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蘑 菇 學 堂】
人際關系的問題
更多的是“內在關系模式”的問題
為什么你遇不到對的人,維持長久的愛情? 為什么和權威交流,總是克服不了緊張? 為什么面對孩子,你無法克制自己的怒火? 為什么我們學了很多溝通技巧,還是會陷入一段關系的痛苦里?
有一個事實,常常被我們忽略了。
有些關系的問題,看似是溝通的問題,但其實是內在關系模式的問題。
我是胡慎之,研究關系心理學超過20年,咨詢時長達15000小時,是蔡康永情商課、馬東職場課的專業顧問。
你可能會好奇內在關系模式是什么,在此之前,我想先說說我的故事。
與父親決裂,差點抑郁尋死
我經歷了人生中最糟糕的一段時光
或許你會認為,我研究關系心理,教10萬人學高情商溝通術,一定是個天生的情商高手。
但其實,跟大多數人一樣,我曾經也經常為“搞不定關系”而痛苦不堪。
跟父親決裂,女友出走,生意失敗,遭遇車禍,一系列糟糕的事情在我的人生中呼嘯而來...
我患上了抑郁,把自己關在8平米的小房間,呆了8個月,就在我準備好了遺書自殺時,遇到了一位心理咨詢師。
他問我,你的人生中有沒有一件讓你最痛苦的事情,到現在都難以釋懷。
在我腦海里閃過的,是我的父親。
中考那天,我喝醉了酒,導致下午考試交了白卷。成績公布,距離所有人認為我有能力上的重點高中差了10分。
當時父親從貴州趕來無錫,拿了一把斧頭直接朝我砍來,險些喪命。從此,我跟父親,很少再有聯系。
心理醫生聽完我的故事,問了一句:“你有沒有想過,你為什么要在中考的時候去喝酒?”
心理醫生說,“實際上,你想用自己的失敗,去傷害你父親。 你希望他沮喪,讓他感到自己無能為力,讓他體會你受傷的感覺。而你父親之所以要拿斧頭砍你,是因為,他真的被你傷到了。” 你努力擺脫父親的影子,但你不知道的是,在之后的所有關系里,你成為了你的“父親”。
一語點醒夢中人。
“你不行!你很糟!”這是我記憶里父親經常對我說的話,卻變成了我對待女友的方式,對工作伙伴的方式,對待孩子的方式。
客體關系理論認為,我們所有的人際關系,本質上都是由我們的內在關系模式決定的。
這里的內在關系模式,指的是:
小時候和重要親人互動,內化到你的潛意識里,所形成的一種對待關系的模式,他會在你長大后不斷影響著你和別人的交往。
這恰恰是我關系中的真相。
我對待別人的方式—對女友嚴苛,疏離,對孩子嚴厲,動不動發火,對工作伙伴的不信任,實際上無意識地復制了父親對我的關系模式。
這個發現成為了一個契機,為了跳出這種潛意識“怪圈”,我開始學習心理學,研究人和人的關系模式。
從搞不定關系,到最懂關系的心理學家
整整5年,我翻遍了幾乎所有的跟關系、人際有關的心理學著作,也花了大量的時間跟不同的來訪者接觸,最終發現:
每個人的內在關系模式,其實是不一樣的,每種模式的背后,藏著原生家庭的烙印,也對應著一個人應對不同關系的種種“潛意識”反應。
我給不同的關系模式總結出了四種典型類型:蝸牛型、袋鼠型、鴕鳥型、斑鳩型,并打造了一套解決關系難題的底層思維方式與心理分析方法。
憑借在關系模式中的自我覺察,以及對他人關系模式的分析,我的人生發生了巨大的改變。
我懂得了跟父親最舒服的相處方式,我們倆的關系,也變得不再像仇人,而是彼此互相支持的朋友。
大兒子龍龍曾寫信對我說:感覺我們之間的關系不像父子,更像“兄弟”,有這樣一個學心理學的爸爸讓我的生活充滿了色彩。
和孩子在巴顏喀拉山徒步旅行
我身邊的同事曾告訴我:“你知道嗎,老胡,我其實挺怕跟你聊天的,每次都跟“沒穿衣服”一樣,隨便就被看穿了。”
多年后的我,就好像拿到了一把解鎖關系的萬能鑰匙,把以前阻塞、糾纏、痛苦、冷淡的關系之門都打開了。
良好關系的滋養,讓我的事業也開始朝好的方向發展。
我創辦了向日葵心理,陪伴孩子的20年里,出版了《陪孩子度過生命的第一個三年》《父母的教養,孩子的成長》等書籍,成了很多家長眼中最懂親子關系的“向日葵爸爸。”
CCTV、湖南衛視、《奇葩說》、《爸爸去哪兒》、《變形記》紛紛向我拋來橄欖枝,邀請我擔任心理輔導嘉賓,參與臺前、幕后的知識把關和輸出。
甚至,有幸被邀請,成為情商課、職場課的專業心理學顧問。
