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湖北宜都有一個叫江家灣的地方很火,這個不起眼的普通村莊,因走出了一個“獨臂將軍”而聞名遠近,成為一個沒有門樓沒有門票的特別風景區。
游客在賀炳炎陳列館參觀
眾多名作家、名攝影師、文化名士象蜜蜂見到花一樣,紛紛飛往江家灣,有關江家灣的文字也如星星滿天飛。
2024年10月29日上午,我約了石友孫軍、文友葉紹繼老師,來到了位于宜昌宜都市松木坪鎮的江家灣村。在紅軍廣場,與正在這里采風的湖北知名散文大家溫新階,宜都作家周保平相遇。
作家周保平當導游
作家周保平,曾任宜都市文聯書記,現為駐江家灣村第一書記,如果說江家灣“獨臂將軍”故里是一個鄉村游風景區,周保平便是這個景區的最出色的導游。
賀炳炎故里,坐落在一道約500米高的山下,從左邊翻過山是松滋市劉家場,從右邊翻過山,是宜都松木坪集鎮。
少年賀炳炎
因此,賀炳炎將軍到底是宜都江家灣人,還是松滋劉家場人,便成為一樁懸案,按賀炳炎的說法,他是松滋九道河人。但九道河,卻是宜都松木坪鎮的一條溪流。
有關賀炳炎參加紅軍的故事傳說,也是五花八門。這個謎底,我很想知道。
江家灣風光
周保平把我們帶到賀炳炎故居,一間不大的草蓋房子。里面有很多圖片和文字介紹。所有文字介紹,都是江家灣老一輩人的采訪記錄,旨在證明一件事:賀炳炎就出生在這個草屋里,童年少年都在江家灣一帶度過。江家灣村,才是獨臂將軍賀炳炎的出生地。
紅軍長征圖
獨臂與日軍肉博
在參觀途中,周保平給我們講述了賀炳炎參加紅軍的故事。
賀炳炎,原名向從炎,后改名賀明炎,賀炳炎,是賀龍元帥給他改的名字。1913年2日5日,農歷臘月三十,賀炳炎出生于宜都江家灣圈炭場。父親賀學文,母親晏蘭兒。
少年的賀炳炎在貧苦中煎熬,在松滋宜都交界兩地放牛,挑煤,在松滋劉家場鐵匠鋪當學徒。后被武當山道人相中,隨道人去武當山學習武當劍法和武術。
賀炳炎故居草屋
兩年后,賀炳炎回到宜都。1929年春,賀龍領導的紅軍在松滋宜都一帶擴紅。當一位紅軍干部宣講“沒有飯吃的窮人,都可以參加紅軍,一起打土豪分田地。”
16歲賀炳炎聽得熱血沸騰,馬上找到紅軍的一個連長,要求當紅軍。賀炳炎個子瘦矮,說:“還沒槍高,不行!”
賀炳炎說:“我們打個賭,搬手腕,如果你輸了,允許我參加紅軍,如果你贏了,我還是給人家打鐵去。”
賀炳炎陳列館
連長人高馬大,根本沒把賀炳炎放在眼里,當即應戰。那知賀炳炎兩年習武,又打了近一年鐵,臂力了得,只一回合,連長就輸了。
連長很喜歡這個膽大力大的孩子,要賀炳炎先喂馬。賀炳炎很高興。回到家,對父母說了參加紅軍的事。父母都不同意。
沒辦法,賀炳炎只得不辭而別。他不識字,便在一張枚紙上畫了一個人一支槍,去紅軍連隊養馬去了。
父親賀學文,四處尋找,找了兩天,終于在紅軍連隊的馬棚里找到了賀炳炎,要他回家去。賀炳炎犟得很,怎么說也不回去。
游客參觀賀炳炎故居
賀學文毫無辦法。家有紅軍,家人遭罪。賀學文想,與其在家受牽連,不如也參加紅軍。
賀學文參加紅軍比賀炳炎順利得多,部隊正缺少后勤人員,于是,賀學文成為紅軍運輸隊的一員。
在一次戰斗中,賀學文被流彈擊中犧牲。
賀炳炎則幸運得多。他先是被賀龍軍長看中當警衛員,并改了名字,叫賀炳炎。但沒干半年,賀炳炎不干了,賀龍問:“為什么不想給我當警衛員?”
