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所有內容皆有官方可靠信息來源,具體資料贅述在文章之中·
前言
以后出國只能坐中國的航班了?
從今年5月開始,澳大利亞、英國等一些國家的航司陸續(xù)宣布停飛飛往中國的航班。
而且還有一些國家的航司目前處于觀望狀態(tài),也有可能隨時停飛。
中國對航空公司來說,明明一個巨大市場,然而為什么他們會如此反常?這其中究竟有什么隱情?
停飛潮來襲
今年5月,澳大利亞航空公司宣布了一項重要決定:從7月28日起,將停飛其悉尼直達上海的航線。
這一消息立即引起了頻繁往來中澳兩地人士的關注與不便。
緊接著,英國的維珍航空在7月17日也發(fā)布:將暫停其上海至倫敦的直飛航班服務。
僅僅一個月后,英國航空公司在8月8日也公布了最新的航線戰(zhàn)略調整。
公司正式宣告,自2024年10月26日起,倫敦至北京的往返航班將暫停運營,且此次暫停服務的期限預計將持續(xù)至次年的11月份。
與此同時,維珍大西洋航空也迅速跟進,在其官方網站上正式發(fā)布公告:自10月26日起,將無限期地暫停其倫敦至上海的航線運營服務。
這條航線作為維珍航空在中國市場的唯一客運生命線,曾在疫情后的2023年5月重獲新生,但僅僅一年多后,便再次面臨停運的命運。
此外文萊皇家航空公司也正式對外宣布,自10月27日起,將對其每周定期往返北京的兩班直航服務進行臨時性擱置,此舉無疑為國際航空業(yè)在中國市場的持續(xù)調整態(tài)勢再添一把火,使得市場變動更加復雜多變。
事實上,早在2022年,維珍航空便以一項震撼業(yè)界的決策,為其倫敦至香港航線長達近三十年的輝煌運營史畫上了句號,永久終止了該航線的運營,并隨之關閉了香港地區(qū)的常駐機構。
這一系列密集且堅決的退出行動,無疑凸顯了多家航空公司對中國市場策略的深度調整與重新布局,背后透露出的是對市場趨勢的敏銳洞察與戰(zhàn)略考量。
在此背景下,德國漢莎航空與法國航空作為歐洲航空業(yè)的兩大巨頭,正緊密跟蹤事態(tài)發(fā)展,它們的未來動向無疑將對整個國際航空業(yè)產生深遠影響,甚至可能引領新一輪的行業(yè)變革。
當前,這場波及歐洲與大洋洲航空公司的“撤離潮”似乎仍在持續(xù)發(fā)酵,終點尚不明朗。
中國作為人口大國,為各國的航空事業(yè)應該是做出不少貢獻的,那么這就讓人好奇了,為什么會突然出現“停飛潮”這樣的現象呢?這背后又有誰在操控嗎?
為何集體"逃離"
隨著中國經濟的持續(xù)蓬勃發(fā)展和民眾生活品質的顯著提升,一股強勁的“走出去”潮流正席卷而來。越來越多的中國人開始跨越國界,或追尋著異國他鄉(xiāng)的獨特風情,享受旅游帶來的無限樂趣;或投身于跨國商務合作的大潮中。
這股力量不僅為國際航空業(yè)注入了強勁的機票銷售動力,還通過游客在目的地的廣泛消費,觸發(fā)了連鎖經濟效應,為當地酒店、餐飲、零售等多個行業(yè)帶來了繁榮。
在全球經濟普遍遭遇挑戰(zhàn)的背景下,這無疑是有效刺激內需增長,推動經濟實現穩(wěn)步復蘇的舉措。
然而,近期國際航空業(yè)界卻出現了這些頗不尋常的決策動向,尤其是針對中國市場航線的重大調整,這些舉動無疑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與熱烈討論。
以英國航空為例,倫敦至北京的標志性航線,因疫情肆虐而不得不中斷運營長達三年之久,直至2023年6月才得以在重重挑戰(zhàn)下重啟,這條航線不僅承載著歷史的重量,更被視為英國航空公司戰(zhàn)略版圖中不可或缺的關鍵。
然而,好景不長,僅過了一年多時間,這條承載著中英民航合作歷史與友誼的航線便再次面臨被擱置的命運。
這條航線自1980年首航以來,便成為了中國改革開放初期民航領域對外開放的重要里程碑,見證了中國民航業(yè)與國際接軌的輝煌歷程。然而,如今卻面臨停飛的命運,不禁讓人感慨萬千,唏噓不已。
深入分析背后原因,經濟因素無疑是決定性的。
