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以來,整體房地產市場延續“止跌回穩”的態勢,逐月來看,1-2月受春節假期影響供求季節性回落,但同比正增,3-4月迎來一波“小陽春”,隨后5-6月市場走勢趨穩,即沒有出現3月供求兩旺的火爆行情,也不像去年同期持續下行,整體行情冷暖相間,相對穩定。
目前7月已過半月有余,從典型城市平均去化和熱度來看,在供應不足及季節性回落雙重影響下,市場動能明顯不足,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熱點城市市場熱度也出現了高位回落。
近年來各地對于新增宅地供給規模的有效控制,使得2025年房地產市場已經全面進入供小于求的新階段。在控制新增宅地規模、促進庫存下降的另一面,則是優質新增供給規模的不足,導致行業成交規模的穩定性難以保證。
基于6月份以來國務院、發改委、央行、財政部、統計局等中央部委多次明確“加力穩市場”的政策信號來看,2025年下半年房地產將迎來更多穩市場政策的全面落地,加快構建發展新模式,助力行業朝著止跌回穩的方向繼續邁進。
CRIC監測數據顯示,全國重點30城項目,2025年7月上半月成交面積達253.2萬平方米,與去年同期下降35%。一線跌幅小于二線小于三四線,市場呈現出增長動能放緩的特征。
單月來看,7月上半月重點30城項目開盤去化率為30%,較2025年6月全月下降11pcts,與2024年7月全月相比增長5pcts。
可以看到,在經歷了3-6月的相對高峰后,7月整體開盤去化率出現了一定的回落,但仍好于去年同期。
為了更好地了解各大城市具體情況,克而瑞研究中心選取三類典型城市:第一類為前期熱度較高的核心一二線城市,以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成都為典型代表;第二類廣州、武漢、天津等弱復蘇類城市;第三類還有部分購房觀望情緒依舊濃厚的城市,諸如西安、南京、鄭州等。
以此進一步分析各城市的差異化特征,以及基于當前市場邏輯,下半年樓市成交存在的結構性機會。
首先是第一類熱點城市,CRIC監測數據顯示,北京、上海、深圳、杭州4個城市2025年7月上半月推盤積極性回落,單城市推盤個數均不超過10個,其中北京、深圳僅有2盤入市。與此同時,在6月年中放量之后,這4個城市整體推盤質量略有回落。
受其影響,2025年7月上半月4城去化率環比回落,較6月全月跌幅均在二成以上;同比來看,北京、杭州市場熱度仍略好于去年同期。
除以上4城,成都也是前期熱度相對較高的城市,而從成都項目來訪、認購數據來看,市場熱度也有回調的趨勢,7月上旬以來,成都項目來訪量基本與6月末持平,認購量回落,主要是有效客戶占比減少導致客戶轉化率下降,由6月末高點6.23%降至4%,與2月低點基本持平。
可以看到,以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成都為典型代表的前期熱度較高的核心一二線城市,各城市項目去化率受新盤供給質量影響較大,7月市場熱度均高位回落。
其次是第二類弱復蘇城市,從廣州、天津、武漢3城2025年7月上半月的表現來看,目前來訪、認購增長動能顯著放緩、同步轉跌,因而整體客戶轉化率呈現出低位持穩。
以廣州為例,7月第一周來訪、認購大幅回調,環比分別下降17%和47%,客戶轉化率由6月末5.27%降至3.32%,第二周來訪量止跌,環比微增5%,認購量小幅微降4%,客戶轉化率保持在3%低位持穩。
武漢與廣州走勢基本類似,市場進入傳統淡季,周度訪購低位持穩。第27周案場平均來訪量和客戶轉化率均呈現高位回落,第28周(7.7-7.13,下同)單盤平均來訪40組,環比持平,較6月周均下滑20%;單盤平均認購1.6套,環比持平,較6月周均下滑42%,轉化率4.0%環比持平。
雖然來訪、認購轉降,不過得益于適銷對路樓盤入市,武漢7月以來項目開盤去化率持增,據CRIC監測數據,2025年7月前13日推盤套數僅84套,而6月全月推盤套數約1055套;而從項目平均去化率來看,6月前13日穩中有增至77%,與當前企業“提質縮量”的推盤策略密切相關。
天津來訪、認購較6月變動不大,因而客戶轉化率基本保持6%左右波動。據CRIC監測數據,第28周全市來訪13678組,環比微降3%;認購895套,環比不降反增10%;客戶轉化率持增0.7個百分點至6.5%,與2025年6月基本持平。
還有部分城市諸如西安、南京、鄭州等,來訪持平上月而認購加速回調,客戶轉化率高位回落、一降再降,購房觀望情緒依舊濃厚,短期來看增長后勁略顯不足。
譬如西安,6月沖刺季以后,整體客戶轉化率高位回落,市場增長動能略顯不足。CRIC監測數據顯示,2025年第28周盤均來訪量與6月基本持平,持穩130-140組,而盤均認購量則呈現節節回落態勢,第26周為9組,27周降至7組,26周降至5組,客戶觀望情緒較重整體客戶轉化率由6月末6.33%降至3.74%。
南京認購量降幅大于來訪,致使客戶轉化率重回3月中下旬(第11-13周)平淡期水平;鄭州第28周盤均來訪量為44組,而盤均認購套數僅為2套。
總體來看,7月新房成交迎來季節性回落,一方面供給端開盤數量不足,質量一般;另一方面成交經歷了年中放量,增長動能明顯不足。
各城市間預期延續分化行情:京滬深杭等熱點城市受供給結構影響較大,市場熱度預期高位回落;廣州、武漢、天津等核心二線城市市場熱度預期延續波動走勢;而對于西安、南京、鄭州等多數城市而言,有效客戶數量急劇減少,客戶轉化率節節走低,成交難以實現強勢反轉。
受整體供應及優質項目入市規模限制影響,2025年下半年新房成交規模的穩定仍將面臨一定挑戰。
但是對于2024年末以來出讓了大量優質宅地的核心城市而言,隨著相應住宅項目的持續上市,新房市場仍有望維持高位,并成為下半年新房市場交易規模企穩向好的“壓艙石”。
文章來源:樂居買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