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kangins
兩聲驚雷,恒大再傳來大消息。
8月10日,萬和電氣公告稱,其已于8月5日向廣東省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申請對廣州市凱隆置業有限公司(后簡稱“凱隆置業”)進行破產清算,法院在次日受理后,于9日作出裁定,正式受理了萬和電氣對凱隆置業破產清算的申請。
根據公告:
1、凱隆置業因不能清償到期債務,資產不足以清償全部負債,且明顯缺乏清償能力被上市公司萬和新電氣申請破產清算;
2、案件于8月5日提交廣州中院,法院于8月9日裁定受理,這一速度堪稱光速;
據企查查顯示,凱隆置業是恒大集團有限公司(持股:100%)及恒大地產集團有限公司(持股:60.28%)的母公司,注冊資本436億元。
通過股權穿透圖我們可以看出,凱隆置業作為中國恒大上市公司的玄孫公司,直接控股恒大地產集團有限公司,而后者作為承接中國恒大(上市公司)地產業務的主體,根據恒大地產集團有限公司2022年披露的財報數據顯示,其:
資產1.46萬億、負債1.84萬億
作為對比,中國恒大(上市公司)根據財報數據顯示,截止至2022年底:
資產1.7萬億、負債2.4萬億
很明顯,從資產\負債數據上也能很清晰感受到這一層關系!
透過股權結構,其上市主體中國恒大已于2024年1月被香港高院頒布清盤令,而其承接地產業務的主體直接控股公司凱隆置業此次被廣州中院受理破產清算,可以說,對于期待中國恒大通過債務重組進行盤活的債權人來說,簡直就是:
晴天霹靂!
01 恒大即將大結局?
始于21年9月開始的中國恒大流動性危機引發的房地產行業由點及面的流動性困局,結合當前中國恒大的處置進度,作為長期跟蹤困境房企的康哥看來,恒大處置的進程在近期已悄然加速,即將迎來大結局,基于的理由有三:
1、靈魂人物被逮捕。中國恒大的核心靈魂人物許家印已于2023年9月涉嫌犯罪被捕,這一時點距離恒大暴雷已整整過去24個月,伴隨著恒大財富的停止兌付,這時候出手很顯然表明高層對恒大實際控制人許家印主動化險的容忍度已到了極限,特別是在恒大暴雷后,其通過設立境外20億美金的家族信托、通過離婚意圖進行債務隔離觸犯了保交樓的底線;
2、境外債券等債權人對中國恒大主動通過債務重組盤活也失去了信心:
(1)一方面,恒大境外有抵押的資產相繼被抵押權人接管并處置,那些未有任何抵押資產的債權人顯然在這一處置過程中權益未得到任何保障;
(2)另一方面,恒大主體資產在境內,大部分抵押在內地銀行等金融機構,在當前房地產行情下行的檔口,顯然尚不能完全覆蓋抵押權人的情況下,信用債權的保障程度幾乎為零,加上當前保交樓政策的推進,顯然,境外債權人想染指恒大境內資產,更是難上加難,基于這個情況,失去信心的境外債權人發起對中國恒大上市公司的清盤令則成了最后掌握處置恒大進程主動權,只不過這一主動權反而加劇了恒大自身的困難,特別是對于上市主體地位的保留。
3、境內債權人絕望中的出擊。雖然在資產信息的溝通、推進方面,境內信用債權人的優勢大大優于境外債權人,但是同樣在大部分資產抵押于銀行等金融機構+保交樓大戰略下,恒大當前所有處置或有限的銷售回款均流向保交樓領域,普通債權人的主動發揮的空間顯然大大受限,并且在當前這一局面下,基于恒大如此龐大的體量,可以重組恒大公司的潛在想法的公司幾乎沒有,有的也僅僅是針對項目層面的重組,畢竟:
2.4萬億負債的龐然大物若重組失敗則必然反噬!