航空公司普遍表示,由于游客數量未能達到預期水平,導致航線運營難以為繼,成本壓力巨大。
但值得注意的是,這僅僅是表象之一,深入剖析航班運營細節(jié),我們發(fā)現,如英國航空等部分國際航班因無法穿越俄羅斯領空而被迫采取繞行路線,這不僅大大延長了飛行時間,還顯著增加了燃油消耗及整體運營成本。
頂端新聞 2024.8.13.“英航宣布停飛北京航線,工作人員:跨國旅行游客數量下降”
相較之下,國內航空公司推出的直飛航班,雖票價略勝一籌,卻憑借其更短的航程時間與更高的運營效率,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贏得了顯著優(yōu)勢。
鑒于此,從經濟合理性和提升市場競爭力的雙重考量出發(fā),航空公司不得不面對艱難的選擇,對那些成本高企且收益不佳的航線進行暫?;蛉∠恼{整。
中國航司的反擊
當眾多外國航空公司紛紛選擇撤離之時,中國的航空公司卻以截然不同的姿態(tài)應對,展現出獨特的韌性與策略。
它們非但未被外界因素所擾,反而更加聚焦于內在的成長與壯大,尤其是在中東這一區(qū)域,市場的競爭態(tài)勢已趨于白熱化,成為了各方力量競相角逐的焦點之一。
成本攀升、收益承壓,英國第二大航司維珍航空暫停上海至倫敦航線 界面新聞2024-07-18
中東地區(qū)的航空公司也積極參與其中,比如巴林的“海灣航空”就新開通了前往上海和廣州的航班。
網友們對此有著不同的看法。有人表示:“你走你的陽關道,我走我的獨木橋。””這意味著各個航空公司根據自己的情況做出不同的選擇,各有各的生存之道。
澳航停飛內地航線背后:各航司內卷激烈,需求難以支撐 界面新聞2024-05-15
另有部分網友表達了這樣的觀點:“選擇國內航線,性價比更勝一籌,帶來的幸福感也成倍增加?!边@一觀點鮮明地體現了國內航線在國際競爭中的高性價比優(yōu)勢,以及它在廣大消費者心中日益增強的吸引力與受歡迎程度。
另有部分網友經過分析提出觀點:“鑒于競爭態(tài)勢,目前僅有中國航空公司能夠成功穿越俄羅斯航空領域,這反映出一定的市場競爭格局。”
中國如今在全世界的地位已經與往日大不相同。
針對美國及其西方盟友為阻擋中國進步所實施的各類策略,可以說是這些國家?guī)缀醺F盡了所有可行之策。
然而,這些做法在當今看來更像是小兒科的把戲,因為中國依靠自身的實力和智慧,總能找到巧妙的方法來化解這些挑戰(zhàn)。
中國在技術創(chuàng)新與市場拓展兩大領域,都展現出了令人矚目的堅韌不拔精神與高度靈活的應變能力。
實際上,那些意圖遏制中國進步的國家,其施行的策略往往未能如愿以償,反而意外地激發(fā)了中國更強的反彈力,加速了其發(fā)展的步伐,使得中國在國際舞臺上更加茁壯成長。
英航宣布停飛北京航線,工作人員:跨國旅行游客數量下降 河南商報2024-08-13
就像人們常說的那樣,“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這種局面不僅沒能達到預期的目標,反而加劇了自身的困境。
例如一些國家試圖通過貿易壁壘和技術封鎖來阻止中國進步,但結果卻導致了自身市場的萎縮和技術合作機會的減少。
面對這些挑戰(zhàn),中國非但沒有屈服,反而更加堅定了走自主創(chuàng)新道路的決心,加速推進了科技自立自強的進程。
這充分體現了中國在國際挑戰(zhàn)面前所展現的堅定自信和卓越能力。
隨著時間的推移,中國將繼續(xù)以其獨特的方式應對來自外部的壓力,并在全球舞臺上發(fā)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免責聲明】文章描述過程、圖片都來源于網絡,此文章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內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聯系后即刻刪除或作出更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