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此文前,麻煩您點擊右上角“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能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兵心網老兵當兵21年,先后經歷當兵、軍校、軍官三個階段。這三個階段,算是軍旅不同的經歷,每個階段也接觸了不同的戰友。想起與這些戰友相處的時光,那種感情,歷歷在目!事實上,回顧細節,最大感受卻是,不同戰友有不同的情感。那么,戰友情能不能維系一生呢?對這個話題,兵心網老兵有不同的看法:
一、當兵服役,戰友關系有好有壞,結果各不相同
兵心網老兵1993年12月從四川山區入伍,在中朝邊境地區一個部隊當兵四年。義務兵服役期間,當兵同時入伍當兵的,除了同縣城去的100名老鄉,又有同省150名戰友,安徽兩個地區各100名戰友,還黑龍江一個地區100名戰友。這些新兵到這里,雖然同吃一鍋飯同訓一個操場,卻因地區不同習慣不一樣,結果相處方式不同。戰友之間,表現好一點,能積極向上,新兵訓練過去就被挑選到一些重要崗位,而表現差一點,就得過且過,新兵訓練后就象混社會一樣下了基層連隊。
這樣下來,義務兵四年,兵心網老兵接觸的戰友,彼此感情有深有淺,相處之后就有不同結果。一些圍繞如何在部隊發展的戰友,也算追求一致,真正做到了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幾年下來,大家齊心協力,彼此感情很好。為了追求進步,彼此相互助力。那些三年義務兵服役期滿,就陸續退伍的,各奔東西了。即使有個別超期服役的,也沒什么想法,當然混那一年,也毫無懸念的復員了。真正剩下的,要么考軍校提干,要么學技術轉志愿兵,戰友情相對穩定一些。
二、軍校服役,戰友關系同甘共苦,結果大致相同
兵心網老兵1997年7月考上軍校,步入準軍官行列。回想起來,自己算是幸運的,畢竟第三年參加全軍軍校招生考試,卻沒有好的消息。第四年再考,就是賭一把了,如果考不上,只能回大山種地。若不愿種地,自己頂多外出打工,別無他法。考上軍校,我非常珍惜那個來之不易的提干機會。到軍校一看,我才知道,我們同批上軍事院校的,雖是全國各軍區部隊來的,竟然全是基層部隊考入,大家基礎差不多。沒有厚重的關系,只有自己努力學習和訓練這一條路可走了。
所以,軍校學習,服役幾年,從士兵到軍官的轉變。大家既是同學,更是戰友,同時站在起跑線上,掙扎著奮勇向前,努力爭取到達勝利的目標點。幾年下來,大家相處單一,沒有競爭,同吃同住,同學同練,同甘共苦。這些兄弟們,情感單純,和諧共處。我們的戰友情是最穩定最牢固的。畢業分配后,大家揮淚惜別,奔赴全國各地,為軍官生涯繼續努力。現在想來,我們即使失去聯系,也沒失去深厚的友誼。目前,軍校微信群,是戰友最活躍,最有感情的一個網絡組織。
三、軍官服役,戰友關系過眼云煙,結果基本相同
兵心網老兵2000年7月軍校畢業,從排長開始,進行了軍官職業生涯。這種服役狀態,與義務兵、軍校時期有顯著的區別。畢竟,每走一步,都關系著職務的晉升,同批軍校畢業的戰友是有競爭的,一個營一個連一個排的幾個干部,也是有競爭關系。干得好與不好,從平時工作的積累到最后,就能分出不同層次了。這就如同賽跑,每個賽道,都有不同的結局。當然,在競爭關系下,戰友之間,難免會有隔閡。個別的,還會為了個人的目的,勾心斗角,甚至不擇手段。
這種情況,哪里來的感情呢?從機關到基層,每個人都鉚足了勁,為了自己前途,開始用各種工作方法尋求自己發展。幾年下來,有的已經調到上級機關,有的就地提了職,換了崗位。還有的,原地踏步走,沒有辦法,只能考慮轉業的事情了。這些軍官們,在一起,戰友關系還能維系,隨著換崗、離職或轉業等種種原因,走上新的職場。部隊這個地方,不僅僅是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也是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干部。軍官幾年,如過眼云煙,人走茶涼,關系基本淡出。
綜上所述,兵心網老兵認為,無論哪一種形式在部隊存在,大體有一種宿命,早晚得分離。至于戰友情,還是有其鮮明特點的。沒有利益沖突的,相對牢固一點,那種同窗的戰友情,大多能維系一生,而曾經有利益交集的,隨著時間推移,也慢慢淡出了視線,這種戰友情哪能維系一生呢?對此,您怎么看?歡迎戰友們在評論區聊聊吧!最后,兵心網老兵說一下,兵心網bingxin.net是退役軍人創辦,免費提供給大家,用于發布招聘、求職及職場交流等各類信息,請大家放心使用,暢所欲言,交流探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