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今天,白鹿新聞推薦的第一個大國工匠是吳渭陽大師。
但在動筆寫吳渭陽大師之前,我是慎重的,因為結晶釉彩畫是個新生事物,所以需要進一步了解。一是考究吳渭陽的結晶釉彩畫的藝術價值,包括他的藝術造詣;二是結晶釉彩畫,吳渭陽是不是創始人?這些都要有足夠事實要證明,我才能寫他。
在這幾個月來,我查閱了大量結晶釉的資料,咨詢了多位專家,知道結晶釉彩畫是這個世紀來開創的一種新工藝,這正如廣州美術學院教授張海文所說的:吳渭陽的發明陶瓷表層裝飾是當今第一代結晶釉彩畫,是科學與藝術的有機結合,是一種全新的技藝語境。
中國陶瓷藝術終身成就獎、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張守智先生也曾說過,吳渭陽的結晶釉畫堪稱世界陶瓷藝術一絕,“濃潤的釉質布滿朵朵晶花,隨著光線的轉移發出耀眼的光芒,天然淳樸,高雅素凈……”
▲吳渭陽
文|白鹿新聞首席藝術評論員 洪巧俊
很多人至今也不知道結晶釉彩畫是怎么一回事,其實這并不奇怪,因為他們沒有接觸過,甚至連聽也沒聽說過。結晶釉有千年歷史,從宋朝開始就有,但結晶釉彩畫還是這個世紀開創的,也就發明了十幾年。吳渭陽大師就是結晶釉彩畫的開創者,為此他先后取得了3個國家發明專利。
一位研究結晶釉三十年的專家對我說,這是一項獨創的新工藝,這項新工藝不僅要對結晶釉技藝嫻熟,而且還要有深厚的書畫功底,每一幅作品都是傳統工藝結晶釉與中國畫的最佳融合。
具體地說,就是將人工繪畫藝術與燃燒中自然形成的結晶相互融合起來,達到產生新的瓷面畫感,新的藝術表現形式,產生光影變化,形成多維空間的視覺藝術。
結晶釉彩畫面不僅難在配方,更難的是如何施彩。結晶釉彩畫屬釉下彩,就是要在結晶釉面下著彩,即釉下彩繪。懂得這項工藝的人都知道,在結晶釉的釉面下施以彩繪并不難,難的是施彩之后的燒成結果,其變化是難以預知的。
結晶釉的流動性大,太多影響結晶爆花,太少又難以出好的效果,這就要在創作中如何把握一個度。因為在結晶釉下繪畫,并不是畫上什么就是什么,畫完后施結晶釉,燒制的過程中是會變化的。
▲寒山清泉
吳渭陽大師說,這其中首先要考慮的是在晶體的、有光影效果的釉面下,如何使彩繪的圖案要不變形,還要能夠與結晶體釉面相映成趣,形成獨特的畫,吳渭陽大師是反復試驗,失敗了多少次,他記不清了,消耗了多少時間,他是清清楚楚的,這試驗折騰了他一千多個日日夜夜。
結晶釉下的彩繪,如何施彩、施繪,這是燒制結晶釉彩畫最關鍵的技術,沒有處理好就前功盡棄,因為釉下彩繪在結晶釉面下會一片模糊,沒有圖畫可言,沒有圖畫也就沒有藝術可言。要利用釉面的結晶來表達畫面的美,你就要能預想到在結晶釉經過高溫燒成后,會產生什么變化,可能變成什么樣子。否則,又怎樣燒出你想要的藝術之美。
結晶釉下彩繪與普通釉下彩繪有著很大的區別,傳統的彩繪所用到的顏料絕大多數在結晶釉瓷畫上使用不了,因為燒制結晶釉是在1300多度的高溫環境下,顏料在這樣的溫度點和結晶釉會產生化學反應,所以結晶釉瓷畫使用的彩繪顏料需是原礦料,特別制作而成,要耐高溫,成色自然。
說了這么多,是讓你了解結晶釉彩畫是怎么一回事。
吳渭陽是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正高級工藝師,還被全國輕工業聯合會授予“大國工匠”榮譽稱號。
南方日報曾報道說,吳渭陽潛心研究陶瓷顏料應用和窯燒技術,并注重創新,善于運用新材料、新技術,在全國首創“結晶釉彩畫”,探索出了一條傳統國畫藝術與結晶釉技藝奇妙融合創新之路。
那是四個多月前,我來到了吳渭陽大師的藝術展廳,看到了1300多度的高溫下,一幅幅綻放多樣的“結晶花”作品,那結晶花是銀龍魚的鱗片、是北國風光中的飄雪、是人物畫中的祥云……
▲凌高極目
