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各地越來越多宅地終止出讓,這次已經(jīng)輪到了優(yōu)質(zhì)地塊和熱門板塊,比如廣州白云設(shè)計之都三期地塊、西安航天新城2宗地塊等。
翻看Wind統(tǒng)計數(shù)據(jù),一二線城市中一共掛牌出讓686塊涉宅用地,成交360宗,
成交比率僅52.48%。
粗略算了一下,保利、中海、招商、龍湖、濱江等12家頭部房企只拿了36宗地塊,占比剛好10%。
市場在回暖緩慢,房企拿地積極明顯消退了。拿廣州來說,今年上半年公開招拍掛只賣了2宗涉宅用地,距離上半年結(jié)束還剩下半個月時間。結(jié)果,連白云設(shè)計之都一宗優(yōu)質(zhì)地塊也無人問津。
今年至今,廣州有超過30宗地塊終止和推遲出讓。
房企拿地預(yù)期來源于銷售市場表現(xiàn)。2024年前5個月,廣州商品房銷售成交面積254.2萬㎡,下跌49%,成交金額1085億元,下跌33%。
北京、上海也是這樣。同期,北京top20房企銷售額、銷售面積下跌41%、31%。上海top20房企銷售額、銷售面積也是下跌30%、36%。
一線城市的土地也越來越難賣了,消費能力更強的北京、上海也要做出改變。
北京拿出了壓箱底的好地,上海放出了大招:取消限價
但沒想到,今年上半年拿地最兇猛的竟然是兩家民營房企:
濱江、龍湖
濱江、龍湖拿地金額分別是130多億、56多億,數(shù)量都是6宗地塊,對應(yīng)拿地成本是2.62萬元/㎡、1.95萬元/㎡。
濱江不愧被稱為“杭州第二城投”,感覺整個杭州樓市都是由它支撐起來的,6宗地塊全部來自于杭州,3宗余杭、2宗西湖、1宗拱墅。
龍湖沒有把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里,杭州、成都、上海、北京、成都、西安各1宗。
大致翻了一下,濱江基本是全資持有地塊,目前,只有2宗地塊引來了合作方,一個是杭州錢江新城投資合作,另一個是引入華潤跟杭州交投。
龍湖每宗地塊都有合伙人,北京昌平地塊、杭州拱墅地塊“老伙計”南通亞綸,成都金牛地塊合作方是四川鴻山實業(yè),上海奉賢地塊合作方是建華供應(yīng)鏈集團,佛山禪城地塊、西安長安地塊合作方是威海拓日投資。
對比來看,濱江和龍湖是兩種截然不同操作模式的企業(yè),很難判斷哪一個好。濱江有著杭州地方政府的支撐、有些地塊甚至是擔(dān)任著任務(wù),龍湖則是把上下游供應(yīng)商與自身深深捆綁在一起共進退。
目前,濱江創(chuàng)始人戚金興還奔走在一線,管控著樓盤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龍湖很早交接到80后職業(yè)經(jīng)理人陳序平手中,吳亞軍雖是實控人,但不插手公司事務(wù)。
兩家企業(yè)有一個共同點:
人效比很高
杭州被稱為“中國房地產(chǎn)第一城”,過去幾年時間樓市高歌猛進,現(xiàn)在依然如此,幾乎是全國最后幾個全面放開限購的城市。
依靠杭州樓市“妖風(fēng)”,濱江銷售規(guī)模干到了2024年5月百強房企的第8名,超過了龍湖,成為了“第一民企”。但如果,從權(quán)益銷售上,龍湖依然以275億超過了濱江的218億,排在第一位。
但杭州這波新政會不會成為濱江的最后狂歡?
杭州新政后,濱江杭州5月銷售額沒有出現(xiàn)大幅度上漲,為63億元,排在單月倒數(shù)第二的位置,最差一個月是2月的53億。
市場表現(xiàn)中,杭州新房也開始降價搶跑,不過這樣的現(xiàn)象在其他城市已經(jīng)司空見慣,受傷的不只是濱江、龍湖。
還有更大規(guī)模的房企在前面扛著。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