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房貸利率降得越低,還在供著存量房貸的老業主們,就越受到一億點的暴擊…
目前廣州新增房貸利率個別銀行已經可以做到最低2.89%,幾乎看齊公積金(2.85%)。
疊加廣州的“商轉公”轉按揭遲遲未能實行,23年前后那批房價、房貸雙雙高位站崗的舊業主,心里在不斷滴血。
他們主要是23年9月那次調整存量房貸利率,因為不是首套房,無法享受到優惠的那一波。
隨著新房房貸利率越調越低,最近,下調存量房貸利率的呼聲又起。
這對于促消費、降負擔的確是一件好事。
至少讓打工人覺得又有一點點盼頭了。
盡管有消息稱招行行長在中期業績發布會上表示,目前還未收到監管部門轉按揭的相關意見,但并不表示再次降存量房貸利率,就是空穴來風。
其實降與不降,就看是只把房貸純粹看作一門生意,還是經濟宏觀調控上的一環。
以前房價不斷沖高的時候,我們也多次發文應給予首套房貸最優待遇。
但在賣方市場時代,銀行完全把房貸當作一門生意,利率基本隨行就市,在流動性緊張的時候,首套上浮10%-20%,也是常有的事。
不信,你問問2010年前后買房的人。
還有,當時在政策執行層面,很多時候是認房,還要認貸。
也就是說,即使是自住買家,如果你是打工人,按揭買房的,有了按揭記錄,再買房就成了二套,既要交高首付,又要捱高利率。
但如果是一次性付款的土豪,沒有房貸記錄,即使炒房買賣過N次,只要買房時名下無房,還是可以按首套房的首付、利率來按揭。
不過,還好,現在這些純市場行為的政策都改過來了。
如果我們要大力提振消費,就不能只把房貸當作一門生意來經營。
今年暑期檔票房、觀影人次同比均下滑了約44%,酸菜魚、網紅奶茶等等價格紛紛改走親民路線,這些日常中的細微變化都在告訴人們——大經濟環境冷暖自知。
現在新的一輪總金額達3000億元、預計力度超過2009年家電下鄉的消費補貼不是也即將啟動了嗎?
除了上述這類國家隊掏錢承擔的消費補貼外,眾銀行大佬們再出點力,減輕一下房奴們的負擔,也是應該的。
畢竟我們也度過整整一個周期的高息差時代,現在的存款利率也是一降再降,部分已經抵達“1”字頭。
房貸是銀行一項優質的長期業務,即使僅僅把房貸當成一門生意,即使統一到現在最低2.89%的房貸利率,大家也可以算得出是否有利可圖。
況且目前國內的房貸利率水平,在全球范圍內也是處于中等偏上的位置。
給大家算了一下貸款100萬元(30年期,等額本息),貸款利率為4.35%和3.1%的利息差別。
前者總利息高達約80萬元,后者則約54萬元。
也就是說,即使按照現在廣州首套房主流的3.1%計算,30年要付的利息就占了貸款金額的一半。
如果未來房價升值不達到50%,在總價值上按揭買房就是一筆虧本買賣。
當然也有人說,數不能這樣算啊,那你起碼賺了房子的使用權啊。
但是你也別忘了,如果將首付存銀行,或者做其他理財的話,也是會有利率和投資回報收入的。
說了這么多,最主要表達的就是,在房價的上升期,房子升值所帶來的收益,很容易讓大家把持有房產的成本,包括按揭買房利率這種大頭的支出都忽略了。
但現在來到了橫盤、房價下行的階段,就都變成另外一回事了。這也正是有人寧愿不要錢,把房子白送人,也不愿意再供樓的原因。
那么現在,銀行當然不能還停留在舊的思路了。
大家肯定都還記得23年9月的那次存量房貸大調整吧。
根據央行公布的數據,那一次有超過23萬億元存量房貸的利率完成下調,調整后加權平均利率為4.27%,平均降幅73個基點。每年減少借款人利息支出約1700億元,惠及5325萬戶、約1.6億人。
而截至6月末,42家A股上市銀行個人住房貸款余額共計34.04萬億元。
即使不按現在流行的“小作文”中存量房貸38萬億元這個數額來計算,就34萬億元,如果總體下調100bp的話,將減少利息支出34億元,總體的讓利金額將會是去年9月份時的一倍。
這樣一來,對于扭轉目前“降價的買不起,買得起的都在漲價”這種現象是有實質幫助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