《寒山清泉》《瑞雪迎春》《凌高極目》《芙蓉國里盡朝輝》《山外青山》《冰天雪地》《自由自在樂逍遙》……這一幅幅作品會讓你感到新奇與震撼。
那猶如在大海中游動的銀龍魚,在燈光下變得更加奇妙,魚似乎更加活躍了起來,在炫耀它那一片片魚鱗的風采之光。
▲自由自在樂逍遙
這是吳渭陽的《自由自在樂逍遙》,這條魚的魚鱗是銀藍色的結晶,經過火的錘煉,凝成的一片片魚鱗是那么栩栩如生。
這一片片魚鱗是如何彩繪上去的?這需要大膽發揮想象,需要尋找結晶釉與繪畫巧妙融合的方法。
吳渭陽大師對我說,“溫度的控制,是決定結晶釉能否成功‘開花’的關鍵。”要先以慢火烘烤迅速升溫,再極速降溫后長效保溫,最后再自然冷卻,整個過程復雜且難度極大,結晶釉的形狀和顏色都十分難以把握。
▲雪花飛舞
當看到《雪花飛舞》《山外青山》,懂畫的人都會想到中國畫的“潑墨”。近年來,吳渭陽大師在創作“結晶潑彩畫”,在瓷板上用結晶釉彩大膽“潑色”,令山水畫更富層次感。
《雪花飛舞》的名是我改的,原名是《霧氣幽谷》,畫面是神秘而幽靜的山谷的畫面,那晶花的錯落排列使整個畫面充滿了動感和層次感,這難道不像鋪天蓋地的雪花在飛舞?抽象天成的晶花紋理總能給人一種夢幻般的視覺。
整幅畫作色彩斑斕、瑰麗多彩,別具奇趣,展現了作品獨特的藝術風格。
《山外青山》以其獨特的結晶釉彩技法和精湛的山水畫技巧,展現了山水的美麗和神秘,這難道不是大自然的壯麗和結晶釉彩畫技藝的鬼斧神工?
這是一幅運用結晶釉彩技法描繪山水的藝術作品,結晶釉彩的裝飾與形成的晶體質感肌理,使得畫面更加生動而豐富多彩:遠處山巒起伏、云霧繚繞,近處流水潺潺、山峰、樹木……充溢著景物間的那種清新、活潑的生氣,爛漫的情調,這結晶釉彩技法賦予的畫面,獨特而又有質感,加上那栩栩如生與光熠生輝的藝術效果,更加增添了作品的獨特魅力與藝術價值。
▲江山如此多嬌
“胸中山水奇天下”,《江山如此多嬌》是一幅以江山山水為主題的瓷畫作品,用結晶釉的機理和陶瓷顏料結合經高溫燒成產生了自然的紋理變幻莫測和獨特的光影效果。
畫面中,可以看到雄偉的山脈宛如一條巨龍般躍動在大地之上,山脈之間,河水潺潺流淌,猶如銀河倒掛在天空中。在山腳之中的青松郁郁蔥蔥,畫面呈現出一種雄渾壯麗,神秘而浪漫的氣氛。
這讓我想起了文人畫大師潘天壽的《江山如此多嬌》,此作繼承了大青山綠水的傳統,但以生宣代替娟素,以寫意的手法代替古人的工細雙鉤,空勾無皴,加以敷色,開創了一種寫意青山綠新樣式。他的變體畫讓人耳目一新。
時代的變化,觀念也會隨之而變,藝術就需要創新,所以意境會變,形式,語言符號,筆墨都在變。
吳渭陽的變,是如何在瓷板畫上,通過結晶釉的變,用其獨特的技法和精美的構圖,來展現出中國山水畫的韻味和新奇的形式美感。結晶釉彩畫,層次感、立體感更強,這也是這種新工藝的獨特性。
變是結晶釉彩畫的藝術之魂。
石濤是明末清初著名畫家,也是中國繪畫史上一位重要人物,他是一位革新者,他的畫用筆縱肆,墨法淋漓,格法多變。而結晶釉彩畫運用石濤的墨法創作,展現的藝術效果也就不一樣。
▲芙蓉國里盡朝輝
吳渭陽大師在《芙蓉國里盡朝輝》創作中,就運用了石濤的繪畫技法,通過峰巒、樹石、空間虛實的構圖,展現出山巒的層次感和高低起伏的變化,同時加上煙云的繚繞,更增添了一份神秘感。石濤的兩句妙語“墨海中定精神”和“混沌里放光芒”也體現在這幅畫作中。
《芙蓉國里盡朝輝》里細膩的結晶釉彩,表現出春天的明媚和光彩奪目的景象。那層層山巒、峭壁險峻、云海繚繞、山林盡染,還有奔流的江水,迷蒙的江岸,錯落的幢幢房舍……整個畫面大氣磅礴,變幻莫測,精美絕倫,令人驚嘆。
看了吳渭陽的結晶釉彩畫,視覺感覺是那么奇妙,會產生虛渺與光幻的效果,這種釉面晶瑩與斑斕的肌理襯托的繪畫效果,是人工與天工的融合,是陶瓷藝術之美的擴張與延伸,是前所未有的藝術。
白鹿大國工匠主編:洪巧俊
白鹿工匠投稿郵箱:blbl2025@163.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