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團想學拼多多。
丨翼言團隊
丨全文2120字,閱讀時長約5分鐘
7月17日,據36氪獨家報道,美團外賣內部將“高性價比”確立為一個重要方向,在產品層面圍繞該方向在美團外賣app內推出“省錢版”。目前,“省錢版”已在全國多個城市開啟灰測。
不過,據多家媒體報道,美團外賣客服人員回應記者稱,此消息不實,沒有“省錢版”這個說法。如果是內測,也是點對點發給個別客戶,不會在多個城市進行內測。
同時,美團客服人員還表示,美團外賣確實進行了低價產品的推廣,“拼好飯”已經在全國范圍內推廣。此外,公司還于近期升級了美團外賣紅包等功能,但沒有“省錢版”。
在翼言團隊看來,是否是“省錢版”并不重要,一方面36氪相關報道有圖有真相,另一方面美團本身力推低價產品也是客觀事實。翼言想表達的是:
關于“省錢版”,或者說類似業務,對美團而言,難點在哪里?
丨學拼多多低價,本質上是商業運營模式變化
學習拼多多的低價,并不是什么新鮮事,不少互聯網公司都在學習。根據翼言此前對美團“拼好飯”的了解,以及本次對于“省錢版”的報道,這里邊的核心是商業運營模式上的變化。
美團此前是以“商家”為展示,而不管是“拼好飯”還是“省錢版”,都變成了以“商品”為展示,即學習爆品模式,以低價的爆品來滿足用戶的需求。
根據報道,以低價為買點,主打“精挑細選 好吃不貴”是“省錢版”的核心,這與京東的“又好又便宜”可謂有異曲同工之妙。
數據顯示,美團外賣AOV(客單價)在2023年從一季度到四季度都呈現下滑態勢,2024年一季度同樣有明顯的下降。而2024Q1“拼好飯”業務日均單量已接近外賣總單量的10%,邁向雙位數,帶動外賣該季度的日均單量同比增速超23%。
面對當下的消費市場,面對當前的消費者需求,主打一個低價的用戶心智本身當然沒有錯,嘗試以爆品的模式去尋求破局核心的增長點也無可厚非。
但是,這其中,難點在哪兒?
丨在“吃”這件事兒上,用戶的反饋會更直接
美團外賣與拼多多最大的區別在哪里?
商品屬性。
在關于“吃”這件事情上,用戶有著更直接更高的標準,容忍度會遠遠低于其他商品。
所以,這個運營模式的推廣擴大,首先要解決用戶的信任度問題。即,低價之下的食品安全保障。也就是說,“精挑細選”這句話背后,平臺所擔負的責任會更重。
以拼多多為例,其快速崛起的同時也伴隨著一系列問題,其中就包括品控。拼多多的低價心智卻是完全打透了用戶,但同時在品控上的心智上明顯有所不足。
對于美團外賣來說,把“精挑細選 好吃不貴”這句話講好一個新故事,是第一要務。
好吃不貴如何達成?如何讓用戶信服?
與此同時,只認商品還是認可自己習慣的商戶,用戶消費習慣和認可度的培養也是一個過程。
丨“省錢版”背后的供應鏈管理是新問題
如何讓用戶信服的背后,更多的是供應鏈問題。無論是“拼好飯”還是“省錢版”,平臺方都不可能親自下場,背后所依托的仍然是商戶,運營模式的變化也就對商戶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一方面是商戶生產力的的問題,另一方面則是利益相關。
簡單來說兩種商戶,一種是小商戶,一種是KA大商戶、連鎖品牌等。眾所周知,平臺一向喜歡慷他人之慨,真實的壓力往往在供應鏈上。
因為中小商家的相對弱勢,平臺更加容易跟他們對話,也容易拿到主動權。但小商戶的問題很明顯,除了上面提到的好吃不貴背后的品控問題,就是供應能力,小商戶通常供應能力有限,一旦出現爆品就很容易出現供應不及時等其它延伸問題。
而對KA大商戶、連鎖品牌來說,對于平臺方的依賴度相對較小,平臺的話語權就沒那么強勢。這就牽涉利益的問題,跟著平臺做對他們的好處是什么。常規的互聯網電商邏輯在于,品牌方將其作為一個重要的渠道,犧牲部分利益,以薄利多銷換取規模化效益,平臺方則以流量補貼、技術推薦等形式以幫助品牌方實現規模化。
但餐飲行業不是規模化的制造業,所以這方面有待商榷,在一個即時且集中的需求面前,平臺的推薦和流量對于KA大商戶、連鎖品牌來說并沒有那么重要,也不可能以規模化換取利益。所以,在這方面也需要新的模式來提升KA大商戶、連鎖品牌的配合度和積極性。
丨“拼好飯”和“省錢版”的本質邏輯是提升效率
回歸本質,其實“拼好飯”和“省錢版”與電子商務售賣工業品的邏輯是一樣的。重點在一個拼字,即依靠爆品把更多人的個性化需求統一化,將“吃”這件事情盡可能地由個性化需求變成一個標準化需求,提升需求量,以此降低商家生產的成本,達成消費者和商家的雙受益。這其實與餐廳的盒飯邏輯沒有根本區別,無非是可選擇性多一點。
眾口難調,這里邊的想象空間有限。一方面是因為需求過于即時性,對于商戶來說需要長期的運營反饋和磨合才能預估出生產體量。
另一方面是,用戶的粘性會比美團的常規模式低,無論是KA大商戶、連鎖品牌,還是小商戶,都需要更為穩定的客源。無疑,在“拼好飯”和“省錢版”的模式之下,更加凸顯的是商品,對于商家的印記其實會模糊化,這顯然是所有商家都不愿意看到的。從翼言團隊成員的親身經歷來看,你在美團同一家店點過幾次外賣,就會被邀請進粉絲群,這就是商家想要的穩定客源。
再說回“吃”這件事,把一個本身較為個性化的問題,轉換成統一化的需求,讓大家一起來“拼”,除了節省,確實對用戶沒有更多的吸引力。
在這個模式下,對商戶和用戶,都需要講出新故事,才有更大的商業想象空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