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事情,并無新舊之分
嗨,我是楊戲水,偶爾灌灌水
人和人之間其實并不相通,因為每個人的構成不一樣,而道理是什么?是一堆永遠不會錯的空話,你想要什么什么就是對的,就像守舊和創新,如果單從詞語的感受上,守舊是落后的,創新是先進的,但兩者其實并無好壞,更無新舊對錯之別,就是中性詞。
比如我們都喜歡說新思想和舊思想,非要給思想分個新老,一旦分了之后,人就必然會被誤導,凡是老思想,老觀念都容易被人病垢和奚落。但老思想就過時了嗎?新思想就一定好嗎?其實未必的。
比如,孔子幾千年前就說:愛有等差,這個思想難道因為時間長就過時了么?一點沒有,只要人性不變這個思想就永遠成立,除非你本就不想自己好過。
又比如,中國文化里有一個老觀念,多子多福,這個觀念就落后了?其實也很難說是落后的,那不婚主義或丁克等等的新觀念,就一定對嗎?也未必,很難說,所以類似于這些道理,就要基于自己情況做出自己認為好的選擇,本身是沒有好壞之分的,就是中性的。如果非要去分個高低,必然就會迎來一場沒有結論的奇葩之爭。
所以,真正的關鍵在于什么?還是在于自己對事物的判斷能力,要知道哪兒該守舊哪兒該創新,啥時守舊,啥時該創新帶來的結果才是自己想要的,不然怎么做都有問題。
最近我看一個關于娃哈哈的訪談,如果單從公司經營上看,其實決策是有好壞之分的,因為商業相對于簡單,畢竟目的是比較明確的(賺錢還是虧損),基于這個,很多事情就比較容易去判斷,什么行為就可以賺錢其實不太好說,但什么行為容易導致虧損,前人是有很多經驗和教訓供我們參考和學習的。
就像品牌升級的問題,其實內行人是知道什么該動什么不該去動的。宗老在世的時候,有人就要升級,要改娃哈哈的包裝什么的,宗老就說,賣得好好的為什么要改?于是攔著沒讓改,現在宗老去世了,我想也有人攔著,不然新人大抵上也會想來個“煥新”以表示娃哈哈是年輕的,或表示娃哈哈在“創新”。
質言之,人和人只要幾個腦細胞不一樣,就是完全不同的人。本質上是無法溝通的,也不可能被說服,只能用利弊引誘,加上規則限制,如若都不成,就只能靠拳頭了?;谶@個,我很認同馬斯克的地球毀滅論,無非是時間的問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