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品質住宅究竟“長”啥樣?小區“人、車”分流設計、住宅層高不低于3米、超低能耗設計、智能家居系統搭配智慧服務……為促進我省住宅品質提升,建設綠色、低碳、智能、安全的高品質住宅,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11月1日發布了《安徽省高品質住宅設計指南(試行)》(以下簡稱《指南》)。
文末可領取本次住宅設計指南的具體文本文件內容。
小區應進行“人、車”分流設計
根據《指南》,高品質住宅設計應因地制宜,體現地域特色和傳統文化,統籌傳承與創新;應貫徹新時期“適用、經濟、綠色、美觀”的建筑方針。高品質住宅小區應風貌協調、交通便捷、環境宜居、配套完善。
按照要求,建筑風貌應尊重歷史文脈,維護生態格局,與周邊環境及建筑協調。小區規劃應充分考慮建筑對城市界面的影響,處于城市干道、重要廊道和視線通廊的節點位置應形成“高低錯落、變化有序”的天際線。住宅小區出入口和街角零星場地宜設置廣場、 口袋公園等公共活動空間。建筑色彩應遵循“低彩度、高明度”或“高彩度、低明度”的原則;建筑立面宜采用石材、陶板、金屬板、一體板等有質感、高品質、耐久性強的建筑飾面材料。建筑立面設計宜注重山墻面及第五立面的設計,保持與整體建筑風貌相協調。
作者簡介:我是合肥買房參謀吳哥,211大學畢業, 十余年房產經驗,熟悉全合肥在售新房與2009年后交付的二手房小區,可以幫助梳買房需求,精薦新房與二手房(二手房買家0.5%中介費辦理)小區清單,助你高效安心安家合肥。
本文為“合肥買房參謀”公眾號精選的內容資訊。文末有合肥買房系列資料包,可免費領取。
小區應進行“人、車”分流設計,形成無風雨歸家流線。搬家、急救、快遞、垃圾清運等不同車輛的動線不得對小區主要人行流線造成干擾。小區出入口應與城市道路無障礙銜接,并設置入口廣場。小區出入口處應結合景觀統一配建共享單車存放地和訪客臨時停車位。小區內部道路應與住宅單元出入口、老年人和兒童活動場地、集中綠地等室外空間無障礙聯通。地下汽車庫出入口應與住宅外墻保持適當距離,避免噪聲、燈光擾民。地下汽車庫出入口應設置遮擋雨雪的頂棚,凈高不低于2.5米;坡道應采取降噪防滑措施;出入口處宜預留防水擋板安裝條件。非機動車停車棚、停車庫充電設施應相對集中,并滿足消防要求。
小區景觀配置應選擇適合當地自然條件的樹木花,盡量使用自然水體、雨水和可再生利用水;結合綠地、景觀小品設置健身步道、全齡活動場地及相應休閑設施;鼓勵增設方便殘疾人、老年人使用的無障礙健身體育設施。景觀設計應以植物造景為主,選擇無異味、無飛絮、無毒害、易維護、易存活的植物,合理配置喬、灌、花、草(地被)。水體景觀設計應綜合考慮綠色、生態、可持續性和經濟性等因素,慎用大面積水體景觀。苗木搭配應錯落有致,減少對低層住戶采光、視野的影響。喬木樹干基部外緣與建筑南向或北向有窗面外緣距離不宜小于5米。集中綠地宜利用鋪裝、綠植、坐凳、景觀小品等形成自然、可達、舒適、實用的生態空間。圍墻應結合周邊環境統籌設計,以透空式為主。景觀設計應充分利用綠化降低交通噪聲干擾,優化場地聲環境。
“老、小”活動場地需無障礙設計
