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印度媒體爆出一條讓人瞠目結舌的新聞:政治評論家巴拉特·卡納德公開建議印度放棄核武防御政策,主動對中國發動核打擊,目標鎖定北京、三峽大壩和東部沿海城市。這番言論像一顆重磅炸彈,瞬間引爆全球輿論??{德為何提出如此激進的主張?他的計劃背后有何邏輯?最終又如何收場?
巴拉特·卡納德是印度戰略圈的老面孔,20世紀50年代生于新德里,家里算得上書香門第。父親在政府部門做文職工作,母親教歷史,家里常年擺滿書,聊的也多是政治和國際大事。
卡納德從小就對這些話題感興趣,上學時成績平平,但對地緣政治格外著迷。德里大學政治學本科畢業后,他跑去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拿了個國際關系碩士學位。80年代回國后,他加入了印度國防分析研究所,專攻核戰略和南亞事務,從此在智庫圈扎下根。
卡納德的職業生涯跟印度核武發展幾乎同步。1998年印度搞核試驗,他作為專家頻頻上電視,滔滔不絕地講印度得有自己的“戰略底牌”。他寫的書《印度的核政策》在2008年出版,里面大談印度核武器的象征意義,但也吐槽政府“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政策太軟,束縛了印度的手腳。
他覺得,面對中國這樣的鄰國,印度得更硬氣,核武器不能只是擺設,得真能派上用場??{德常在智庫會議上拿出一堆數據,講中國軍力如何突飛猛進,印度再不調整核戰略,早晚被甩得更遠。
卡納德對中印關系的態度特別強硬,1962年的邊境沖突在他心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他文章里總繞不開這段歷史,字里行間透著對中國的敵意。2017年洞朗對峙時,他在《印度快報》發文,鼓吹印度得亮出核武器的底牌,震懾中國別再“得寸進尺”。
他在新德里的大大小小會議上都是這套說辭,身后屏幕常放著中國軍隊的視頻,臺下聽眾反應不一,有人叫好,有人皺眉。他的鷹派立場在印度民族主義者里挺吃香,但溫和派覺得他太偏激,離現實太遠。
到了2022年,卡納德在印度戰略圈的影響力達到頂峰。他常上電視辯論節目,講中印軍力對比,社交媒體賬號每天發幾十條帖子,分析中國邊境部署的武器裝備。他家書房里堆滿軍事書籍,墻上掛著南亞地圖,邊境線被紅筆畫得格外醒目。
卡納德私下生活低調,和妻子、兩個女兒住新德里一棟普通公寓,平時喜歡在公園散步,手里常拿本冷戰核戰略的書??梢坏焦_場合,他就成了“核武鼓吹者”,語氣激昂,毫不妥協。
卡納德的立場不是憑空來的。2022年,俄烏沖突把全球核威懾的話題炒得火熱,印度國內民族主義情緒也水漲船高。莫迪政府在美俄之間搞平衡外交,讓一些鷹派覺得有機可乘。
卡納德抓住了這個風口,在《今日印度》的專訪里首次拋出重磅炸彈:印度得放棄“不首先使用”原則,對中國來一場先發制人的核打擊。這話一出,瞬間把他推到了風口浪尖。
2022年6月,俄烏沖突讓全世界都在談核武器,印度媒體《今日印度》和《印度時報》趁勢刊登了卡納德的驚人觀點:印度得制定先發制人的核打擊計劃,目標直指中國的政治、經濟和基礎設施核心,包括北京、三峽大壩和東部沿海城市。
卡納德在文章里說得頭頭是道,印度要想在大國競爭中站穩腳跟,核武器不能只是擺設,得真刀真槍地用起來。他認為,印度只有先下手為強,狠狠打擊中國的戰略要害,才能逼北京在談判桌上讓步。
卡納德的計劃具體到讓人不寒而栗。他點名北京是首要目標,政治中心一旦被摧毀,中國的決策體系就得癱瘓。三峽大壩是第二個目標,這座長江上的超級工程若被擊毀,下游城市將面臨洪水災難,經濟和人口損失無法估量。
他還提到東部沿海城市,像上海和廣州,這些地方是中國經濟的命脈,核打擊能讓中國全球貿易地位一夜崩盤。卡納德算盤打得精,覺得印度只要一出手,就能讓中國陷入戰略被動,印度就能以勝利者的姿態談條件。
