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說到國央企“過度追責”的問題“現在的國央企,70%的工作是為了免責”,引發了不少討論,今天再來聊一聊。
首先旗幟鮮明地表態:堅決支持國有企業在我國經濟中的主導地位,支持國有企業做大做強做優不動搖,一直為國央企做出的經濟、社會貢獻,及這些年在鐵路、航天、能源等諸多領域取得的偉大成就,感到無比自豪,
(作為一個國央企人,這點覺悟還是有的,奈何每次說點實話,就會有人扣上“唱衰論”、“抹黑論”的大帽子,導致我在想是不是要把上面這段話焊死在每篇文章前面),
而我們在這里的每一聲呼吁,都是因為愛之深、責之切,希望盡自己的綿薄之力,幫助看到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齊心協力實現國有企業做大做強做優的目標。
——以下是正文的分割線——
眾所周知這幾年部分國央企存在“問責泛化”的問題,
無論事情大小、不論過錯性質、也不管是不是有什么客觀原因甚至不可抗力,都可能被無限放大,搞得人提心吊膽,
導致員工往往事情還沒開干,自己先把自己否掉了,這也不敢想、那也不敢干,工作效率低下、進度遲緩,
整個企業陷入了一種繁忙而空虛、緊張而壓抑、光鮮亮麗而又暮氣沉沉的奇怪氛圍當中。
博主曾經也非常瞧不上那些習慣“拖懶慢甩踢”的人,時間久了才發現,誰一開始不是一腔熱血,誰又不曾想要大展拳腳,只是后來都被現實,慢慢給磨平了。
“多做多錯、少做少錯”,導致不敢做事、不敢擔責
前天就有個星球會員找我咨詢,這位會員是一個工作認真負責、專業能力很強的中層,進入國企一年多,便自覺已經被環境同化,開始學著推諉扯皮、不敢擔當。
為什么?因為在激勵方面“干多干少一個樣、干好干壞一個樣”,在問責方面卻是“做得越多錯得越多、工作越認真得罪人越多”。
一方面做事越多,出問題的概率越大,也越容易被問責,一旦上綱上線起來,足以折騰掉半層皮;
另一方面工作越努力,壓下來的活兒就越多,七個蓋配八個鍋,難免有顧不過來的時候。但問責時無人會考慮這些實際情況;
最后,部分領導的“選擇性執法”也讓人心寒,同樣的事情,對于GX戶、自己人輕描淡寫、輕拿輕放,而對于沒背景,沒職務的普通員工,則可能上綱上線、雷霆萬鈞。
既然越干活越背鍋、越努力越不幸、越創新越犯錯,那干嘛還要努力、要創新呢?
還不如躺平,領導讓做啥就做點啥,領導沒讓的堅決不做,不求有功,但求無過,起碼能自保。
“安全至上,明哲保身”,導致“部門墻”越來越厚,推諉塞責盛行
部門與部門之間、團隊成員與成員越來越缺乏信任,
相互防備、相互猜疑成為常態,團隊不是擰成一股繩,而是各人自掃門前雪;
“部門墻”越來越厚,
工作分工的模糊地帶、交叉地帶無人敢管、無人愿管,
因為只要管了,以后所有的相關工作都會變成分內事,做得好有無“功”,做不好有“過”;
踢皮球大法、甩鍋大法盛行,
誰的“踢”功、“甩”功不夠純熟,誰往往就會變成最后那個最背鍋的,不可不防。
“氛圍僵化、士氣低落”,導致劣幣驅逐良幣、人才流失
過度追責的氛圍下,員工遇事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如何自保,
無人再敢擔當作為、無人再敢創新突破,團隊士氣低落,越來越沒有活力。
長此以往,有能力、有責任心、想干事能干事的員工要么受不了這種推諉扯皮、效率低下的環境而選擇離開,
要么不得不被同化,以適應環境、減少被追責的概率,
最后劣幣驅逐良幣,人才不是被流失、就是被退化。
“過度追責”的根源,在于管理層的官僚主義和缺乏擔當
任何一個組織或體系中,都需要明確的責任機制和問責制度,來防止權力濫用、失職瀆職,國央企也一樣
。權責分明本是一件好事,然而在執行過程中卻出現了種種“怪現狀”,根源在于管理者和上級部門的官僚主義和缺乏擔當。
央企基層,正在用形式主義對抗官僚主義
國央企員工,其實不是怕追責,而是怕不問青紅皂白就胡亂追責,
博主不支持“躺平”式的消極抵抗,卻也能理解,當積極工作得到的卻是負反饋,十年飲冰,再有責任心的員工也難免涼了熱血。
最后,如何解決?
一要官僚主義得到遏制,管理者躬身入局,以企業發展為重,不囿于一己私利;
二要建立科學的追責機制、明確的追責標準和合理的考核方式;
三要“嚴管”和“厚愛”相結合,既要讓那些失職瀆職的人受到應有的懲罰,也要給那些勇于擔當、敢于作為的人以鼓勵和支持。
只有想干事、會干事、能成事的人,擁有一個健康、合理、包容的工作環境,才能充分調動大家的工作積極性,
幫助企業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浪潮中發揮更大、更積極、更舉世矚目的力量。
最后,祝愿我們偉大的祖國永遠繁榮、昌盛、強大、富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