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比亞迪秦L DM-i和海豹06DM-i正式上市了,兩款車最大的亮點就是搭載了比亞迪最新的第五代DM-i混動技術,最大續航突破2000公里,百公里油耗進入2L時代。作為全球新能源汽車的領頭羊,比亞迪秦L 和海豹06 DM-i的上市可謂是賺足了噱頭,然而這兩款車真有這么強嗎?
首先是價格方面,秦L和海豹06 DM-i都是9.98萬元起售,作為一款插電式混動中級轎車,這樣的售價不僅把合資車打的體無完膚,同時也將同級別的國產車打的沒脾氣。不得不佩服,比亞迪是真有勇氣,從產品的設計研發到上市銷售,如果想要盈利,那么月均銷量至少要達到2萬臺以上才行,這也令其他品牌望塵莫及。
眾所周知,比亞迪汽車除了玻璃和輪胎外,所有零部件都能自給自足。在擁有完整的產業鏈的前提下,可以極大降低秦L和海豹06 DM-i的制造成本,比亞迪甚至豪言,在20萬元內的汽車市場里,比亞迪享有絕對的定價權。目前來看,比亞迪旗下大多數車型的月均銷量都能破萬,而搭載第五代DM-i技術的秦L和海豹06 DM-i自然也不會差,這也反映出了比亞迪對新車的高度自信。
回到產品本身,秦L和海豹06 DM-i確實令人拍手稱贊,不過在宣傳上似乎有些過了。兩款車的NEDC續航里程達2100公里,NEDC工況最低油耗2.9L/100km,油箱也達到了65L。對于大多數人來說,日常代步絕大多數都不會把油箱加滿,所以續航再多也就顯得沒有太大必要了。
其次就是那臺1.5L阿特金森循環發動機了,熱效率高達46.06%,全球領先。然而在我個人看來,這臺發動機并沒有什么好吹捧的,雖然熱效率很高,但是它的壓縮比卻高達15.5:1,最大輸出功率僅101匹馬力,峰值扭矩126牛米。要知道,阿特金森循環發動機的低速行駛效率低,不利于高轉速運轉,所以只能搭載在混動車型上。而比亞迪的這臺1.5L高壓縮比發動機,截至目前,也只有比亞迪自己敢用,其他車企完全不敢用,根本原因還是它擁有全球領先的三電技術,如果電驅技術跟不上,那么這臺發動機根本帶不動。
相信大家都有個疑慮,如今國內車企研發出來的發動機,熱效率一個比一個高,反觀奔馳、寶馬這些百年車企研發出來的發動機,卻不如我們自主品牌,難道我們國產車的發動機會比它們還先進嗎?所以說,發動機熱效率高并不能說明它有多么先進,反觀本田的那臺2.0L阿特金森i-VTEC發動機,雖然熱效率只有41%,但是它卻擁有可變氣門正時生成控制技術,這也使它幾乎擁有阿特金森循環與奧托循環兩種形態。
而在純燃油車領域,海外先進的發動機更是數不勝數,國內做的最好的應該就是奇瑞了,尤其是具備深度米勒循環技術,高效區間甚至能夠覆蓋1000轉到5500轉,足以躋身世界一流水平。由此可見,比亞迪的1.5L發動機,并不是其他車企造不了,而是沒有更強的電驅技術來匹配罷了。
總體來說,比亞迪第五代DM-i技術的上市,已然成了其他品牌插電式混動車型的噩夢。不僅如此,比亞迪還在價格戰上大打出手,完全不給其他品牌機會。有人說車企打價格戰,受益的是消費者,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以秦L為例,為了追求高續航和低成本,竟只給配備了225/50 R18的朝陽輪胎,對于一款車身達到1.7噸重的車而言,這樣的輪胎規格確實有點吝嗇。如今大家似乎都達成了共識,都這么干,奇瑞、吉利、廣汽、小鵬等等。要知道,這僅僅是看得到的地方,如果在看不到的地方偷工減料,誰又能知道呢?消費者需要的是好產品,而不是一味地追求便宜,你覺得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