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優雅的別稱,浪漫的化身。
奧運即將開幕,涌入巴黎朝圣的人,一個個都傻了眼,驚覺這座優雅之都,竟會無差別懲罰每個不做功課的人。
去巴黎必做的旅行功課,不是什么游覽路線,而是廁所指南。
別覺得院辦在開玩笑,幾乎每一個去過巴黎的人,都被巴黎的廁所毒打過。
它不單是不好找的問題,有時候你找到了也不一定能上得了。有時不得不感慨,一個如此發達的國家,竟把如此重要的人生大事遺忘得如此徹底。
所幸辦法總比問題多。
被廁所焦慮光顧的巴黎游客,終于在小紅書找到了救急稻草。
巴黎生存第一步,不能光靠紙尿褲
有些人打開小紅書是為了更好的生活,而去巴黎前先打開小紅書的人卻多半是為了“能活”。
這個能活有兩重含義,第一重對巴黎隨地大小便的情況別大驚小怪,第二重則是自己真到了人有三急的時候該如何體面解決。
雖說巴黎人如廁不需要體面具有歷史傳統。
但為啥現在還沒根除,主要還是賴他們的公共衛生系統。
條件限制了素質,在巴黎想要不拉野屎考驗的竟是臉面和購買力。
雖然巴黎有四百多間公共廁所,但大部分公廁都是收費的,每次2歐(合人民幣約15元)。
不同公廁收費的標準層次不齊,需要排的隊倒也只長不短。
而面對三急,巴黎的應對方式也只是整了些露天廁所。
可惜,大部分國人都做不出這種解放天性的行為。
好在小紅薯們早就總結出了巴黎如廁攻略。當廁所焦慮平等地光顧每一個去巴黎的游客,一部分人已經在小紅書靠著淋過雨的巴黎廁神,搶先一步實現了如廁自由。
有朋友深受在巴黎上廁所的地獄模式之苦,于是找到了神仙App“Ici Toilette”讓大家免受廁所焦慮。
它集合了巴黎幾乎所有的廁所方位,一鍵快速查找離你最近的廁所,還能看到每個廁所的營業時間以及是否付費。
有朋友勵志做巴黎的黑暗騎士,實時更新巴黎的廁所位置,就像繼承了蝙蝠俠面具的羅賓,發到小紅書就是一種英雄主義。
廁所俠是沒有名字的,在巴黎,廁所俠是一種義俠族群。
既然M記和K記的廁所都有密碼,那就由廁所俠來公布今日的通廁code,一張小小的賬單,閃爍的是人文主義的光輝。
當然,想要上免費干凈公廁最好的辦法就是去博物館,盧浮宮里的廁所不要錢,應上盡上,狠狠上。
巴黎旅游越是熱門,就有越多的廁所俠站出來,一場拯救膀胱大作戰由此展開。
知道了廁所位置,還得知道要怎么上。
巴黎的公廁可不是簡單的門一開門一鎖就ok,當街的公廁會在一個人用完后自動清洗,等到提示燈變成綠色才能點白色按鈕進去關門。
不然就會碰到廁所還沒清潔乃至更崩潰的廁所門關不住的情況。
想象一下一個妙齡女子/男子著急上廁所時門一直開開關關,隨時準備攥緊褲子跑,那將會是什么一輩子內向的體驗。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再怎么找廁所,在巴黎這城市也是治標不治本。足智多謀的小紅薯就提出了重要觀點:
不如從源頭抓起,把喝水換成吃西紅柿!
解渴還防尿頻,從精細角度解決問題。
問就是省心,問就是滿意,得到攻略的網友如獲至寶,貢獻攻略的博主滿意離場,雙向奔赴這事兒在廁所交互上整明白了。
也正是因為小紅書總能滿足大家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以至于很多人除了在小紅書分享日常、刷帖消遣,還會常常把小紅書當搜索引擎用,享受這種吃喝拉撒都有人替你把關操心的舒適感。
小小巴黎,拿下。
小紅薯,還有什么是你們不知道的嗎?
巴黎并不像我們想象中那么好,但也不像我們想象中那樣差。
沒有地方是完美的,拋開一些這樣那樣的頑疾,巴黎仍是一座很美麗也很適合生活的城市。
去之前在小紅書上搜索一下網友們發布的巴黎生活經驗,你會發現自己就像打開了一本《巴黎土著生活指南》。
像法國電影那般生活,場景離不開街道和集市。在戈達爾和侯麥的電影中,巴黎的街道永遠是美的,衣著講究的巴黎人走在富裕文化氛圍的街道上,只覺得特別適合度假,特別適合約會。
這時候,在小紅書做功課的意義就顯現出來了。
小紅書的姐妹會分享一些經典電影的取景地,雖然打卡拍照這種事很游客,但誰能拒絕《戲夢巴黎》和《法外之徒》的誘惑呢?
