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下午,北京市煒衡律師事務所主辦的“2024建設工程司法鑒定實務沙龍”在煒衡北京總所成功舉辦,活動特別邀請煒衡房地產與建設工程部主任劉爽律師、聯合建管(北京)管理咨詢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劉磐老師、中電投工程研究檢測評定中心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育民老師進行專業授課分享。煒衡黨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張小煒律師,煒衡紀委書記李君律師,煒衡房地產與建設工程部副主任孫芳律師,煒衡黨委統戰委員王保華律師,煒衡高級合伙人雷丹玫律師、高級合伙人李東紅律師、高級合伙人羅瓊律師、高級合伙人岳見山律師等多名煒衡同仁,以及北京市律師協會合同法專委會、北京市律師協會社會治理專委會律師出席活動。煒衡房地產與建設工程部秘書長胡曉欣律師主持會議,三位在建設工程司法鑒定領域具有深厚造詣的授課嘉賓從不同角度分享了自己的見解和經驗,讓參會者收獲滿滿。
本次沙龍在煒衡律師事務所官方同步直播,線上線下吸引了行業各界同仁的關注。
北京市煒衡律師事務所黨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張小煒遠程為本次沙龍進行了開場致辭。張小煒主任表達了對參會嘉賓的感謝和歡迎,肯定了舉辦本次沙龍的重要意義。他指出建設工程司法鑒定兼具復雜性、專業性,是律師辦案的重點和難點,期待通過實務專家的分享,能夠為參會者提供更豐富的知識儲備、更扎實的實戰技巧。
劉磐,聯合建管(北京)管理咨詢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常設論壇鑒定專業委員會工期組組長、國家注冊一級建造師、英國皇家特許建造師MCIOB、英國皇家特許測量師MRICS,曾參與編寫我國首部工期延誤分析標準《建設工程延誤量化分析標準》以及《建設工程工期爭議解決指引》等著作。
第一位授課嘉賓是劉磐老師,他分享的主題是《以科學的工期延誤分析助力工期爭議案件的解決》。劉磐老師從我國工期鑒定案件量、需求量和司法實踐等狀態的觀察入手,分析了工期爭議案件中存在的問題,重點圍繞關鍵線路法(CPM)等術語,講解了的科學工期延誤分析方法,并通過建設工程合同、工期爭議案件等實務問題發表了對工期問題的深入見解。
劉爽,北京市煒衡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北京市煒衡律師事務所房地產與建設工程部主任、常設論壇鑒定專業委員會質量組成員、北京市律師協會建設工程法律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北京市建筑業聯合會法律服務與糾紛調解工作委員會副主任。
第二位授課嘉賓是劉爽律師,分享的主題是《律師在工程案件司法鑒定中的重要作用》。劉爽律師指出律師在建設工程案件中具有多重角色,不僅在于為當事人提供專業的法律意見,還應關注工程鑒定啟動必要性和可行性、鑒定范圍確定、鑒定材料篩選、現場踏勘、鑒定初稿核對、鑒定異議等環節的律師服務,鼓勵建工領域律師同仁提升整體把控、專業深度參與、有效協調組織這三種能力,充分發揮律師在建工案件中的重要作用。
劉育民,中電投工程研究檢測評定中心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首席司法鑒定專家、正高級工程師,常設論壇鑒定專業委員會質量組組長,在北京、上海、廣州等仲裁機構擔任仲裁員,在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擔任建設工程爭議評審專家,同時是中國鋼結構協會結構穩定與疲勞分會理事、中國建筑金屬結構協會檢測鑒定加固改造分會常務委員、全國建筑物鑒定與加固標準技術委員會委員、北京市評標專家、財政部評標專家、商務部評標專家。
第三位授課嘉賓是劉育民老師,分享的主題是《建工律師處理工程質量糾紛案件的邏輯與思考》。劉育民老師詳細梳理了司法鑒定政策的演變,區分了建工案件鑒定類別、工程鑒定在司法仲裁不同場景下的特點和流程。他以聚光燈下的舞者比喻鑒定人,從鑒定的啟動、鑒定機構的選擇,鑒定材料的提交、鑒定意見的審查等方面,結合多個實戰案例,對工程質量鑒定實務問題進行了深入的解析。
討論提問環節,王佳紅律師、王保華律師、羅瓊律師等就訴訟和仲裁中的鑒定程序規定、建設工程修復方案鑒定和造價鑒定等在辦案工作中遇到的實際問題,與嘉賓進行互動交流,現場氣氛熱烈。
李君,北京市煒衡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紀委書記,北京市煒衡律師事務所全國房地產與建設工程法律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北京市海淀區律協建設工程與房地產法律研究會主任
最后,李君律師進行總結致辭。他結合自身辦案經驗和司法實踐中的常見問題,逐一回顧了本次沙龍三場主旨演講的精彩內容,并再次感謝了參會嘉賓及單位的大力支持。
2024建設工程司法鑒定實務沙龍活動,旨在深入探討建設工程領域中司法鑒定有關問題,提升律師在建工領域案件中的專業素養和辦案水平,加強建設工程法律實務的交流研究。希望通過本次沙龍,煒衡律師能夠為建設工程司法鑒定實務的發展貢獻一份力量,為我國建設工程及司法鑒定法律實踐的完善和進步做出積極的探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