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國泰航空在發布2024年中期業績報告之際,突然宣布訂購30架A330neo作為接替A330-300的下一代中型寬體客機,計劃于2028年開始交付。同時,這筆訂單還包括30架優先選購權,如果國泰決定使用這一權益,這筆訂單數量最大可達60架A330-900。
作為亞洲地區領先的大型國際航司,國泰航空的中型寬體機換代選擇一直備受關注。實際上,以國泰A330機隊的平均機齡來看,早幾年就可以訂購換代機型了。一直拖到現在,除了前幾年疫情的影響外,坊間也傳聞國泰一直在A330neo和787之間糾結。
一方面,A330neo是一款很熟悉的機型,基于90年代首飛的A330系列換代而來,在小翼、引擎吊架等細節處優化了氣動設計,同時換上了基于羅羅基于Trent 1000研發的全新Trent 7000引擎。與國泰已有機隊保持高度共用性,同時單座油耗還大幅減少14%(空客官方數據)。
另一方面,787則是21世紀的全新機型,用上了最新技術,機體重量比A330neo更輕,加上大面積運用碳纖維材料,機身和機翼的氣動設計更加先進,飛行速度更快、燃油經濟性更佳。雖然對于國泰而言是一款全新機型,但是與波音777也有相當高的共同性,如果按照中國民航局的標準,乘務員只需要1個資質即可同時飛行787、777。
那么,國泰最后為什么選擇了A330neo呢?今天咱們就來聊聊A330neo這款機型。
大器晚成?
2014年7月,空中客車在范堡羅航展上宣布,正式發布A330家族的換代機型,A330neo系列,neo是new engine option新引擎選項的縮寫。顧名思義,這次換代,最大的改動就在引擎上。得益于Trent 7000相比前代Trent 700直接翻倍涵道比,加上在A350項目上取得的氣動設計進步,空客承諾單座油耗將下降14%。
A330neo系列的兩款機型A330-800和A330-900直接對應前代的A330-200和A330-300。機身的基本沒有改動,因為載客量也基本沒有太大變化(后邊會聊到新的客艙構型帶來的一些空間優化)。這樣換代的好處是大幅降低了研發成本,使得A330neo的售價更低。同時也讓已經運營A330ceo的客戶可以無縫過渡。
不過,從銷量上來看,A330neo屬于一款「晚熟」機型。這也和機型發布時的市場環境有不小關系。從市場定位上看,A330neo主要是替換A330,并與787競爭。2014年那個時候,787正處于快速交付期,而A330ceo大多數還在青壯年。留給A330neo的市場空間并不多。
十年磨一劍
不過,空客倒也不著急,反而在過去10年里不斷的研發改進方案,一步一步的提升A330neo的競爭力,像是最大起飛重量從242噸提升到251噸、最大載客人數從440人增加至460人等。
在今年2月份,空客發布了被稱為「Step 4」的性能升級選裝包,主要通過增加襟翼檔位,從而優化升力表現、同時減少起飛及初始爬升階段時的阻力來提升飛機在低速狀態下的表現(具體內容可以在我們微博搜:空客 A330 增加襟翼檔位優化起飛性能)。
發布十年,空客A330neo在今年迎來了被稱為「Step 5」的內飾升級,大家可以理解為A330neo的新內飾標準,提供了3項標配升級和2項選配升級,讓A330neo的乘坐體驗更加接近A350,解決了不少A330ceo上的槽點。
01
迎賓區升級
2號門迎賓區域的升級,從2026年一季度開始交付的A330neo在2號門標配帶Airspace標志性的菱形圖案的照明頂版,被稱為「飛行空間迎客區」,航司也可定制頂版照明的圖案。
此外,2027年起,航司還可以選擇為商務艙定制「飛行空間」幻彩氛圍燈,取消中間行李架,換上可以顯示1600萬種顏色和定制圖案的中央頂板,進一步提升商務艙區域的空間感和氛圍感。
02
客艙內襯優化
空客為A330neo的頂板、側壁板和門框設計了新的內襯,為每架A330neo減少100公斤的重量。同時,因為側壁內襯變薄和全新的地板通風嵌板設計,靠窗的旅客獲得了額外5毫米的肩部空間和5厘米的腳部空間。(現役A330也可以升級哦)
