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24日,關公文化組織在武漢東湖會議室舉辦了第二次文化交流會,會議由國際易學聯合會地理環境科學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膠州市一二三玖文學社國學文化講師張清琳先生擔任主持嘉賓。
張清琳先生講述了泰山文化的現代發展,認為也需要將關公文化的內在精神融入到泰山文化當中,并不會因為地域之別產生矛盾。
隨著張清琳先生的發言,秘書長趙云峰先生回顧了過去三年里共同努力取得的成績,強調大眾對于國學文化的高度重視和理解,秉承“傳承國學”的宗旨,攜手并進,共創輝煌。
此后全體會員進行了深入交流,一致認為要規范文化行業的行為、提升行業形象、擴大文化影響力、生存與健康發展是當下的重要意義。
新眾報文化顧問、膠州市一二三玖文學社地理環境科學講師廖繼科先生在會上對當前文化行業的狀況及發展趨勢進行了深入分析,結合在廣東地區文化傳承的優勢為與會理事提供了寶貴的借鑒內容,如何在傳承中發展,在發展中再發展,不會因為資金短缺導致文化斷層也尤為關鍵。
膠州市一二三玖文學社文化顧問唐清元先生將近期在古絲綢之路上的經歷做了分享,把玄奘在從涼州到出使西域的路上遇到的事跡用生動的語言講述,綜合來說,關公精神和玄奘精神都是“鍥而不舍、視死如歸”的代表。
最后,趙云峰先生對本次交流會進行了總結,他高度評價了各位會員的積極參與和貢獻,并對未來的工作戰略規劃提出了具體的建議。
關公文化的存在是對現代人在規范道德和保持誠信上做出了表率,在當今社會上有著非常巨大的作用和意義。(通訊員:金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