,像撫順、本溪、遼陽、鞍山、營口、阜新等城市,都具有便利的條件。早在2011年,沈陽就曾設想過“1小時經濟圈”的理念,沈陽經濟區一體化的目標仍是目前的工作重心,沈陽都市圈建設的確定,加速推動了這一藍圖的進程。
從2016年的提案,到2017年的申報,再到今天相關站點周邊配套的修建,可以說這一路走來既有艱辛,也有坎坷。有的人可能還不了解沈鐵城際鐵路到底是火車還是地鐵,相關報告中已經闡述,它是快軌制式的交通工具,一種城市快速軌道交通形式,其實就是通勤鐵路的一種。有人認為它就是地鐵,這個想法,筆者不敢與之茍同。
據悉,沈鐵城際鐵路未來將與規劃中的K2快線貫通,運營至桃仙機場。近期,將與沈陽地鐵4號線望花站換乘銜接,實現與市內軌道交通互聯互通。按我的理解是,未來市內將有兩條線與沈鐵城際鐵路相連,那么是不是就意味著,以后住在鐵嶺新城的人,每天可以坐城際鐵路上下班了,仿佛看到了沈撫示范區的影子。
近日,正式公示的沈陽至鐵嶺城際鐵路三臺子主變電所外電源工程,指的是向主變電所提供電能的外部電源,主變電所是電力系統中最重要的設備之一,主要負責維護電網的電壓和頻率穩定,同時也是電網故障診斷和隔離的基礎。從電力線位的分布來看,是不是意味著未來這條城際鐵路途經北三環呢?值得期待!
為什么沈鐵城際鐵路要與K2快線和、地鐵4號線相連,而不是其他線路呢?
首先,k2快線是目前沈陽軌道式交通往北延伸最遠的線路,終點站在方特附近。這樣與沈鐵城際鐵路銜接,不僅能節省成本,而且貫穿沈陽南北。
其次,為何選擇在4號線望花站換乘?這個筆者是不太理解!因為研究報告做的時間比較早,現在的終點站不是望花站,而是正新站,所以即便是兩條線路銜接,也是與正新站進行換乘,在望花站換乘,沒有一個理由說得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