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筆 許述
前言:許述新著《這也是美軍:美軍的50個弱點》自2024年6月5日正式出版上市后,在各位讀者的支持下,目前在京東世界軍事圖書熱賣榜上暫居第一。本公眾號6月5日貼出了該書的“自序”,下面貼出該書第10篇——美軍正在“羅馬化”。
京東世界軍事圖書熱賣榜
榜單
《這也是美軍:美軍的50個弱點》第10篇:美軍正在“羅馬化”——
美國戰略家預言
“羅馬人跟我們最為相似…他們建造了偉大的帝國, 卻隨時間而漸漸衰落。”[1]
說這話的人叫班農[2],曾是美國總統特朗普的首席戰略官(Chief Strategist,特朗普上臺后特別為其新設的位置,不需參議院確認),這是他讀完《羅馬帝國衰亡史》(英國著名歷史學家愛德華·吉本著)的感想。
公元117年圖拉真治下 疆土達到極盛的羅馬帝國
羅馬帝國滅亡
羅馬帝國衰亡史
一個國家大廈將傾之際,軍隊是最后一根支柱。羅馬帝國[3]面臨滅頂之災時,曾經強大無比的羅馬軍團奄奄一息,無法盡保衛之責。將來某一天,當美國面臨崩潰,美軍能保衛美國嗎?
一支軍隊從強盛走向衰敗無非三種方式:(1)內部腐朽衰敗;(2)外部出現更強大的對手;(3)上述內部外部情況互相交織催化。羅馬軍團和美軍在各自的時代都是地上最強,從內部結構看,美軍更可靠。
羅馬軍團是“正規軍團+輔助軍團”的模式,后者很大程度上是雇傭軍。羅馬公民不愿當兵,便雇傭不斷進入羅馬的外國人(波哥特人、西哥特人、匈奴人等)當兵。羅馬正規軍團的戰斗力大大強于輔助軍團,為了死死摁住輔助軍團,致力于削弱其凝聚力,辦法是把各路外國人混編在一起。
羅馬建立輔助軍團時,肯定沒想到會失控。隨著越來越多地讓輔助軍團打前陣當炮灰,輔助軍團無論在兵力還是戰斗力上,逐漸超過正規軍團。[4]《劍橋插圖戰爭史》寫道:羅馬正規軍團“戰馬由于無人照料而雜毛叢生,而他們的主人卻把自己的每根毛拔得干干凈凈,很少看見哪一個士兵有毛茸茸的腿和胳膊?!盵5]這樣的和平兵,怎么可能有多強的戰斗力?這還算好的,羅馬帝國到了末期,羅馬人寧可自殘也不去當兵……結果,“外國人”組成的輔助軍團[6]將正規軍團壓制,反噬羅馬帝國,配角成主角,仆人變主人(到后期,也有羅馬公民加入輔助軍團。到了卡拉卡拉當羅馬皇帝時(198-217年),干脆宣布羅馬境內所有人都是羅馬公民。美國哪一天是否也拆掉國籍門檻,宣布境內所有移民自動獲得美國國籍,以確保其對美國的忠誠呢)。當然,輔助軍團的強大不是一朝一夕之間,而是長期緩慢積累,有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這個過程太長、太慢、太不明顯,羅馬統治者沒能察覺,但等他們發現的時候,為時已晚。
美軍善于吸取教訓,當然會設法避免重蹈羅馬軍團的覆轍。同樣面對不斷涌入軍營的外國裔,美軍吸取羅馬的教訓,不讓其獨立成軍,而是分散配置在各個部隊,由“正宗美軍”掌控局面。為增強外國裔美軍的歸屬感,服役期間同工同酬,滿4年可以拿到美國國籍,這比羅馬更人性化——羅馬輔助軍團不僅待遇不如正規軍團,而且需服役滿25年才能成為羅馬公民。
那么,經過結構性改良的美軍是否能保美國萬年安全呢?