小區宜設置老年活動、日間照料、托幼托育服務、住區食堂等各類公益性服務設施??爝f存取宜采用港灣式、外存內取的方式??爝f配送存取柜宜結合小區入口、景觀綠化、圍墻,以方便使用、節約用地、安全美觀為原則合理布置,不得占用地面機動車及非機動車停放場地;柜前空間應滿足無障礙設計要求。小區禁止標志、警告標志、指令標志、提示標志和引導標識等,應根據小區規劃、單體和景觀設計要求進行設置。室外交流活動場地宜設置戶外插座、充電點位、驅蚊燈、夜光跑道、植物二維碼、自助售貨機等人性化設施。其中戶外插座、充電點位及驅蚊燈應設置防兒童接觸和防觸電等安全措施。
小區應結合集中綠地和景觀小品設置健身步道、全齡活動場地,布置相應的休閑座椅、健身器材等設施。健身步道應采用環保型彈性減振材料,寬度不宜小于1.5米,且宜形成環路并設置步道距離標識。老年人、兒童活動場地設計應滿足無障礙設計要求,場地寬敞、平整、防滑,與小區慢行系統有效連接,便捷通達,并滿足日照、通風、采光、降噪等要求。場地內娛樂設施、輔助設施、安全防護設施等均應滿足適老化、適幼化的需求,并應設置夜間照明設施。兒童游樂場地應設置不少于3件(套)的娛樂設施,游戲器具周圍應釆用軟質鋪裝地面?;顒訁^域應有醒目標識并設置緊急呼叫和無死角監控設備,且采用防滑、防沖撞、防跌落、安全環保的鋪裝材料?;顒訄龅氐?00米半徑內宜設置無障礙衛生間,鼓勵增設第三衛生間。
布置在地面上的小區垃圾房、再生資源回收站、公廁等功能用房應與住宅樓保持適當距離,且設置在小區人員活動較少的下風向位置,防止異味影響住戶。垃圾轉運場所(空間)應設置在小區次入口外市政道路一側,并設置沖洗設備及排水設施。垃圾車??亢娃D運不得影響小區人流車流。地庫進風口應設置在室外空氣清潔區,地庫排風口不應朝向鄰近建筑的外窗或取風口。室外檢查井不應敷設在主要車行通道、人行步道及健身步道內,當無法避免時,應采取防護措施。地面通風井、采光井、人防樓梯間等附屬建筑物應在方便使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隱蔽化、小型化、景觀化。
單元標牌(包括樓棟號)應安裝在單元入口附近;三層及以下建筑永久性樓棟號標牌宜安裝在醒目位置;三層以上建筑永久性樓棟號標牌宜安裝在山墻4~6層高度位置;標牌數字應清晰、無遮擋,宜采用發光字體。小區的夜景照明應避免產生光污染。
小區住宅層高不應低于3米
《指南》指出,小區戶內空間應滿足起居、飲食、就寢、洗浴、儲藏、工作學習等基本功能,動靜、潔污、干濕分區明確。戶內空間應保持良好的室內聲環境、光環境和熱濕環境。首層宜設置架空層,凈高不應低于3米。首層出入口、地下車庫均應設置入戶門廳,宜采用平坡出入口,且滿足無障礙要求。到達門廳的通道凈寬不應小于1.5米,門廳出入口與車行道之間應預留安全距離。
電梯轎廂內宜安裝分時空調系統。四層及四層以上住宅,或住戶入口層樓面距室外設計地面的高度超過9米的住宅應設電梯。鼓勵二層以上住宅均設電梯。單元電梯設計為兩部及兩部以上時,宜成組布置。高層住宅每臺電梯的服務戶數不宜超過40戶,每部電梯均應直通地下車庫。地下車庫宜設置采光井、導光管、下沉式庭院等天然釆光措施。地下汽車庫內的小型機動車車位尺寸(垂直式停車)不應小于2.5米×5.3米。設備用房門及消火栓箱門的開啟、管道的安裝、集水坑的設置不應妨礙車位使用。車位設置應滿足停車時消火栓門開啟角度不小于120°的要求。