受傷后的賀炳炎
賀炳炎說:“跟你當警衛員沒出息,天天掛個盒子炮(手槍)跟在你屁股后面,連敵人的影子都看不到,不打仗不立功,就不能當官!”
賀龍被賀炳炎的坦率說笑了,沒想到這小子人小心大,問:“你想當什么官?”賀炳炎指指賀龍說:“你當的是軍長,我至少要當個團長師長吧!”
賀龍非常喜歡這個直來直去的孩子,馬上安排他當了手搶隊隊長,幾次硬仗下來,賀炳炎的勇敢和機智讓他步步高升,不幾年,就升為團長,22歲便當上了師長。成為賀龍手下的一員智勇雙全的悍將。
1935年12月,在紅軍長征途中,瓦屋塘戰斗中,已是紅二軍團5師師長的賀炳炎,右臂被敵人火力擊中,血流如注,如果不截肢包扎,生命不保。
賀炳炎父母墓
在沒有麻藥和截肢工具的情況下,醫務人員借來木鋸,將右臂截下,賀炳炎痛昏死過去。從此,賀炳炎成為獨臂將軍。
聽著故事,心潮澎湃,我們為這聞所未聞的故事而興奮。
游過賀炳炎故居,我們又來到了賀炳炎上將陳列館。陳列館內,燈光柔和,展陳豐富。一幅幅珍貴的歷史照片、一件件歷經滄桑的實物,生動地展現了賀炳炎將軍波瀾壯闊的一生。
他與廖漢生率團在山西雁門關伏擊日軍,他孤身一人俘虜了47名偽軍,他用一支左臂與日軍肉搏,他任人民解放軍第一軍長,創造了多次扭轉戰局的戰斗。
1955年,賀炳炎被授予上將軍銜。
離開陳列館,我們又來到了賀炳炎將軍父親賀學文烈士的墳墓。這個墳墓,是宜都市派人從賀學文犧牲地移到江家灣村的。
墳墓周圍,環境清幽,柏樹環繞。站在墓前,我們深深躹躬,在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中,多少個像賀學文這樣默默無聞的戰士,犧牲在勝利前夜。沒有看到新中國成立的那一天。
為了把江家灣村變成鄉村游的目的地。江家灣村,不僅把賀炳炎的陳列館、紅軍廣場建得高大上,鄉村環境建設也是精雕細琢。一個以賀炳炎故里為重點的江家灣鄉村游風景區,已經初放光芒。
賀炳炎將軍的傳奇故事,更是江家灣的一道無形風景。他參加過土地革命、長征、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先后 11 次負傷,身上留下 16 處傷疤,在新中國成立后,他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 1 軍軍長兼青海軍區司令員、西南軍區副司令員兼四川省軍區司令員、成都軍區司令員等職務。傷痕累累,積勞成疾。1960 年 7 月 1 日,賀炳炎上將在成都病逝,享年 47 歲。是新中國高級將帥中最早離世的一個。
在山西雁門關,我參觀過賀炳炎將軍率部伏擊日軍的戰場,現在又游覽了江家灣村及賀炳炎故里,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江家灣村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都承載著賀炳炎將軍的精神和故事。途中,我們還參觀了賀炳炎小學及江家灣村的村容村貌,滿眼都是風景。
當我們離開時,11輛旅游大巴車開進了江家灣。他們是宜昌市實驗小學的480多名師生,看來,江家灣風景區賀炳炎的故事又會開出一片燦爛的鮮花!
(湖北宜昌怪奇公社劉洪進/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