同時,在境外信用債權發起對中國恒大上市公司清盤令后,境外信用債權人顯然也不想錯失這一主動清算恒大的機會,這才有了對其核心地產承接主體恒大地產集團母公司凱隆置業發起的破產清算。
02 恒大大結局可能性猜想
康哥結合當前恒大的處置進度以及已經在推進的恒大項目化解方式,對于恒大大結局進行了可能性結果的預測:
1、恒大財富產品:破產服務信托01
財富產品爆發初期,恒大即提供了三種解決方案,歸結起來即兩種方式 :資產清償債務+修改其它債務條件(延期方案)。其中前者因涉及到債權公平性等角度,在推進一段時間后即被叫停;而后者目前看來是唯一可能實現的方式。
恒大財富第一版方案中延期方案:
對于已到期部分,可選擇現金兌付方案:到期當月月底兌付10%,剩余部分每3個月兌付10%。
到2021年12月底提出第二版方案:
每月向每位投資人兌付本金0.8萬元。剩余本金低于2.4萬元的以剩余本金兌付完為止。2022年3月及以后,公司將積極籌措資金,在“兌付方案”第1條實施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后續兌付方案,后續兌付方案將于2022年3月下旬公布。根據恒大財富3月21日的最新公告:本月繼續執行2021年12月31日發布的方案,在月底向每位投資人兌付8000元;后續若無特殊公告,將沿襲2021年12月31日的方案。
此后的第三版文案又將兌付標準從8000元調整為2000元,而根據投資者的反饋,從今年五月開始,最新的兌付標準僅400多元。
在主業經營日益困難的情況下,如果恒大主體進行清算模式的話,恒大財富的受償率將會受到非常大的影響,結合海航的處置模式,從整體社會綜合效益上看,將有限的資產裝入破產服務信托,然后向恒大財富持有人分配信托份額,通過以“以時間換空間”的方式大幅提升后期的兌付率應該是大概率事件。
2、境內債券+境外債券:清算模式02
截止至目前 ,恒大多筆境內公開債券均獲得投資者同意進行展期,但是這也是無奈下的展期,而且展期完后依然面臨無法兌付的情況,如果考察恒大在2023年3月提出的債務重組方案獲得的支持率來看,顯然這些債券持有人對需要通過6-9年的時間來獲得可能的清償方案是相當不滿意的。
恒大8月9日晚間的這一公告正印證了康哥的看法,境外清盤人原先借清盤人想獲得搶先一步處置恒大資產的先機,結果掘地三尺依然無歸而返。對于境外債券等債權持有人來說,大概率的結局:
了其愿意,按清盤的財產進行依法受償。
這一結果是境外債券等債權人最不愿意看到的結果,但是卻是最有可能的結果。如果按照恒大在去年3月的破產清算模擬測算:
受償率僅有3%-9%!
3、恒大項目層面:項目重組+戰投注資
在恒大保交樓的大戰略背景下,恒大項目層面的債權人,不管是恒大購買人,還是銀行等金融機構債權人,都是當前恒大最核心的利益群體,針對項目層面,康哥認為:大概率通過項目債務重組推進項目盤活,從而實現保交樓的既定目標,同時將深陷恒大債務泥塘的金融機構債權人拉出來,實現綜合效益最佳。
而針對恒大項目層面的重組,不管是案外重組、還是承債式收購、還是破產重整,其實一直在推進當中,在恒大剛開始暴雷初期,僅2022年就有恒大多個項目推進:
1月17日,央企五礦信托受讓恒大旗下昆明恒拓置業、佛山市順德區沁房地產的全部股權及管理權;
3月10日,恒大將廣州南沙陽光半島項目的份額轉讓予中航信托;
3月18日,恒大將南京恒澤地產30%股權轉讓再次轉讓予中航信托。
這一受讓方式對雙方而言是雙贏模式:
(1)一方面,通過轉讓項目股權(同時帶走債務),恒大債務壓力減輕并獲得現金以恢復短期流動性困境;;
(2)另一方面,恒大畢竟具有完整的項目運營經驗,由信托接盤后再通過恒大運營的對接,不僅可以有效盤活資產,而且在盤活資產后歸還信托公司相應的投入資金及約定的收益后還可以回購,比起接盤后信托公司對建筑進行白手起家或找另外的代建方進行承接效率更高,對信托公司而言也是較佳的選擇。
此前,黃奇帆在近期與《財經》雜志總編輯王波明對話中提到解決目前房企困境實現地產“軟著陸”的核心關鍵就是采用重組的方式。而這個重組對于集團層面的重組可能性已經越發渺茫,但是在項目層面卻是大概率事件。
03 寫在最后
“解鈴人還需系鈴人”。本輪房地產行業流動性危機始自恒大,恒大債務危機若能成功處理,將對提升整個行業的信心具有重要的標桿性意義,意味著中國房地產行業始自2021年下半年開始的行業危機將得到成功化解,而房地產行業的軟著陸意味著中國經濟具備再次開啟一輪波瀾壯闊的成長之路的可能。
2024年,這將是見證中國地產行業涅槃重生的一次歷史時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