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社記者近日到菲律賓采訪,據菲律賓4名知情人士介紹說,菲律賓新總統小馬科斯上臺后,對仁愛礁坐灘舊軍艦加大了增援力度,并用鋼板、油漆加固了舊軍艦船身,使坐灘舊軍艦馬德雷山號的壽命由原來的3-5年延長到了10年。菲律賓陸戰隊士兵在舊軍艦上可以再堅持10年不下艦。
馬德雷山號舊軍艦坐灘在我國仁愛礁已有25年時間,經過長時間的風吹雨打,海水侵蝕,眼看就快解體沉入海中,小馬科斯上臺后,聽說坐灘舊軍艦只有3-5年壽命,為了保住這個前哨基地,他下令不惜代價保住舊軍艦,于是便有了后來的建筑材料和食品等物資偷運上艦。
以前菲律賓也想了一些辦法來加固船身,但效果不佳。2022年小馬科斯上臺后,加快了修補工作,冒著與中方沖突的危險,不斷沖撞我方的補給底線,把建筑材料偷運上艦。
菲律賓雖然名為運輸食品和淡水等生活物資上艦,我方從人道考慮,檢查后確定是生活物資,也給予放行。但這一年多時間,菲律賓總是偷偷摸摸運送建筑材料上艦,白天雖然不敢,菲律賓大多數都利用晚上,在夜色掩護下,用偽裝漁船、快艇或充氣艇,把建筑材料如鋼筋、鋼板、鋼管、木料、油漆、電焊機等運到坐灘舊軍艦上,然后派出工程人員和建筑工人對船身破洞的地方進行鋼板修補,用油漆把船身刷了一遍,同時對甲板利用進行規劃,計劃在船上建“船中村”,安排更多的軍人上艦。
2022年以前,菲律賓在馬德雷山號舊軍艦上的駐扎士兵一般維持在7至12人之間,2022年以后,菲律賓加固船身,居住條件有所改善,2023年駐扎士兵達到20多人,今年更是多達30人。船上新增了儲水塔、起重機、帳篷、營房、太陽能電池板等。
士兵駐扎多了,生活物資等后勤保障必須要跟上,菲律賓軍方于是加大對坐灘舊軍艦的物資運輸,由過去的兩月一次補給,到現在的一月一次補給,來船多了,增加了我方的執法難度。這也是今年仁愛礁海域發生執法沖突的原因之一。
菲律賓知情人士又說,生銹破舊的馬德雷山號舊軍艦加固后,終于延長了壽命,馬科斯政府也派了更多的士兵上了軍艦,定期補充的生活物資如食物、淡水、面包、餅干等也得到基本保障,駐扎士兵也有了堅守下去的信心,舊軍艦上的防御力量也得到加強。
知情人士要求彭博社記者對四個人的名字要求保密,因為他們不想公開討論這一敏感問題,害怕上峰問詢。前不久,菲律賓士兵在仁愛礁海域受了傷,還有7名士兵被繳了械,他們不想提起這些事情。
菲律賓軍方發言人FrancelMargareth Padilla上校則表示,菲武裝部隊“致力于確保駐扎在馬德雷山號的海軍陸戰隊士兵和水手的體面生活條件”。她補充說,這些努力包括“維持我們在西菲律賓海(我國南海)的存在,菲律賓在那里行使主權、主權權利和管轄權”。
華盛頓智庫“亞洲海事透明倡議”認為,中方在南沙爭議海域擁有27個前哨(島礁),而馬尼拉占據了包括第二托馬斯淺灘(仁愛礁)在內的9個南沙島礁。其他部分島礁被越南、馬來西亞、文萊等國家占領,其中越南占的島礁最多。
長期以來,中方一直反對菲方向馬德雷山號坐灘舊軍艦運送建筑材料,并一再敦促菲律賓將該船拖走。
美國白宮國家安全顧問杰克·沙利文則表示說,美國“將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確保菲律賓能夠為仁愛礁上的一艘擱淺船只提供補給。他還說,美國已向中方明確表示,美國與菲律賓的共同防御條約適用于擱淺軍艦。他說:“目前最重要的是看到局勢緩和,看到菲律賓有能力進行補給。”
菲律賓表示,上周27日對第二托馬斯淺灘(仁愛礁)完成最新補給——這是馬尼拉和北京達成協議后的首次補給,沒有發生任何沖突事件,這表明仁愛礁局勢正在向緩和方向發展。
但仁愛礁自古以來是我國固有領土,什么時候讓菲律賓補給或不許補給,完全是我們說了算,牛欄里伸進一張馬嘴,用不著美方在這里指手畫腳,以后都是憑實力說話,不要自己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