美軍的結構比羅馬軍團穩固,但并無本質不同,結局可能更慘——羅馬正規軍團是被輔助軍團“硬吃”,屬于“外部征服”,而美軍崩潰則可能是以另一種方式——“內部瓦解”。
從建國開始,“正宗美國人”就不愿意干“低級活”,但凡有條件便會雇傭黑人當奴隸,連開國總統華盛頓都擁有不少黑奴。南北戰爭時期出現了非常諷刺的一幕:北軍總司令格蘭特指揮作戰解放黑奴,自己老婆卻擁有黑奴。當兵是又臟又累還可能送命的苦差事,美國人不愿意干。如今美國實行募兵制,只要能找個好工作的人,很少選擇參軍。美軍陷入“用兵荒”,于是想出讓外國人為美國當兵的點子。[7](從人口看,羅馬帝國和美國都是移民國家。羅馬是來自中東的特洛伊人,他們在中東無法立足,就到了羅馬。美國也是在英國待不下去的清教徒跑到北美洲建立的“世外桃源”。但這些人太少了,所以不斷有新移民涌入)要持續吸引外國人為美國賣命,一些重要的、原本只能由“正宗”美國人占據的崗位不得不向外國裔美軍開放。隨著外國裔美軍數量越來越多并不斷把控要職,正宗美軍或淪為“少數派”。于是,未來最悲慘的一幕可能是這樣的——當美國遇到危難需要保衛時還不如羅馬,連一支正兒八經的美軍都沒有。
美軍的結構已經潛伏著危機,而海外軍力部署的壓力則可能加重和加速這種危機。美國記者卡普蘭寫道:“美國目前的‘帝國困局’是顯而易見的:美軍在世界各地的駐扎,實際上恰恰體現了曾經困擾古今諸多龐大帝國的難題,只不過在形式上有所差異罷了。”[8]亨廷頓曾告誡美國不要過度透支自己的力量進行帝國擴張,而應該保守一點,保存實力,有所為有所不為,同樣可以維護西方文明的主導地位。不過,美國的統治者們似乎沒聽進去。
羅馬軍團[9]的戰略重心有兩個:一是萊茵河,對手是日耳曼人;二是阿拉伯半島,對手是東方人。阿拉伯半島吃緊時,萊茵河的羅馬軍團就轉用過來,導致日耳曼人強大并入侵??傊?,帝國太大處理的事情必然就多,當羅馬軍團不夠用的時候,經常拆東墻補西墻[10]。
巧合的是,美國的戰略重心[11]和羅馬帝國相似,也在歐洲和阿拉伯半島(產油區)。美國的麻煩在于增加了第三個戰略重心——西太平洋,以遏制解放軍突破第一島鏈。因此,現在美國面臨的問題比當年羅馬更棘手:印太地區吃緊時,如果把駐歐洲或阿拉伯半島的美軍轉用過來,可能導致俄羅斯在歐洲重新占據優勢(戰斗民族的擴張性不比日耳曼人差)或恐怖分子死灰復燃,卷土重來……好在美國不像羅馬那樣有內戰,24萬駐海外美軍玩不轉的時候,還可以從國內調兵。理論上,美國會比羅馬撐得更久。
防外也就算了,美國人居然對本國軍隊一直心存戒備,采取種種措施進行限制和提防。美國很清楚,羅馬在過度擴張的過程中,元老院[12](美國參議院正是參照羅馬的元老院(全由貴族產生)設立,眾議院則參考了羅馬的公民大會。至于總統,也可能參考了羅馬的執政官)逐漸失去了對在外征戰的統帥們的控制,從“共和國”變成了“帝國”。羅馬由盛轉衰的分水嶺是軍人干政,軍政府很少能管好經濟,經濟下行又導致軍隊隨之走下坡路,惡性循環,最終導致羅馬帝國崩潰。有了這個前車之鑒,美國建國后雖然也進行擴張,但較為節制[13](美軍雖然沒有像羅馬帝國那樣直接占領海外土地,但實際控制的地盤要比羅馬帝國大得多),并且一直防止軍人干政,軍隊最重要的兩大權力(人事權和財權)掌握在文官和國會手里。
然而,美國還是在一點一滴滑向“帝國化”??v向看美國200多年的歷程不難發現,每一次美國面臨外部危機,聯邦政府的權力就會一步步強化。獨立戰爭中,美國為了獲勝,各州政府不得不讓渡部分權力給聯邦政府。南北戰爭,其實是州權企圖從聯邦管束下掙脫的一次武裝反抗,北方獲勝后進一步加強了聯邦政府的權力。二戰后,美國面臨蘇聯的威脅,再次加強了聯邦政府的權力。就軍隊層面而言,有一個標志性事件:1950年,馬歇爾突破法律限制[14](1947年,美國《國家安全法》設立國防部時規定,凡在10年內曾在正規軍中服役的軍官,均不宜被任命為國防部長,同時禁止現役軍人擔任該職)成為國防部長。911之后,美國聯邦政府再次借機加強權力,“馬歇爾式事件”重現:2016年,從部隊退役才3年多的馬蒂斯突破法律限制成為國防部長(1947年《國家安全法》規定為10年,直到2008年《國防授權法》才改為7年)……參議院投票表決時,只有一個人反對——吉爾布蘭德。她表示:“我很尊重馬蒂斯將軍,但我不支持豁免[15]。文官治軍是美國民主的基本原則,我不會為突破規則投贊成票。”[16]然而,她很孤立,因為投贊成票的有98人!