卡納德對印度核武庫的信心似乎爆棚。他認為,印度的“烈火”系列導彈,特別是“烈火-3”“烈火-4”和“烈火-5”,射程夠遠,能覆蓋中國全境。尤其是“烈火-5”,理論上射程5000公里,部署在印度西北部就能打到北京。
他還提到印度空軍的“幻影2000H”和“美洲虎”戰機,能執行核投彈任務,靈活機動,適合低空突襲。卡納德在文章里反復強調,印度核武器的技術已經成熟,只要政治上敢下決心,實施打擊完全沒問題。
但現實遠沒他想的那么簡單。2022年,印度核武庫的家底并不厚實?!傲一?5”導彈雖然射程夠遠,但試射次數屈指可數,2021年12月的一次試射還出了偏差,精度不達標。其他型號像“烈火-3”和“烈火-4”,部署數量加起來不到30枚,維護成本高,發射準備時間長得嚇人。
空軍的“幻影2000H”戰機服役超過30年,機體老化,電子設備故障頻發,面對中國先進的防空系統,能不能突防還是個大問號??{德似乎對這些技術短板視而不見,硬說印度核武“隨時可用”。
卡納德的言論在印度國內炸開了鍋。新德里街頭,一些民族主義者走上街頭,舉著標牌支持卡納德,喊著要讓中國“付出代價”。但在班加羅爾和孟買的大學里,學生和學者們組織講座,批評他的計劃是“瘋子邏輯”。
社交媒體上,卡納德的賬號被點贊和罵聲淹沒,他卻不依不饒,發帖曬“烈火”導彈試射的照片,宣稱印度有能力“改變游戲規則”。國際社會反應更強烈,聯合國安理會緊急開會,譴責任何核戰爭言論。中國外交部發表簡短聲明,表示將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維護國家安全。美國和俄羅斯也罕見地站到一邊,警告核挑釁的危險。
卡納德的提議不是完全沒人支持。印度一些退役將領公開附和,說核威懾是“唯一出路”。但軍方和學術圈的主流意見截然相反。印度國防部內部報告顯示,“烈火”導彈的技術可靠性堪憂,核武庫的規模和質量遠不足以支撐卡納德的計劃。
專家指出,中國的核反擊能力和防空系統世界頂尖,印度一旦動手,后果不堪設想??{德卻不為所動,繼續在智庫會議上鼓吹他的核打擊藍圖。
卡納德的核打擊主張最終沒成為印度政策,反而讓他自己栽了大跟頭。2022年8月,印度外交部發表聲明,重申堅持“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原則,等于當眾打臉卡納德。
莫迪總理在一次公開演講中也表態,印度核武庫是為了和平,不是用來進攻的。軍方高層壓根沒把卡納德的計劃當回事,導彈基地照常運轉,士兵們忙著維護設備,沒人提什么“先發制人”。
國際壓力接踵而至。2023年1月,聯合國大會通過一項決議,點名批評卡納德的文章是“不負責任的挑釁”。中國外交部再次警告,任何核冒險都將自食惡果。印度國內輿論也開始轉向?!队《冉掏綀蟆钒l社論,批卡納德的“核冒險主義”可能讓印度在外交上孤立,甚至引發軍備競賽。街頭抗議核戰的活動越來越多,市民點起蠟燭,呼吁政府保持克制。
卡納德的影響力一落千丈。2023年,他在孟買一場戰略研討會上被聽眾噓下臺,此后就很少公開露面。社交媒體上,他的帖子從每天幾十條銳減到偶爾幾條,關注度大不如前。2024年,他出了一本新書《核印度:未竟的雄心》,想為自己辯護,但書店里冷冷清清,銷量慘淡,媒體幾乎沒報道??{德試圖靠新書翻身,但顯然失敗了。
中印關系在卡納德言論后沒徹底崩盤,但邊境問題依然棘手。2023年,兩國在拉達克舉行多輪會談,氣氛緊張但沒升級成沖突。印度外交部加班加點,忙著平衡對華關系。卡納德的核打擊幻想漸漸被拋到腦后,印度核戰略還是老樣子,防御為主,沒啥大變化。2025年,印度試射了改進型“烈火-5”導彈,官方聲明還是那句老話:“只為威懾,不為進攻?!?/p>
如今,卡納德已經徹底淡出公眾視野。他住在新德里一棟老公寓,平時澆澆花,偶爾去小型智庫會議講幾句,聲音低沉,沒人搭理。他的核打擊主張成了印度鷹派歷史里的一段小插曲,沒能改變南亞的戰略格局??{德步入晚年,曾經的激情演講者如今只剩孤單的背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