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子木
今天整個樓市都在瘋傳一個小作文,堪稱歷史性重磅利好。
原文是:
有關方面正在考慮進一步下調存量房貸利率,允許規模高達38萬億元人民幣的存量房貸尋求轉按揭,以降低居民債務負擔、提振消費。
關鍵點:
1、全國全民范圍進一步下調存量房貸利率
2、可以換銀行,按照現行利率重新簽貸款合同
3、目前還在考慮階段
現在全國基本都是3字頭房貸利率,廣州前段時間還施行了2.89%最低利率,幾乎要跟公積金撞車了。
如果消息屬實,那將是全國人民一大幸事,尤其那些5-6%高利率站崗的,終于有了盼頭。
雖然小作文,還沒有證實真實性,但發布的媒體在行業內有一定的可靠性,而且今天官媒「券商中國」也站出來站臺消息。地產股也迎來大漲。
說實話,最近社會消費壓力已經達到了極限值,就連北京餐飲業也披露公告,說今年餐飲利潤同比暴跌了88%。
首都人民都沒錢下館子了,扛著壓力在家里因為買幾根黃瓜而犯愁,更何況其他城市的家庭。
而且買房還跟炒股不一樣,炒股再虧,中間繳納的稅費等等成本是不變的,怪不了交易所。
但買房呢,不止房價跌了要認,“交易所”的心情還要認。
動不動出個政策, 之前利率抬升至5-6%,而短短幾年,一個政策下來就降到了3%左右,利率打折一半。 對于一個家庭憑空多了幾十萬到幾百萬的負債,這就是典型的“背刺”。
這種背刺感以及對未來利率的不確定性,導致人們對樓市調控非常失望。
現在很多人都有“報復性不消費心理”,比如我一個做教育行業,被強制返貧的朋友說,現在只想著賺錢趕緊還完房貸,至于任何消費,一律不碰。
你不消費,我不消費,大家都不消費,看看能怎么樣。就像這幾天炒股人的心態,已經崩了,他們不希望股市能起來了,只希望股市繼續下跌,跌到放煙花,到時候看怎么辦。
說白了,已經跌麻了。。。
總之,存量房貸利率,掏空了消費力,導致買房人“背刺感”加重,對市場失去信任,如果不解決,樓市不容易復蘇。
經濟復蘇不是靠喊口號讓去大家消費,而是真金白銀能給到錢讓大家消費,現在已經不祈求能不能發錢了,先解決存量房貸壓力再說。
這幾天各地還紛紛下達文件,要求“砸鍋賣鐵”化債。邏輯很簡單, 人們生活壓力大,企業沒利潤,地方收不上錢,怎么能好過。
“砸鍋賣鐵”是不可能的,在這之前,地方肯定會通過各種方式創收,比如罰款,比如削減醫療、教育等系統的開支,最后進一步加重人民負擔,形成經濟的“死亡螺旋”和“負向循環”。
到時候再解決這些問題,恐怕請十個諾貝爾經濟學家都無濟于事了。
不過我認為,上面應該已經在思考相關政策了。
昨天晚上,央行宣布買入4000億特別國債,雖然這次是對07年那批10年國債的續作,本質上是官方債務的展期,并沒有給市場帶來一毛錢的流動性。
但很多人沒有注意到,在央行官網上專門新增設了一個欄目:
“公開市場國債買賣業務公告”。
表達的意思已經很明顯了,那就是:未來,國債買賣將實現常態化操作。
這跟美國、歐洲、日本這些發達經濟體一樣,步入左手買右手的無錨印鈔擴張周期。
理論上,內債不是債,只要人還在。
就像前些年,老百姓日子好過,無論消費也好,買房炒股也罷,大家都有奔頭,人們也愿意生孩子,一個不行,生兩個。
人口多,勞動力永續,什么債化解不了?但如果預期崩了,都徹底不生了,到時候再發債,又有什么意義呢?
今年下半年是救經濟最好的時期,也是最后的時期,正常路徑下,不止是存量房低利率,還有更刺激的政策出來,暴力拉升M1。
跟業內的幾個專門研究經濟的朋友聊過,大家統一認為,操作空間已經被全面打開了。
前幾天美聯儲確定9月份開始降息,剛剛人民幣匯率又大幅反彈,已經達到了7.02的水平,突破6也是時間問題。
國外各大機構預測,美聯儲打開降息通道后,中國民間在海外投資的萬億流動性將回到國內。
這都意味著央行不用再考慮匯率壓力問題,可以全力以赴擴表,刺激流動性,讓財富流向民間。
接下來我們將目睹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最重要時刻。
本文完,感謝閱讀。關于投資和理財更多的信息和信號,我都會放在星球里,跟5200多投資愛好者共同分享財富保值秘密,歡迎加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