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圳公辦高中不斷擴容的當下,新建學校要想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必須靠強大的品牌影響力和鮮明的辦學特色。對職業學校來說,尤為如此。
在深圳市龍華區,就有這樣一所新建公辦職校,創辦僅兩年多,已獲各方好評和追捧,學校錄取分數連年飆升——五個專業錄取均分從2022年的348.8分漲到2024年的403分。
這樣的底氣與人氣何來?究其原因,還在于學校鮮明的辦學特色與過硬的辦學成績。而體育,不僅是龍華職校辦學伊始就重點打造的特色與名片,更是撬動其多元優質發展的重要支點。
9月24日下午放學后,已過秋分的深圳罕見迎來一陣秋涼。龍華職校的下沉式運動場上,卻是一片熱火朝天的景象?;@球、羽毛球場上對戰正酣。運動場另一側,數十名穿著道服的跆拳道隊員,在高強度的訓練之余,還用各種高難度動作排演出獻禮國慶的節目,一聲聲響亮的吶喊震蕩在寬敞的體育館中。
這是龍華職校首支專項體育運動隊,也是學校當之無愧的夢之隊!自創建以來,已參加過國家、省、市、區各級各類比賽,榮獲獎項數十枚,更有1人獲國家一級運動員稱號,5人獲國家二級運動員稱號。
但這還不是龍華職校體育的全部實力。
從2023年首屆深圳市“龍華杯”傳統武術公開賽金牌、廣東省青少年跆拳道錦標賽亞軍,到2024年深圳市中小學生跆拳道比賽高中組團體冠軍、多個個人金牌,以及代表龍華參加深圳市第十一屆運動會青少年體育組籃球比賽第三名(女籃)、第四名(男籃),再到2024年U系列田徑聯賽多項歷史性突破……短短兩年來,龍華職校師生以及單位在各級各類體育比賽中獲得的獎項已超過200個,學生中涌現出國家一級運動員2名、國家二級運動員8名。
? 一所創辦僅兩年的職業學校,何以迅速躋身深圳體育強校之列?
?她為什么如此重視體育?
?兩年來,在各種各樣的獎杯與獎狀之外,體育給學校帶來了什么?
帶著這些問題,讓我們一同探究體教融合的龍職模式!
“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梅貽琦先生這句話,不僅適用于大學,也適用于中小學;學術研究如此,高水平體育運動亦如此。
自創校以來,龍華職校已經打造了跆拳道、拳擊、武術等8個體育特色項目,而校方在研判一個體育項目能否落地時,首先考量的就是:這個項目有沒有強大的領頭人,能不能建立起一支專業的隊伍?
以跆拳道為例,該項目創始人陳建德是跆拳道國家級運動健將,體育一級教師。曾服役于國家跆拳道隊,在國內外各類比賽中取得佳績,退役執教后先后榮獲全國中小學生跆拳道比賽優秀教練員、廣東省教練員體育道德風尚獎、龍華區優秀教師等榮譽,指導多名學生在省市級比賽中脫穎而出,先后培養輸送張瑩、林曉玲等學生獲評國家級運動健將,林振壇、黃育文、李弘軒,廖俊銳等學生獲評國家一級運動員,郭雨欣、陳俊杰、程宇、劉慧萱、雷輝國家二級運動員,向廣東省、深圳市跆拳道隊輸送多名優秀運動員。
陳建德認為,這樣的夢想在高中學校更容易實現。他還系統對比了普高與職高的優劣勢。雖然普高更受社會各界關注,學生的文化基礎也更好,但普高的學業和升學壓力也更大,可能留給體育競技和特色發展的空間會相對小一些。
這時候,他了解到龍華職?;I建的消息,而且學校黨支部書記謝建鵬高度重視體育工作,于是毫不猶豫加盟創校團隊。兩年來,陳建德不僅帶領跆拳道隊屢立戰功,作為學校體藝處負責人,他還協助學校建立起一支強大的體育教師隊伍:這里不僅有國家級運動健將,還有國際級運動健將以及多位國家一級運動員。
引來“大師傅”,還要有干事創業的“大舞臺”。