從一名不懂得如何處理關系的普通人,到一個專門解決人際難題的“關系心理學家”。這是以前的我,想都不敢想的。
而這些,都是在我系統學習客體心理學后發生的改變。
改變內在關系模式
需要看見你的關系模式
這些年來,我接觸了太多被關系所困、被自己所困的人。
令人遺憾的是,很多的關系走向破裂,往往跟吵架的內容或者沒什么關系,而是跟自己的內在關系模式有關,那才是最傷人的。
有一個來訪者找我咨詢,她說實在受不了她的丈夫了,想離婚。 她的丈夫喜歡喝酒,每次喝醉了就會讓她來接。盡管她對此厭惡至極,但每一次都會接他回來,照顧他,讓他不要再喝酒。 “我這么辛苦,為什么就沒人來體諒下我呢。”他們經常為此爭吵,丈夫抱怨,她管的事情太多了。 這很有趣,妻子就是我在客體關系理論基礎上總結的一種類型的人——袋鼠型。她習慣性照顧丈夫,但邊照顧邊埋怨。 我說:“你有沒有想過,有一天你不去接他了會怎樣?” 在好幾次咨詢中,我都重復了這句話。有一天她說:“我試試”,之后她丈夫喝醉三次她都拒絕去接他。 慢慢地她丈夫意識到了她不會再去接他的時候,他丈夫不再喝醉了,自己叫個代駕回來了。后來她丈夫喝酒越來越少,他們兩個人之間關系越來越好。
類似的故事還有很多。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套關系模式,當沒有被意識到的時候,這種模式就一直在我們身上起作用,重復相同的命運。
相反,對內在關系模式看見越深,檢討越徹底,內耗碰壁越少,關系也就越順暢。
2年前,我做了情商課,教大家如何成為人際交往中的高手,訂閱超過1萬人,成為了壹心理最受歡迎的線上課程。
我把這個課程稱為情商1.0。
后來,很多學完課程的人跑來問我:胡老師,你教我的我都學會了,可是天下的情何止千萬,升職了,戀愛了,結婚了,我想在升級的情感里繼續做情商高手,我要怎么辦?
這個課程要解決的,恰恰是這個問題。
這次,我想給我的情商1.0升個級,帶大家看見一些我們無法察覺,但又是關系里最本質、最底層的東西——我們的內在關系模式。
我不會跟你說很多理論,不會講太多煽情,只是用我過去的15000個小時的咨詢經驗,幫你剖析自己的關系模式,看到自己在關系中被卡住的部分,找到真正破解的方法。
很多聽課用戶,向我分享了屬于他們關系里「看到更多」「改變更多」的故事。
突然明白了我跟我丈夫之間劍拔弩張的關系,兩只鴕鳥型的人在一起相愛相殺,各自的關系模式不同,導致了很多誤會。之前,我都是沒有任何感觸的。 以前特別害怕跟領導溝通,就算有不懂的問題,也不會問,往往到最后才發現捅了大簍子。理解了自身的關系模式后,我發現內心的恐懼和阻礙竟然慢慢變少了。 我的媽媽就是袋鼠型,以前一直不理解,為什么她總是跟我們抱怨自己很辛苦很累,又不讓我們插手,導致關系很緊張,現在終于找到了跟媽媽相處的方法。
或許你會覺得這個方法看起來有點“新奇”甚至“不可思議”,但你不知道的是,當你察覺到的那一刻,改變就已經在發生了。
如果你不相信,不妨來聽聽看。
精彩內容搶先聽
▍學完這堂課,你將獲得
1.掌握一套解鎖關系難題的底層分析法
遇到同樣的問題,變成那個更有辦法的人
2.知己知彼,了解自己與他人的內在關系模式
看清問題的真相,促成真實的改變
3.掌握與不同類型的人相處的精髓,成為高情商的人
提升關系洞察力,讓關系更輕松
課程將如何幫你搞定關系難題?
↓課程直通車↓
?掃碼搞定所有關系
分享邀請卡,還可以賺取獎學金
▍課程大綱
▍學員評價
▍適合人群
1.做了很多努力,但依然處理不好各種關系的人
2.想讓自己和父母、和孩子、和同事關系更好的人
3.對客體關系心理學感興趣的人
原價:199元
體驗價:99元
分享邀請卡,還可以賺取獎學金
?長按掃碼開始學習
▍Q&A
Q1:課程購買后可以申請退款嗎?
A:該課程為虛擬產品,課程一旦開課,不予退款。
Q2:報名后如何觀看課程?
A:報名后掃描下方二維碼,進入【蘑菇學堂】公眾號 → 點擊菜單欄【個人中心】-【我的課表】-點擊對應課程即可學習。
請務必掃碼關注
避免找不到課程
更多好課,掃描二維碼
如還有問題咨詢
請加小助手微信
蘑菇學堂,一個專注你個人成長的學習平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