住宅戶型應布局合理、空間方正、功能完善、分區明確,建筑面積應與居住功能相匹配,戶內收納空間宜整體設計。住宅層高不應低于3米,裝配式住宅以及設有集中空調、地暖系統等的住宅層高不應低于3.1米,鼓勵有條件的住宅層高提高至3.3米及以上。住宅不宜釆用敞開外廊加“U 型天井”的平面布局方式。住宅應根據用戶需求和未來變化需要,預留空間可變性和適老通用性。
向外開啟的戶門不應妨礙公共交通及相鄰戶門開啟,不應遮擋安全出口和影響安全疏散,不應碰撞消火栓箱或遮擋電梯按鍵。相鄰戶門并列布置時,門扇間最小凈距離不應小于0.4米;相鄰戶門為L型布置時,門扇開啟過程中最小凈距離不應小于0.6米。住宅入戶處應滿足換鞋、換衣、置物、貯藏收納等功能需求。
臥室不得與電梯緊鄰布置
在《指南》上看到,住宅陽臺應滿足景觀、晾曬、休閑等復合性功能需求,并應預留洗衣機、洗滌盆等安裝條件。廚房使用面積不應小于5米,操作臺總長度不宜小于3米,臺前操作空間深度不宜小于1米。廚房排油煙機、吊柜的安裝位置不應影響自然通風和直接采光。廚房開窗不得影響洗滌池水龍頭的安裝和操作臺的使用。廚房油煙排氣道宜靠近燃氣灶布置,并應配有防火止回閥和屋面風帽。設置便器、洗浴器(浴缸或淋?。?、洗面器的衛生間使用面積不宜小于4米。共用衛生間應采用干濕分離的布置方式。衛生間洗面器、便器前應留有不小于0.7米×0.6米的空間。
住宅主要功能房間應有良好的日照和天然采光,充分利用自然通風。臥室、起居室(廳)天然采光的窗地面積比不宜低于1/6。緊鄰城市交通干線兩側的住宅應有降噪措施。居住空間的外門窗應采用三玻兩腔外窗或夾膠中空玻璃外窗,三玻兩腔外窗玻璃厚度不應低于5毫米、空腔厚度不應低于9毫米。電梯(包括電梯的設備、井壁、機房等)與住戶相鄰時,應采取有效的隔聲減振措施。臥室不得與電梯緊鄰布置。戶內應采用隔聲降噪的排水管材。
當戶內設置戶式集中空調時,應采用便于拆卸更換過濾裝置的新風系統。新風機宜布置南向陽臺,不應設于廚房或衛生間等有污染區域;空調室內機氣流應分布均勻,避免送風吹向床頭。供暖燃氣壁掛爐不應設置在與臥室相鄰的墻體上,避免噪聲干擾??照{室外機位、太陽能挑板、設備平臺等應與建筑一體化設計。排水立管、太陽能熱媒管及空調冷凝水管等應隱蔽設置;空調室外機位的設置應便于安裝維修。戶式集中空調外機不宜與臥室貼鄰。建筑物內的水池(箱)、變電所(含發電機房)、水泵房、機動車庫通風機房等不應貼鄰住戶或在其下方。除機動車庫外供平時使用的通風機房設置在住宅地下室時,不宜貼鄰住宅居住用房;當必須貼鄰時,風機應設消聲隔振措施并應落地安裝,風機房、管井應做消聲處理。
廚房宜預留凈水系統和洗碗機的安裝條件,排水管應采取防止臭氣返溢的措施。生活熱水的熱源應優先利用可再生能源,并應預留燃氣熱水器或電熱水器的安裝條件,加熱設備之間應設置便于操作的切換閥門。干濕分離衛生間的干區可不設置地漏。無存水彎的衛生器具與排水管道連接時應設水封裝置,防止臭氣返溢。地庫入戶門廳、首層入戶大堂宜設置空調。地下車庫宜設置除濕設備。空調室外機位的格柵開口應有利于通風散熱率,集中空調的冷凝水應集中排放。單元公共區域宜預留信息發布、智能信報箱等公用設施電源。坐便器、洗面器、廚房洗滌池、陽臺等處應預留電源插座。
鼓勵設計超低能耗建筑