吉爾布蘭德是唯一 一個維護法律權威的參議員
有人肯定會說:美國對軍人控制得很好,建國200多年從未發生過政變,這怎么說?沒錯,羅馬元老院也曾緊緊抓著控制軍隊的韁繩,但最后還是失去了韁繩——不是一瞬間突然脫手,而是慢慢從手中松脫。慢性病從來就不易察覺,察覺時就晚了……2021元旦剛過,從美國傳來一個消息:10名前國防部長聯名發表一封公開信,呼吁美軍不要干預美國總統大選結果[17],說白了就是軍隊不能干預政治。這說明什么?說明特朗普在最后時刻仍然不甘心,還想利用軍隊影響總統大選。值得注意的是,1989至今美國有13名國防部長,只有3名沒在聯名公開信上署名(其中兩名是當代理國防部長),可見軍人干政的事情已經嚴重到一定程度。盡管特朗普最后沒干成這事兒,但這是個危險的信號,是帝國大廈裂開的一道縫,恐怕還會有人繼續特朗普未竟之事。
有句古話形容中國古代封建王朝——“其興也勃,其亡也忽”[18],其興亡軌跡大致是“∧”字型。美國的發展軌跡不是這個路子:美國建國后,國力穩步上升,二戰后急速攀升,到20世紀50年代可謂如日中天;70-80年代由于越戰泥潭的拖累以及德國和日本的崛起,美國相對衰落;90年代,美國實現復蘇;進入新世紀后,因為陷入伊拉克戰爭和阿富汗戰爭的泥潭以及2008年金融危機,美國國力回落……每一次美國出狀況,很多人說美國衰落了不行了,但人家隨后又恢復活力;每次美國緩過勁兒來雄起,也有很多人說美國自我糾錯和重振雄風的能力很強,不會衰落,但美國回頭又給你來個經濟危機啥的。美國式道路有點像扭秧歌,一會兒進一會兒退。平心而論,美國是很有彈性的一個國家,它成為世界霸權經歷了一個長期的過程,而且還有二戰以及美蘇爭霸這樣的大事件。同樣,美國的衰落不太可能突然來到,也會是一個長期的過程——當然了,一些外部大事件可能會加速這個過程。
帝國強盛的時候,朋友會很多,給人感覺這大哥要當好多好多年。而當帝國衰落的時候,敵人更多,常常面臨眾叛親離。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這種相似不是指細節重復,而是指規律再現。羅馬帝國的崩潰是軍人干政導致經濟衰落開始的,美國的崩潰也許會反過來——經濟衰落導致軍事失敗開始,而軍隊走下坡路的表現形式相似:待遇下降、士氣下降、戰斗力下降、凝聚力下降……
有一個笑話是這樣的:一個人從摩天大樓的頂樓跳下去,一邊墜落一邊喊:“還沒事兒?!毕旅鎳^的人說:“墜落不是事兒,事兒出在著地的一霎那?!?/p>
人如此,國如此,軍亦如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