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讀者問,總說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動脈里的粥樣斑塊是怎樣長成的?
這使我想起學術活動時有專家說過的一句話,“動脈粥樣硬化,膽固醇就是煮粥的米”。
這個膽固醇,當然是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了!
“動脈粥樣硬化,膽固醇就是煮粥的米”。
還真形象。粥樣斑塊里的“粥樣”成分,主要就是膽固醇。
常言道,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血膽固醇高了,就有了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形成的主要原料。所以還有專家說,沒有膽固醇,就沒有動脈粥樣硬化。
沒有膽固醇,那是不行的,因為膽固醇在身體里是有用的。合成激素,形成膽汁,構成細胞,修復細胞膜等,都需要膽固醇的參與。可膽固醇多了也不好,血液里多出來的、無處安放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就會跑到血管壁里形成斑塊、引起動脈粥樣硬化,使血管“粥樣硬化”了。
血管內膜損傷,給膽固醇入侵血管壁打開了通道。
俗話說,“蒼蠅不叮無縫的蛋”。膽固醇要跑到血管壁里形成斑塊,也得血管內膜有薄弱之處,給了膽固醇入侵有了可乘之機。要是血管內膜有了炎癥、受了損傷,就容易被膽固醇乘虛而入。
- 血管內膜的炎癥,不是那種直接細菌感染的炎癥,而是一種“炎性反應”。
身體受到刺激,其他部位有了感染或者損傷,就會產生各種炎性因子,作用到血管壁上就會出現炎性反應。比如牙周病的人,心血管病發生率也會高,就是這個道理。高血脂、高膽固醇本身就引起炎性反應,損傷血管內膜。肥胖患者身體里的白色脂肪,也會引起炎癥。
- 身體里許多不正常都會對血管內膜造成損傷。
高血壓的時候,高壓的血流沖擊血管內膜,就像水流沖擊堤壩一樣,血管會損傷;糖尿病、高血糖,血漿里的滲透壓會升高,高滲就會傷害血管的內皮細胞,就像腌咸菜時一撒鹽、菜就蔫吧了一樣;高尿酸,高同型半胱氨酸,都會刺激、損傷血管內膜。
缺氧會造成血管內膜損傷,可常見的原因不是因為疾病而是因為吸煙。吸煙會影響紅細胞的帶氧能力,香煙里的多種毒性物質也會損傷血管內皮。
還有,人要是經常處于緊張焦慮的狀態,身體里分泌的物質就會刺激血管收縮,也會損傷血管內膜。
隨著年齡增大,細胞也會衰老,所以老年人的動脈粥樣硬化會增多。再有一些疾病也會引起血管炎癥。
所以,動脈粥樣斑塊形成是血膽固醇增高和血管內膜損傷的結果。
血管內膜有了炎癥、受到損傷,過高的、無處安放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就乘虛而入。膽固醇進去了,跟著就是巨噬細胞。巨噬細胞本來是要吃掉“壞膽固醇”的,可是吃了太多的膽固醇之后,巨噬細胞自己就變了,變成了泡沫細胞,壞死在里面了。隨著膽固醇和那些吞吃了膽固醇的泡沫細胞在內膜下增多,本身還是炎性物質,刺激內膜增生,纖維化。于是,從開始的脂質條紋,逐漸長成斑塊了。
要是血脂高,斑塊里的膽固醇堆積得多、堆積得快,炎癥明顯,斑塊表面的內膜還來不及增厚,就容易破潰。破潰的斑塊和皮膚長了潰瘍爛了一樣,表面凹凸不平,膽固醇、壞死細胞像粥一樣糊在上面,所以就有 “粥樣硬化”的說法。
動脈血管里的斑塊就像水管里的水垢,多了、大了就造成了血管的狹窄,狹窄嚴重了就會堵塞血管;斑塊破了,渣滓掉下來會堵塞遠處的小血管,斑塊表面會形成血栓,堵塞血管,這些都會影響動脈供血了。這時候,就是有了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病,缺血性心臟病、腦血管病;嚴重了,急性發作了,那心梗、腦梗了。
因此,預防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病,要從預防動脈粥樣硬化開始。像增齡、遺傳、男性缺乏雌激素保護這些危險因素無法改變,但其他危險因素是可防可控的。
降低膽固醇,控制住“煮粥的米”;降血壓、降血糖、降尿酸、降同型半胱氨酸,戒煙限酒,心態平和,控制住引起血管內皮損傷的危險因素。
(原創,版權所有,未經本人授權不得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