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對于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來說,是個值得紀念的月份。
根據最新出爐的統計數據,本月新能源汽車零售銷量占比達到了50.84%,這也是國內新能源汽車滲透率首次有完整月份突破50%。
毫無疑問,這個變化對于整個汽車行業來說,都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時刻,同時也標志著綠牌正式成為多數派。
在中國市場,認可新能源尤其是國產新能源汽車品牌的消費者越來越多,而且今年以來我國新能源汽車滲透率每個月都在穩步提升。
事實上,早在今年4月的頭兩周,國內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已首次達成超過50%的佳績。從周到月,中國新能源車市只用了不到三個月的時間,電動化顯然已經成為不可逆轉的趨勢。
今年新能源車成為主流的節奏進一步加速,而燃油車則加速淪為小眾市場。此長彼消,今年以來曾經輝煌過的日系燃油車,銷量下滑都在兩位數以上,而且燃油車二手車保值率、價格都面臨崩潰,消費者對于燃油車的認可度也在不斷下降,甚至是斷崖式下降,二手車商過去的經驗都不適用了。
隨著信息愈發透明,消費者的消費觀念也在發生變化,在選購汽車的時候,新一代消費者越來越看重性能、智能化和使用體驗。在這些領域,新能源汽車相比傳統油車來說,有著天然的優勢。
以比亞迪為代表的中國新能源汽車企業,在近些年來越來越重視品牌建設,而且重金投入研發,通過不斷推出一代又一代優秀產品,使得消費者對于新能源汽車的產品和品牌認可度越來越高,讓國產新能源汽車迅速成為汽車消費的市場主流。
作為新能源車領域的領軍者,比亞迪在這個7月銷售新車342383輛,月銷量持續創歷史新高。
往細了看,乘用車銷售340799輛,同比增長30.5%,份額穩占新能源1/3,成新能源車滲透率上漲的最大助推器。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新能源汽車不是只喊喊口號就占領了市場,而是實打實地用技術代差對燃油車形成了絕對的“技術壓制”。
就拿比亞迪第五代DM為例,得益于以電為主的動力架構、全溫域整車熱管理架構、智電融合電子電氣架構賦予強大的技術基底,搭載該技術的車型百公里虧電油耗可低至2.9L(NEDC)和綜合續航可達2100公里(NEDC)。無論是燃油經濟性還是續航能力都是過去傳統燃油車所無法觸及的高度。
隨著第五代DM技術覆蓋面變廣,相信比亞迪的銷量還將迎來新的增長點,也將繼續為加速新能源替代燃油車提供有力支持。
國內新能源車市場在“狂飆”,以至于國內車企之間的競爭也變得愈發激烈了。廠商之間拼技術、拼渠道、拼聲量,最終得益的終究還是消費者。
強大的中國汽車不僅國內消費者能看到,還遠銷國外,讓世界消費者也能看到。除了消費觀的改變外,政策的支持和鼓勵也對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增長有著重要的影響。為了促進汽車消費,“以舊換新”政策繼續加碼。新能源汽車基礎設施建設日趨完善也令消費者清晰地看到了用車的便利性。全國充電基礎設施累計數量突破超千萬臺,維修保養的網點遍布全國。以上都為新能源汽車的普及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今年,國內車企的出海進程還在加速。截至7月,比亞迪海外市場銷量已超23.3萬輛,接近去年全年的海外銷量了。如今比亞迪新能源汽車遍及全球88個國家和地區,400多個城市,諸如泰國、巴西、匈牙利、烏茲別克斯坦等國也都設有比亞迪乘用車生產基地,產業鏈全球化正不斷加速,助力全球新能源車發展。
8月5日,比亞迪連續3年上榜《財富》世界500強榜單,從去年的第212位躍升至143位,成為年度排名升幅最大的車企。
在政策支持、市場需求和各大車企在技術創新和市場布局的不懈努力下,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正蓬勃發展,從純燃油車向新能源汽車過渡,已經是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
隨著新能源汽車產量的不斷增加,規模效應逐漸顯現,從電池原材料到新能源汽車零部件,再到互聯網生態,全產業鏈推動電動化、智能化進程,形成完善的產業鏈體系,生產成本降低,又進一步推動了新能源汽車的市場競爭力。
隨著持續的技術創新,中國新能源汽車品牌將在全球汽車產業中占據更加重要的地位。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歷程,經歷了政策引導、技術突破,最后邁向市場導向。滲透率突破50%只是初步成果,接下來新能源汽車仍將持續發力,后續還會有更多新能源車型上市,新能源汽車滲透率還將持續增長,讓傳統燃油車徹底淪為小眾。
屆時,這個世界的汽車市場品牌格局將會如何?我們拭目以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