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美國作家麥克·哈特所著《影響人類歷史進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中排在第七位,位列孔子之后。
他是美國2007年《時代》周刊公布了有史以來的最佳發明家之一。
他就是“蔡侯紙”的發明人,東漢的宦官蔡倫。
蔡倫,出身于東漢初年一個鐵匠家中,他從小就長得眉清目秀,聰明伶俐,而且受過良好的教育,妥妥一個有內涵的小帥哥。
在我們看來,古代的宦官一般都是因為家境不好,而父母無奈之下才會將孩子送入宮中的。畢竟正常的父母,誰愿意讓自己的孩子遭這罪呢?
然而這么優秀的蔡倫卻在十幾歲被挑選入宮當了宦官,他承受了巨大的痛苦,離開父母,遠離家鄉來到京城洛陽,獨自面對未知的未來,真的是一入侯門深似海。
蔡倫開始在皇宮內廷作事在漢明帝永平末年,。后來漢章帝繼位,蔡倫善于察言觀色,又勤奮聽話,很快就升職為小黃門(屬于宦官中的頭目,?需要有一定的文化素養),他開始出入皇宮、傳遞詔令。
一身才學的蔡倫在宮中為人敦厚謹慎,對待工作也是兢兢業業。他還多次觸犯皇帝的意旨,匡正皇帝的得失。他性格孤傲高潔,平時遇到休假,他就閉門不接待賓客,還微服去民間走訪,了解民情,被譽為“漢宦官之賢者”。
漢和帝劉肇上臺后,蔡倫更上一層樓,當了中常侍,成了傳達詔令、掌理文書、參預政事的高等宦官。后來他還兼任尚方令,職掌制造兵器及宮內器用,他造的器械“莫不精工堅密”,為后世所效法,這應該是得益于他出身于鐵匠家,從小耳濡目染的。
也就是在這期間,兼職尚方令的蔡倫鑒于“帛貴而簡重,并不便于人”,于是他使用樹膚、麻頭、敝布、魚網等原料造紙,這種紙也被后世稱為“蔡侯紙”。
由于“蔡侯紙”優勢遠超當時數量稀少,極其昂貴的“帛紙”,所以“蔡侯紙”被東漢朝廷在全國推廣使用,逐漸代替后者。
優秀的人遲早會得到認可,當時鄧太后以蔡倫在內廷時間長而且貢獻突出,所以就封他為龍亭侯,后來更是將他升職為長樂宮太仆。
然而,蔡倫在深宮時間這么長,他也被卷入了宮廷斗爭。
起先,蔡倫服侍過漢章帝的竇皇后,竇皇后無法生育,宋貴人生了皇三子劉慶,梁貴人生了皇四子劉肇,這讓竇皇后很是嫉妒。
而且宋貴人所生的皇三子劉慶還被立為太子,于是竇皇后和母親沘陽公主合伙起來,陷害并污蔑宋貴人設巫蠱詛咒,后又安排人拷打審問宋貴人,不堪折磨的宋貴人因此飲藥自盡了,劉慶也被廢了太子之位,改封清河王。在這件事中,蔡倫就充當了竇皇后的打手,就是他搜羅證據坐實了宋貴人姊妹的罪名。
漢和帝駕崩后,鄧綏扶持出生僅一百天的兒子劉繼隆登上了帝位,然而劉繼隆僅僅活了兩年就掛了。苦命的鄧太后不得已又選了清河王劉慶的兒子劉祜繼位,也就是后來的漢安帝。
這不是怕什么來什么,到了這個時候蔡倫也就只能保佑鄧太后長命百歲,至少不要走在他前面。然而,歷史往往喜歡開玩笑,鄧太后還是先走了一步,扔下可憐的蔡倫撒手而去。
鄧太后一死,漢安帝開始親政,他立馬就追查他的祖母被陷害一事,他下旨讓蔡倫自行前往廷尉署認罪。蔡倫為了不受折磨,心如死灰的他在沐浴后穿戴整齊衣服,最終飲毒藥而死。
雖然蔡倫在東漢宮廷斗爭中的行為讓人不齒,但是他也只是一顆棋子,身不由己,最后還不是淪為了宮斗的犧牲品。
蔡倫改進的造紙術在中國得到廣泛運用,并傳播到世界各地,這項發明被列為中國古代“四大發明”,后世紙工都奉蔡倫為造紙鼻祖、“紙圣”或 “紙神”,他的歷史貢獻是不容被忽視抹殺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