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是中國的國球,起源于英國,因其打擊時發(fā)出“pingpong”的聲音得名。1890年,這種用木板代替網(wǎng)格拍,實心橡膠代替空心塑料球的新穎的球賽被稱為“table tennis”。
1904年,上海一家文具店的老板王道午從日本買回10套乒乓球器材,從此乒乓球運動傳入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在中國共產(chǎn)黨和人民政府的重視和關懷下,中國乒乓球運動獲得了新生。
1926年,國際乒乓球聯(lián)合會正式成立,同年舉行了第一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從1926-1951年共舉行了18屆比賽。選手多用表面有圓柱形顆粒的膠皮拍。擊球時具有一定的彈性和摩擦力從而使球產(chǎn)生旋轉(zhuǎn),便出現(xiàn)了削下旋球的防守型打法。
1959年,容國團獲得了第二十五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男子單打冠軍后,中國運動員開始登上了國際乒壇。逐漸形成了以“快、準、狠、變”為技術風格的直拍近臺快攻打法。
就這樣,中國也開始迎接一個乒乓新紀元。
乒乓球在風靡全球的同時,其技術、使用的材料也在不斷進步,那么到底應該怎樣正確的拿乒乓球呢,主要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一、橫拍握拍法:分為深握、淺握以中指、無名指、小指自然地握住拍柄,拇指在球拍的正面輕貼在中指旁邊,食指自然伸直斜放于球拍的背面,虎口輕微貼拍。
深握與淺握的握法基本相同,但虎口緊貼球拍。這兩種握法,正手攻球時食指要用點力,也可將食指往上移動一些幫助壓拍。反手攻球或快撥時,拇指要用點力,也可用拇指往上移動一些幫助壓拍。正、反手削球時,手指基本不動。、
淺握的優(yōu)點是握拍較松,手腕靈活,應對方式更靈活,既可用拉,也可用”撇”、“擺短”等方法回擊。進攻時,對低球起板較容易。左右結(jié)合較靈活協(xié)調(diào)。削球、搓球,發(fā)球時,搞旋轉(zhuǎn)變化動作小,對方不易判斷,缺點是攻擊時,上臂、前臂的力量較難全部集中到手腕上。削球時,因手腕較活,拍形不易固定,特別是削弧圈球較難控制。
深握的有點是握拍較緊,拍形比較固定。進攻時上臂、前臂的力量能集中到手腕上,發(fā)力比較集中。拉高吊、前沖弧圈球比較轉(zhuǎn)、兇,扣殺球比較有力.弧圈球比較好控制,加轉(zhuǎn)削球有力,旋轉(zhuǎn)強。缺點是由于握法緊,手腕不夠靈活,對攻時左右結(jié)合的靈活性稍差一些.處理臺內(nèi)球比較困難.正手貼身球比較難打,削球時對中路靠右的短球比較難處理.削轉(zhuǎn)與不轉(zhuǎn)球動作差別較明顯,易被對方識破。
2、弧圈型握拍法:拍前:拇指緊貼在拍柄的左側(cè),食指扣住拍柄,形成一個小環(huán)狀緊握拍柄。拍后:其他三指自然伸直,中指第一指節(jié)頂住球拍的背面中間。直拍削球型握拍法拍前:大拇指彎屈緊貼在拍柄的左側(cè),并用力壓拍。
拍后:其他四指自然分開,托住拍的后面。正手削球時,前臂旋后使球拍后仰,反手削球時,拍后四指靈活地把球拍抖起,使拍柄向下。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