仿佛置身于取景地的瞬間,也感受了一次電影里的故事。
用電影作為觸角是一種方式,但若是想融入這座城市,有時候也可以鉆入一些小巷,走出一條更私人的citywalk路線。
比如探索這座城市的公墓,在名人的墓地間感受他們的靈魂,也能感受到巴黎人的生活切面,在公墓里總能看到附近的居民在這閱讀和閑逛。
死亡的肅穆莊嚴感并沒有那么濃烈,反而透著生的力量。
文藝是巴黎的靈魂,精致是巴黎的華麗名片。
香榭麗舍大街上的奢侈品專賣店通常不是土著去的地方,比起大街,集市才是一座城市的靈魂。
總有貼心的小紅書網友告訴你,本地人都去什么集市。可以空著肚子去,把獨屬于這個城市的味道裝進胃里。
除了食物之外,砍價也是最local的生活方式。
根據不同的集市特點,小紅薯們還會貼心地總結出砍價的方式。
貨比三家是基本,大刀闊斧是策略,不輕易拿起是心理博弈。
而小紅書的精細絕不止于此,它像是一個百寶箱,能滿足不同人的愿望。
當《愛在黎明破曉前》的同款吟游詩人都被萬能的小紅薯找到,告知你偶遇吟游詩人的方法、費用和詩人的個人網站,網友不免驚訝的感嘆:
小紅書,怎么連這都找得到!
早已習慣的網友會說,小題大做了uu,讓你在巴黎當土著只是小紅書搜索力“微不足道”的展示。
事實上,小紅書也許不是傳統印象中的搜索引擎,但它的極致搜索力,早已讓它成為很多人尋求生活問題解決方案時的第一選擇。
職業發展遇到困難想要重啟人生了,就打開小紅書搜索另一條道路的生活。
某公司避雷,某公司待遇已經不算稀奇的內容了,就是想要去北極挖礦,去北極樣上捕蟹也能找到姐妹分享。
找人更是堪比萬事屋,可能大家在現實里沒什么途徑,但在小紅書,哪怕異國他鄉,太平洋上的某個小島都有咱的人脈。
甚至還能通過小紅書找尋自己外公上個世紀的救命恩人。網友群策群力紛紛化身為福爾摩斯,有人幫忙聯系電視臺記者,有人通過物品排查線索,只為了能夠幫忙解決問題。
小紅書具有一種浪漫性,它充分發揮了互聯網的另一重意義,讓有可能永遠不會再見的人再次鏈接。
在小紅書,一個舊書店的老板就找到了76年前的民國大學生日記的主人。
這樣比時代略慢一拍但卻真摯的情誼是稀缺的,但能承載這樣情緒的小紅書更是細膩的。
在小紅書上,大家可以分享世界范圍的新鮮、離奇和有用的訊息,而不管是何種訊息總會被看見和被需要。
你可以看見溫網球賽的現場,也能看到鐵叔在中國的行程。
仿佛全球發生任何事情都有小紅薯“在現場”。
哪怕無法親臨,隔著屏幕仿佛也可以感受到巴黎的小浪漫。
甭管是巴黎角落的夜景還是巷子里剛換的街燈,哪怕是巴黎最近剛換的自行車道,都有小紅薯分享在小紅書上。
小紅薯主打一個生活大事小事都要分享,“自己淋過雨就為他人撐把傘”便是他們的一致信條。
美景放的是心情,若是踩雷也要讓大家小心。
不但如此評論區大家還會補充信息,一人參與,全體接力,收藏比點贊更高是常態。
海明威稱巴黎是一場流動的盛宴,我想對于2024年的游客而言,這句話的真假要靠每個人能在去前獲得的信息去驗證。
外地人享受這場盛宴的前提是有人在替你負重前行。當我們用小紅書提前對目的地有所了解,規避掉了不好的體驗,它就會變成記憶中煜煜生輝的部分。
當你真正開始感興趣一座城市,當你真正融入了一座城市,此后無論去哪里,她都會與你同在——而小紅書,就可以成為我們與這個城市建聯的第一步。
它關乎分享,關乎幫助,因為搜索的動機,就是保持對世界的探索欲與好奇心。
別擔心,小紅書上的人脈,都會幫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