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非馬
FEI'S TALK
在巴黎奧運會奪冠的鄭欽文,創造了歷史。
一個冠軍的誕生,背后當然是與冠軍之路“匹配”的成長軌跡。比如從個人層面說,自小就想拿大滿貫的雄心壯志、過人的自律刻苦、超強的競技精神、遠超常人的心理素質與韌性。從家庭和外部條件講,有遠見的父親,以奪冠為目標而高定的訓練方式和團隊服務等等。
但是,這個世界上,并不是所有人,生來都要去奪冠的。那么,22歲鄭欽文的成長軌跡,對于普通人而言,啟發在哪兒?
首先,我喜歡她“專注當下”的心態。專注于每一天,專注于每一場比賽。她說,你把每一天抓牢了過好了,好事自然會發生。
其次,我喜歡她說:“你只有成為一個更好的人,你的比賽才能打得更好。”
不止奪冠之路如此,做任何事都如此吧,做好事的前提是做好“人”。就好比傅雷在家書中教育傅聰的:先做人,其次做藝術家。為什么大家都驚嘆于鄭欽文的表達能力那么好?因為綜合素質好,也有思考力啊。
第三,即便是奧運會冠軍,鄭欽文的生活里也從不止是比賽這一件事兒,她熱愛唱歌跳舞,喜歡讀書,還學習了英語、西班牙語、法語。
我不是想來勵志,覺得優秀女生就得既能這樣又能那樣,要怎么“全面優秀”,而是想說,咱們普通女生其實也可以像鄭欽文一樣活出一種飽滿豐富的生命狀態。
今天還刷到向京接受采訪時說的一句:生命不應該被工作剝削。人到中年,尤其贊同。
生活在優績主義社會,我們太多人都早已習慣以追逐優秀、優績為目標進行自我剝削。也所以,很多考生雖然千辛萬苦地考進了名校,成績是優秀的,可心是空的,生命是枯萎的。
想起多年前采訪賈樟柯導演,他說:沒有任何東西可以大過生活,電影也不能。
鄭欽文給普通女孩的第四點啟發是什么呢?
人生中的優勢和劣勢,其實并無定勢,懂得善加利用便可互相轉化。
奧運之前,當21歲的鄭欽文在澳網拿下女單亞軍時候,網上一片呼聲贊她是天賦型選手。可我在回顧鄭欽文的成長經歷時卻驚訝地發現,被贊天賦型運動員的她,在6歲之前是很胖的,還經常生病。她的父母正是因為想提高她的身體素質,才讓她去從事體育運動的。
也所以鄭欽文還在19歲的時候就很清醒地說,這個世界上沒有什么是天生的,她自己能取得今天的成績,主要靠努力和積累。
所以,我們有時候看上去是抓了一手爛牌,但也許這只是上帝給我們的一個考驗和提示,只要善加利用,弱勢中也可能會孕育出優勢。
幾年前我采訪著名當代藝術家徐冰老師,他創作的新英文書法,為他贏得美國麥克阿瑟天才獎。而他之所以會起心動念有這個創意,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中年赴美之后,焦慮于自己的英文不好。
他和我說,“如果沒有當時那種在語言上的焦慮,就不會有創作英文方塊字(新英文書法)的沖動與靈感。”我至今記得他說的:短處和局限也自有能量,關鍵看你怎么使用和轉化。
所以呢,我們后來的長板,最初也許就是以“短板”的形式出現的。因為我們的刻意訓練,激發出了我們自己原先可能都無法想象的潛能,最終變成了我們的長板。
同樣,我們自以為的長板,若掉以輕心,也可能成為拖后腿的短板。所以莊子有云:善騎者墜于馬,善泳者溺于水,善飲者醉于酒,善戰者歿于殺。
人生,不論外在環境幾何,先天條件如何,其實都并無定勢定局。個體還是很有作為空間的。這個“作為”不是指人生要取得怎樣的“作為”,它指的是我們可以自己去選擇以什么樣的姿態修度人生。人生的通途并非是奪冠,但可以是像鄭欽文一樣活得專注當下,堅定豐盈與飽滿。
最后,祝賀鄭欽文,也謝謝這個創造歷史的中國女孩帶給我們的力量與鼓舞。
明天會發《抓娃娃》的影評,今年暑期檔最熱的影片,大家看了嗎?再給大家安利一部最近最喜歡的電視劇《天行健》,很好看!太可惜了,就因為沒有所謂頂流出演,居然沒有爆!
PS. 再由衷給大家安利一波戴可思哈,尤其是它家的潔面和防曬呀。雖然很便宜,但真的非常好用,我自己已經空管了它的潔面,防曬也快用完了,我媽尤其喜歡它的40倍防曬,因為不止過敏肌如她用后很舒適,而且防曬黑!需要的同學戳圖,或者戳下文鏈接即可享受我們讀者專享的超值特惠價啦:
謝謝閱讀!關于上個熱播劇《玫瑰的故事》,我有篇FT專欄,還沒讀的朋友可戳這里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