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幻筆生花·創想未來——2024科普中國青年之星創作交流活動”科普創作培訓(科幻特別場)在北京市首鋼園中國科幻研究中心圓滿結營。本次培訓由中國科協科普部支持,中國科普作家協會、科普中國發展服務中心主辦,中關村科幻產業創新中心、未來事務管理局承辦,培訓時長5天,來自全國各地30多位科幻青年創作者及愛好者參加培訓。
活動現場
本次培訓邀請了科幻界的眾多資深導師,包括中國科普作家協會副理事長、中國科幻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南方科技大學科學與人類想象力研究中心主任、知名科幻作家吳巖教授,科幻作家、清華大學中文系副教授飛氘,八光分文化資深科幻編輯、《科幻世界》前編輯部主任劉維佳,科幻作家、北京作家協會專業作家星河,科普科幻、少兒文學作家、中國作協會員、中國科普作協會員左文萍,科幻作家、泰山科技學院教師、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科普作家協會常務理事楊平,以及未來事務管理局合伙人李兆欣等。他們為學員們帶來了豐富多樣的課程內容,從科幻創作的理論基礎到實踐技巧,為學員們提供了全方位的創作指導。
活動現場
培訓期間,學員們結合創作需求,實地考察了中關村科幻產業創新中心和北京量子信息科學研究院,參觀了科研創新成果展和低維量子材料實驗室、量子精密測量實驗室和量子直接通信實驗室,并與他們的研究員、博士們進行了面對面的交流,深入了解了量子科技的最新進展,希望最新的前沿成果能為科幻創作帶來更多靈感。
結營儀式上,李兆欣老師對學員們的科幻作品進行了細致入微地點評,指出了作品中的亮點與不足,并提出“簡化、重復、建立聯系”三個改進建議。最終評選出3名優秀學員。這不僅是對學員們辛勤付出的肯定,也是對他們未來創作生涯的鼓勵與期待。
隨著“幻筆生花·創想未來”科普創作培訓(科幻特別場)的圓滿結束,一場關于科幻創作的交流與探索之旅也暫時告一段落。但相信在每一位參與者的心中,科幻的火種已經點燃,他們將帶著這份熱愛與執著,繼續在科幻的廣闊天地中翱翔,用他們的筆觸描繪出更加輝煌的科幻未來。
排版:沈 丹
編輯:閆進芳
審定:李紅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