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兵馬俑被譽為“二十世紀考古史上最偉大的發現之一”。秦兵馬俑作為秦始皇帝陵園的一部分,為我們研究秦代軍事制度、服飾文化、雕塑藝術、制作工藝、組織管理、民族融合等諸多方面提供了極為重要的實物資料。兵馬俑是古代雕塑藝術的寶庫, 為中華民族燦爛的古老文化增添了光彩,也給世界藝術史補充了光輝的一頁。1987 年12 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已將秦始皇陵(包括兵馬俑坑)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秦兵馬俑一號坑第三次考古發掘,是在前兩次考古發掘資料歸納整理的基礎上, 力求進一步做到更為科學化、規范化和精細化考古。自2009 年至2022 年底,歷時十三年,發掘面積430 平方米,占一號坑總面積3%,出土陶俑240 件,陶馬16 匹,以及大量兵器、車跡、建筑遺跡。考古現場調查發現出土陶俑、陶馬存在不同程度的損壞, 陶胎表面殘存的彩繪極易脫落,保護修復迫在眉睫。2010 年,基于考古發掘與文物保護的需要,博物館組織文保專家現場進行應急性保護處理出土的彩繪陶俑,同時由專業技術人員編寫保護修復方案。2011 年4 月,國家文物局通過了《秦俑一號坑新出土兵馬俑保護修復方案》的評審和批復文件。這是個重大的科研項目。
本項目是在國家文物保護行業標準頒布后實施的全國重點保護修復項目之一,嚴格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實施條例》等法律法規及保護修復的基本原則。通過多年的不斷實踐,以傳統修復和現代修復相結合, 運用科技手段不斷地創新保護修復工作;陶俑殘片信息資料收集相對全面,尤其是現場保護方面對陶俑、陶馬表面彩繪及脫落在泥土上的彩繪遺跡和各種跡象進行前期信息收集,環境監測、現場保護(固型、固色)和提取保護等都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實施修復過程中進一步明確了陶俑的制作程序,不斷提升和探討大型陶質彩繪文物的修復技術,針對大型陶質彩繪文物,開展清理技術前期試驗粘接技術,進一步科學、規范化保護修復操作程序。
至2022 年底,完成了140 件陶俑、陶馬的科學保護修復研究。以一號坑新出土的兵馬俑保護修復項目為基礎,科研成果豐碩,發表論文80 余篇,出版專業著作8 部,承擔國家課題3 項、國家文物局課題4 項、省部級重大課題2 項,申請專利(發明專利\ 實用新型專利)9 項,制定國家標準2 項。作為最早獲得可移動文物保護修復資質的單位,在陶質彩繪文物保護修復項目實施過程中,通過技術培訓與項目合作將實踐經驗與研究成果對外推廣,培養了一支專業的文物保護修復隊伍,提升了文物保護修復技術水平。該書是項目成果的梳理與總結,詳細介紹了考古發掘背景,文物出土保存現狀,科學檢測分析、保護修復實施,制作工藝以及秦代制陶工匠信息收集,數字化技術應用探索,將傳統修復與現代修復相結合,針對不同的修復對象,采取相應的保護修復個例,建立統一的文物保護修復檔案。優化了大型陶質彩繪文物保護修復技術和工藝, 形成了陶質彩繪文物保護修復規范,大大提升了陶質彩繪文物保護修復研究水平。
該書的出版是考古工作的一件大事,是多年科研成果的結集,凝聚著多人的心血和汗水。我對該書的出版,由衷地表示欣喜和祝賀!值此《秦始皇兵馬俑一號坑新出土彩繪陶質文物保護修復報告(2010~2022)》出版之際,又欣逢秦始皇帝陵兵馬俑發掘50 周年[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建院(館)45 周年],謹向參加秦兵馬俑考古發掘、保護修復、陳列展示、科學研究、社會教育的全體同志表示祝賀并致以誠摯的謝意。隨著考古工作的深入發展,兵馬俑坑還會有更多新的遺跡、遺物出現,文物的保護修復工作仍任重道遠,希望再接再厲,不斷精益求精,開拓創新,取得更輝煌的成績。
本文由 鄭佐一 摘編自《秦始皇兵馬俑一號坑新出土彩繪陶質文物保護修復報告(2010~2022) 》序言。內容有刪節、調整。
(審核:孫莉)
圖書信息
秦始皇兵馬俑一號坑新出土彩繪陶質文物
保護修復報告(2010~2022)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陶質彩繪文物保護國家文物局重點科研基地 著
陜西省陶質及彩繪文物保護修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ISBN:978-7-03-078402-5
定價:328元
科學商城 購書二維碼
內容簡介
本書是對秦始皇帝陵一號坑新出土大型陶質彩繪兵馬俑保護修復技術的總結,系統介紹了考古現場出土文物應急保護、信息提取方法、科學檢測分析、病害認知類型、保護修復過程、數字化輔助修復研究及制作工藝探討等,以典型的案例互補復雜彩繪文物保護修復的方法。
本書適合從事考古與文物保護技術、秦文化研究,特別是古陶瓷文物保護修復技術的研究人員及大中專院校相關專業的學生閱讀、參考。
內 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