說起龍華職校的體育教練,許多學生言語間充滿崇拜之情。網絡信息安全專業高三(1)班的陳俊杰,是進入龍職后才開始學跆拳道的,現在已是國家二級運動員。分析自己成長如此快速的原因,他認為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這里的教練不僅專業,而且非常拼。
“我來龍職后的兩個暑假,一天都沒有休息過?!彼f,學校跆拳道隊的暑期訓練是“一周七練”,每天要練三四個小時。除了暑假,其他節假日和周末也要訓練。除了在學校訓練,老師們還會經常帶大家到深圳市體育運動學校等地方,找更高水平的運動員“切磋”?!皼]有這么專業、敬業的教練,沒有這么拼的團隊,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成績。”
陳建德坦言,老師們節假日、周末帶隊訓練,之所以熱情高漲,一方面是集體榮譽感、學校風氣使然,另一方面是因為大家真的樂在其中。“一天下來最開心的還是帶隊!”他說,學校對所有體育特色項目實行統一管理,任何一個項目組在訓練和比賽中遇到的問題和積累的經驗,都會第一時間在群里交流,大家樂此不疲。
校企合作、產教融合是職業教育的“靈魂”,只有打開校門,將職業技能教育與社會接軌、融合,才能真正培養出適合時代發展的大國工匠。在這方面,體育與職業教育有相通之處。
龍華職校的管理者們認為,體育技能與其他技能一樣,只有走出去,與“高手過招”才能快速提升專業水平。為此,學校把校企合作、產教融合等職業教育發展模式應用于體育領域,構建了“長短結合”的隊伍交流模式。
長期方面,在深圳市體校的大力支持下,與第三外國語學校、田東中學等單位開展項目共建,共同培養人才梯隊,與深圳市文體局、龍華區文體局合作共建體育校本課程體系;短期方面,與專業隊、南方科技大學校隊等校外隊伍開展交流比賽,主動營造“真槍實彈”的競賽環境,這為學校高水平運動隊伍的建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在這方面,龍華職校與中國拳擊協會的交流合作尤其具有代表性。
早在去年上半年,龍華職校就與中國拳擊協會結緣。去年4月17日,2023年全國拳擊錦標賽(第二批)在深圳龍華簡上體育綜合體拉開戰幕,該校一百多學子參與大賽志愿服務,成為國家級賽場上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大賽結束后,中國拳擊協會主席陳立人親自給學校送來錦旗,并就體教融合等話題與校方進行深入交流。
同年11月,中國拳擊協會組織的“全國青少年拳擊精英訓練營”在龍華職校舉行。為期半個月的冬訓,讓龍職師生大開眼界、受益匪淺。冬訓結束后,陳立人再次到訪學校,與校方在體教融合育人理念上達成共識。雙方計劃攜手探索體教融合特色育人模式,推進更加豐富多樣的體育項目進入龍職校園。
有了中國拳擊協會、深圳市體校等專業組織的支持與幫助,龍華職校的拳擊項目也迅速發展,在去年6月22日的深圳市龍華區少兒拳擊選拔賽上,龍職學子奪得多項獎項,學校獲得體育道德風尚獎稱號,張瑞芳教練獲得優秀教練員稱號。
體育,對一所學校來說,絕不僅僅只意味著比賽與獎牌。
誠然,打造體育特色,是一所學校迅速形成品牌效應,拓展學生升學通道的策略之一。龍華職校創校之初就確立了“素養為先,一專多能”的育人目標,體育特長作為其中一“能”,不僅可以大幅提升學生身體素質,更為學生通過體育單招進入更高水平高校創造了機會。
對于那些通過比賽獲得國家二級乃至一級運動員稱號的學生來說,這種助力尤為明顯。
大數據技術專業高二(3)班的程宇從小就喜歡運動,并從小學四年級就開始學跆拳道,最后通過跆拳道單招進入龍華職校。他說,當時之所以報考龍華職校,一方面因為新學校環境好、宿舍好,另一方面就是看中學校跆拳道教練的水平非常高。
一年多來,程宇參加過廣東省錦標賽、全國U17等大大小小八九場比賽,也獲得不少獎項,目前已是國家二級運動員?!拔磥砦蚁氤蔀橐幻麑I運動員,這也是來龍職之后才立下的志向。”
