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在“雙碳”背景下,我國通過相關政策支持,加大力度推進能源綠色低碳轉型,促進國內風光能成為全球規模最大、增長最快的能源市場。與此同時,隨著新冠疫情、俄烏沖突以及全球經濟復蘇緩慢等因素的疊加,世界各國為加強自身能源供應,重新繼續擁抱核能,并考慮延長現有核反應堆的壽命,同時醞釀新建核電站的計劃。我國核能建設也在穩步推進。
然而,地熱能作為我國50年代就開始探索的可再生能源卻在發展的過程中幾乎被完全忽視。2013年后制定的雄心勃勃的地熱能產業規劃也沒有得到有效落實。
安邦智庫(ANBOUND)研究人員從環保性、安全性、地緣性三個方面,通過風光能、核能與地熱能的對比得出三個結論:
一是地熱能是真正的綠色低碳能源,而風光能會造成大量土地占用、二次生態破壞以及土地污染,核廢料會對環境造成長期的、不可逆的破壞,面臨無地方處置的困境;
二是地熱能是更好的應用安全能源,而風光能正在造成的事故正在大量的出現,核能正在面臨的安全風險正在不可控的加大;
三是地熱能是潛在的地緣優勢能源,而風光能正在面臨高純硅料等被卡脖子以及各國的反傾銷制裁風險,核能則面臨可利用的鈾資源有限所帶來地緣政治制約。
因此,本報告強調在能源發展的路徑選擇上,要避免過于偏重風光能、核能,并從戰略上重視發展地熱能,政策上支持地熱能,積極把地熱能納入國家能源體系,構建更加全面的、長期的、均衡的國家能源發展格局。
值得一提的是,地熱能對于我國長期依賴中央轉移支付的邊疆區經濟改革,具有重大意義,有可能成為經濟發展的龍頭和抓手,甚至形成關鍵支柱產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