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夏天,我們正在迎來一場VR大空間體驗熱潮。VR大空間產品正在步入密集落地期,線下VR大空間體驗展猶如雨后春筍般涌現。
據不完全統計,近半年有將近40個VR大空間沉浸式產品推出,落地城市大多集中在上海、北京。內容多傾向于圍繞歷史古跡、傳統文化展開,例如,秦陵、大唐盛世、洛陽古城、三星堆、北京中軸線等;亦或是關于科學探索類的,如,三體IP、太空探索等。
集中爆發的VR大空項目
正在成為投資商新寵
據觀察,VR大空間項目的快速增長和落地,集中體現在6月和7月。業內人士透露,這種集中的爆發現象是行業內眾多企業經過一段時間的深入研發和精心準備后的“厚積薄發”。在2024年上半年,眾多客戶和企業加大了對VR技術的研發投入,隨著暑期的到來,這些研發成果紛紛亮相,形成了一波集中的展示和體驗高峰。
其中,上海作為創新體驗的前沿陣地,僅2024年上半年就落地了至少11個VR大空間項目。其中7月16日亮相的VR沉浸體驗展——"巴黎舞會Le Bal de Paris de Blanca Li"通過全身動作捕捉技術,為參與者提供了一種全新的沉浸式體驗。據報道,自"巴黎舞會Le Bal de Paris de Blanca Li"推出以來,全球已有超過50,000人體驗了這場集舞蹈、時尚與科技于一體的VR盛宴。
除此之外,第二十六屆上海國際電影節未來影院單元上的《唐朝詭事錄·西行》;重慶市江北區觀音橋商圈的《喂!山海經》;澳門銀河綜合度假城的銀河時尚匯《蒼蘭訣》VR全感互動劇場;廣東超元力文化科技有限公司打造的元宇宙大空間劇場——《金字塔幻象》等,皆在近幾個月內相繼亮相國內線下市場。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天津濱海文化中心舉辦的"探秘山海經VR",它深度融合了國漫藝術的精髓,為游客提供了360度的沉浸式互動體驗。自推出以來,已吸引了近20萬人次的游客參與,并在2023年被國家文化和旅游部數據中心評選為“2023旅游創業創新示范案例”。
VR大空間的受歡迎程度不僅體現在市場反響上,它也在逐漸成為文化產業的新寵。在2023年,大空間VR平臺「沉浸世界」半年內宣布連續完成數千萬元A1、A2輪融資;「樂客VR」在年初也完成了總金額近億元的B輪融資;而「Sandbox VR」在疫情散退之后,再次獲得了科技VC界大佬A16Z的3700萬美元的B輪投資。
而近日,國內大空間沉浸式互動內容品牌——博新全宇宙,憑借其成功引入的現象級項目《消失的法老》,其母公司盧瓦文化與上文投共同宣布達成千萬級投資協議。
同時,ARinChina更是在近期見證了VR大空間項目的顯著增長。在短短兩周內,收到了多家企業和投資商的積極咨詢,他們對參與或投資VR大空間項目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
線下VR大空間體驗展
是否是門好生意呢?
我們以較早的VR大空間展《消失的法老》為例,有數據顯示,展出11個月共有11萬左右的觀眾,按人均240+票價,共計2640萬票房??鄢齎R頭顯設備、系統軟件采購、場地部署和宣發營銷費用,以及給法方的授權費用和分成,利潤過千萬的概率十分之大。
究竟是什么原因讓VR大空間相關項目得以獲利,以至于成為新時期的“風口”呢?它究竟是市場發展的需要,還是技術帶來顛覆?未來又能否持續蓬勃發展?
觀察顯示,頂級IP的加盟、政府的支持以及創新性技術的應用是VR大空間展覽成功落地的關鍵因素。
首先,VR大空間展基本都依附于一個家喻戶曉的大IP,例如三星堆、兵馬俑、巴黎圣母院、埃及金字,或者是例如地球生命發展與星際宇宙探索這些人類普遍感興趣的話題。選對IP和題材,有觀眾基礎且對項目的宣發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并且就目前而言,制作成本再大的大空間VR作品,其營銷費用的預算,相比電影宣發的投入可謂微不足道。
其次,成功或令人驚嘆的大空間VR作品,往往會“驚動”項目運營地的文化和旅游局。加之近年元宇宙項目本就獲各地政府強烈扶持,一個嶄新的、符合政策指引的、得到市場青睞的,高水平大空間VR文旅元宇宙項目落地,是各地文旅部門求之不得的亮點。大空間VR這種較新的文旅元宇宙創新項目,得到當地相關政府主管部門的“青睞”后,不僅可以在項目宣發上獲得額外的加持,還可能爭取到政府為刺激消費而普遍推出的數字消費補貼券的支持。這豈不是純純的利潤來源?
最后,大空間VR能賺錢,創新性技術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突破性的大空間VR系統技術,可以實現大場地高客流的同場消費,而且支持觀眾“隨到隨進”,這意味著不用等上一場觀眾離場即可進場觀看。隨到隨進,相比電影院的場次模式,觀眾接待能力提高了整整1/3。部分VR大空間展最高100人同場的高客流接待能力,每天至少10小時營業時間,得以保證項目盡快收回成本。
但值得注意的是,雖然VR大空間新業態正迅速受到市場的追捧,但這一領域并依然挑戰重重?,F場實地考察顯示,即便是廣受歡迎的大空間VR展覽,在工作日也面臨客流量不足的問題。
DAC數字藝術中國的創始人王泊喬對VR大空間的發展前景持樂觀態度。他認為,數字藝術并不是對傳統的挑戰,而是通過當代技術與傳統進行連接和對話,以此向傳統致敬。
北京師范大學數字媒體系主任、數字創意媒體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周雯教授則強調,盡管技術進步為內容創作提供了更多選擇,但技術與內容的簡單疊加并不能保證產生爆款產品。她認為,開發的核心應聚焦于內容本身,同時滿足用戶需求至關重要。目前,大空間VR雖然能夠實現動作交互,但難以提供情感。各種技術的發展加持將不斷滿足用戶對情感和深度交互體驗的需求,這可能是未來大空間產品的發展趨勢。
正如業內人士所指出的,VR大空間項目的成功不僅依賴于技術瓶頸的突破和用戶體驗的提升,還需要產業鏈上下游的緊密協同合作。這種合作對于推動技術標準和產業規范的制定與完善至關重要。此外,政策扶持和資金支持也在推動XR技術在文化旅游和文博領域應用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
微信:Shixiangqian7 電話:18700987744
投稿/免費曝光微信:Zhoujin_Amy
創始人:張明軍
Tel:13401118100 微信:604112670
【精選】
年度榜單?
推薦展會?
需求?
報告?
供應商?
-XR硬件
(AR)///////////
(VR) ////////
- 教育
/// // /// /////
-文旅
- 工業
/ ////
- 醫療
- 商業
////// ///// /////////// /////虛擬人科技
-軍工
- 數字人
////// ////////////////時未科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