但是,培養高水平運動員,絕非龍華職校集全校之力推進體教融合的唯一目標。龍華職校黨支部書記謝建鵬提出,體育是立德樹人的重要載體。學校以普及和發展學校體育教育為重點,深挖體育教育內涵,大力弘揚禮義廉恥、忍耐克己、百折不屈的體育精神,這對提升學生的思想品德素養具有獨特作用,是推進龍華職?!八钠窛欚B?德技并修”德育體系建設的有力措施,也是培養言行有品德,個性有品格、技能有品質、志趣有品位的“四品”少年的有效途徑。
正是基于這樣的思考,學校以更大力度開展體育普及工作。目前,學校有跆拳道、拳擊、武術等8個特色項目,十余個體育類社團。雖然創辦才兩年多,一些體育特色活動已深入人心,成為品牌,比如田徑運動會、“龍職杯”籃球賽等。
龍華職校開展全員體育還有一個別出心裁的做法,那就是讓學生成為主角,主導各項體育活動或組織。比如學校的羽毛球社團,完全靠學生自主管理,學生自己當教練,制定規章制度,開展各種活動等。學校一年一度的“龍職杯”籃球賽,從方案策劃,場地安排,活動宣傳,到現場的裁判、計分、清潔等,都是學生在做。
從本學期開始,學校進一步將體育專項發展為全員參與的集體項目。每天早上跑操的時候,會安排部分班級和所有體育老師一起,學習太極操,而且不僅學習動作、技能,還包括禮儀、品行、習慣養成等。陳建德說,學校計劃每學期開展一個專項。這樣三年下來,一名龍職學生將可以在這里掌握五六項受益終身的體育技能。
已經讀高三的陳俊杰說,來龍華職校后,自己變成更有禮貌、更加努力,也更加自信了。他已經成為學校的風云人物,當過班長、體育委員、國旗隊隊長、學生會紀檢部秘書長,還當過廣播站的主持人,主持過學校第一次線下開學典禮?!懊髂晡蚁胪ㄟ^體育單招考湖南師范大學,以后當一名教師。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因為我中考才考了390分?!?/p>
“校園很新很漂亮!”“各種設施設備齊全?!?/strong>這是許多龍職學子發自內心的贊嘆。
位于觀瀾街道,緊鄰5A級高爾夫度假勝地“觀瀾高爾夫球會”的龍華職校,校園內果樹環繞,鳥語花香,教學樓、實訓室、宿舍樓、圖書館、體育館、食堂、操場各個功能空間錯落有致地排布,雅致清新,別有風味,儼然一個5A級的現代化綠色校園。
但客觀而言,學校校園不算大,成規模的運動場館并不是很多,對于立志打造體育強校的龍華職校來說,如何在有限的空間里打造體育育人的大場域,是一個迫切而重大的課題。
陳建德介紹,雖然學校的運動場館不算多,但得益于精細管理和科學利用,整個校園都成為運動場,比如學校坡地、臺階較多,更適合專項訓練。另一方面,在體育專項設備配備上,學校更是大力投入。比如大滿貫專業版的電子護具,力量器械等。目前還在建設一個高標準的跆拳道訓練館。
除此之外,龍華職校還積極探索教育數字化轉型,通過技術賦能體育,打造體育教育的數字孿生空間。學校通過AI攝像頭采集、硬件內置算法處理器、終端交互式分析數據、數據同步上傳平臺等多環節數字信息化集成, 在室內、室外、跑道等不同場景,構建“技術賦能教學、技術賦能賽事、技術賦能評價體系”的智慧體育“教、學、練、測、評、賽”綜合素質教育環境,打通數據收集,不僅解放了教師,也讓學生能更多地在課上、課余,甚至回宿舍的間歇,進行常態化、自主性體育運動,真正實現“無處不體育”的泛在教育。
打造新時代具有職教特色的體育強校,對于龍華職校這樣一所新辦學校而言,這是一個充滿挑戰但也極具價值的使命。經過兩年努力,從教師隊伍建設、外部資源引入與使用到教育教學方式變革、信息技術賦能等方面,基礎已實,成效初顯,體教融合的龍職模式已漸趨成熟,也必將給人們帶來更多的啟發與驚喜。
作者、編輯:名師說內容團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