上:A330neo「Step 5」客艙側壁
中:A330neo早期商務艙效果圖
下:A330neo「Step 5」商務艙效果圖
全新的客艙側壁板在設計語言上與A350同步,外觀更加無縫、平滑,空間感提升明顯。這項升級還包括新的窗框設計,航空公司還可以選裝A350同款的電子可調舷窗,進一步統一旅客在A350和A330neo上的乘坐體驗。
<< 滑動查看下一張圖片 >>
新的門框內襯則意味著門框零件數減少、安裝簡化、更換更快捷。門框周邊的幾何設計也得到了升級,更加漂亮了。
除此以外,A330neo從一開始就提供了全新的后廚房模塊、全新的盥洗室和優化的下層機組休息室等選裝項。減少了廚房、盥洗室和機組休息室對客艙空間的占用,使得A330neo在機身不變的情況下,相比A330ceo可以安排更多的座位。
今年范堡羅航展上靜態展示的2周機齡英國航空A320neo就已經用上了全新的Airspace壁板。普通旅客雖然不會第一眼就發現區別,但是靠窗座的空間感提升還是很明顯。
最近,空客A330-900測試機F-WTTN還在墨西哥的托盧卡(海拔2800米)和玻利維亞的拉巴斯(海拔4054米),完成了高溫高原飛行測試。這一測試驗證了A330neo和羅羅Trent 7000引擎在高海拔、炎熱和潮濕機場的運行性能,拓展了A330neo的運行包線。2025年一季度順利取證的話,A330neo就可以在海拔3810米以內的高原機場進行起降。
要知道,A330ceo是國內目前唯一在拉薩貢嘎機場常態化運營的寬體客機。高原運行能力將是國內航司在挑選A330ceo替換機型時非??粗氐囊豁椖芰?。當然了,西藏高原地勢特殊,A330neo上拉薩,除了要滿足起降的要求,還需要獲得氧氣、越障和導航能力的認證。取得起降能力認證可以說只是第一步。
A330neo or 787, that's a question
隨著全球的A330ceo逐步開始退役,A330neo的銷量也開始提升。2024年還沒結束,A330neo已經取得60架確認訂單。其中不乏低成本航司。原因之一是A330的恰到好處的機身寬度。
A330的機身寬度在默認的18寸座寬下可以2-4-2布局安排一排8座經濟艙,滿足傳統航司的乘坐舒適性需求。也可以按17寸座寬,以3-3-3布局安排一排9座經濟艙,滿足低成本航司的載客量需求。
在單一經濟艙布局下,A330-900最多可安排460個座位,比787-10多了20座,這樣的靈活性,也拓寬了A330的「戲路」。
根據Aviation Week統計的數據,中國有過半的A330機齡在10年以上,其中機齡15年以上的占18%。換句話說,也該考慮考慮替換機型的事兒了。
回到文章的開頭,787還是330neo?這是一個永恒的話題。兩款機型都有不少粉絲,但是航司決定買哪款機型,還有很多考量。
在科技圈,有一句話叫「買新不買舊」。如果放到今天的主題里,雖然A330neo面世時間更晚,但是技術上確實787更有「未來感」。其實,誰新誰舊無所謂,關鍵是合適。
航空公司選擇機型,首先要考慮的是一款飛機與自己的航線網絡是否適配,簡單來說就是座位數和航程與航線的需求是否匹配。其次要考慮飛機的性能、裸機到手的價格、交付檔期、人員培訓成本、運營可靠性、長遠維護的成本、二手市場殘值等多個維度。
對于從未運營過787的國泰而言,A330neo基本上就是「即插即用」的最佳選擇。既是熟悉的機型,也是更容易掌控交付檔期的機型。飛行和乘務基本無需培訓就能直接上手,確保了過渡期的運營順暢。
國泰并不指望A330neo去執行洲際遠程航線,最遠的目的地也就是大洋洲。因此,787巡航速度更快、客艙高度更低、濕度更高等優勢在這里并不明顯。相反,A330neo更低的最大起飛重量MTOW可以讓國泰在高頻次的區域航線上節省起降費用。
而且,合并了港龍、收購了香港快運的國泰集團,未來還將不斷接收A320系列窄體機,選擇A330neo也讓國泰的飛行員管理更加輕松簡單。
那么問題來了,如果讓你代入一家國內航司的管理人員,你會選擇什么機型來接替日漸老舊的A330呢?
都看到這里了,關注一下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