在綠色低碳方面,高品質住宅節能設計應遵循“被動優先、主動優化”的原則,充分利用天然采光、自然通風,改善保溫隔熱性能,提高設備能源利用效率。鼓勵設計超低能耗建筑。住宅裝修宜同步設計、同步施工、同步投入使用。生活熱水系統的熱源和暖通空調冷熱源應優先利用可再生能源。住宅應根據小區規劃和建筑特點,因地制宜、積極穩妥地推進建筑光伏一體化。住宅應采用綠色節能材料,推廣運用適宜的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
住宅室內設置集中空調和集中供暖系統時,應設分室溫控調節閥。電梯應采取變頻調速或能量反饋等節能措施,成組布置的電梯應具備群控功能。樓梯、走道、電梯廳、車庫等公共區域的照明應采用分區、定時、感應等節能控制措施。自然采光區域與其他區域的照明應分開控制。
住宅宜選用本地化、可循環、獲得綠色標識(認證)或有碳足跡標簽的材料與部品;水暖管材宜選用易維護、可拆裝材料。住宅宜采用裝配化裝修,裝配化裝修應與結構體系、外圍護系統、設備和管線系統進行集成設計。住宅應采用節能環保的裝飾性材料。外裝飾不宜采用無功能作用的裝飾性構件。內裝修宜采用裝配式可更換的部品部件。在保證結構安全的前提下,優先采用高強度材料,減少材料消耗 ,提升資源利用效率。高品質住宅設有2個及以上衛生間,且共用水加熱設備時,宜設置機械循環系統。
充電設施應具備自動斷電等功能
根據《指南》,住宅應采用成熟可靠的技術、工藝、材料,滿足綠色可持續性發展需要,應選用標準化程度高、接口通用性強、性能優良、安裝高效、耐久性能好、維護更換便捷的部品部件,應采取防高空拋物、地面防滑、防護欄桿、消防安全和污染監測等措施。同時鼓勵開展房屋定期體檢和工程質量保險試點。
住宅宜采用輕質隔墻實現空間靈活可變布局。優先選用裝配式廚房、裝配式衛生間等工業化部品部件。地暖的面層宜采用可拆卸式地板,便于維護和更新。當隔墻上安裝吊柜、熱水器、太陽能水箱、燃氣鍋爐時,應采用實心磚或結構加強措施。外墻保溫材料、室外設備、管線等應與主體結構采用安全可靠的連接措施。衛生間、外墻等重要部位應采取措施防止開裂及滲漏。敷設于衛生間、廚房、陽臺的管道穿越樓板以及屋面的部位應采取防滲漏的措施。
高品質住宅生活給水管宜采用不銹鋼管或銅管,生活排水管宜采用柔性接口排水鑄鐵管或HDPE塑料排水管等耐腐蝕、抗老化、密封及降噪性能好的管材與管件。供配電線纜應采用銅芯導體材料和低煙低毒阻燃型線纜。戶內架空敷設的冷水管道應采取防結露措施,戶內熱水管道及管道附件應采取有效的保溫和防燙措施。集中空調送風口應采取防結露風口。室內的照明、插座、熱水器、空調等回路均應采用剩余電流動作保護,室外用電設備金屬外殼應設置可靠接地。配電箱和弱電箱不應暗裝于剪力墻內,且不應設置于衛生間、建筑外墻等易受潮的部位。電動自行車充電設施應具備充滿自動斷電、定時斷電、充電故障自動斷電以及過載、剩余電流保護功能,并具備充電時功率檢測、故障報警、高溫報警等功能。
公共出入口及平臺、門廳、公共走廊、電梯廳的樓地面等區域應滿足防滑要求,排煙井、通風井、采光井的百葉窗臨空一側均應設置防護欄桿及水平防墜物鋼絲網。住宅外窗應提高氣密性、水密性、抗風壓性、保溫性、隔音性、耐久性,滿足使用安全要求。廚房應設置可燃氣體檢測報警器、燃氣緊急自動切斷閥等安全防護裝置 ,并宜具備遠程報警功能。電梯宜配置五方可視化對講。轎廂內宜設置監控拾音攝像機,且具備對電動自行車出入等違規行為自動監測并報警提示的功能。
室外場地應設置高空拋物監控
高品質住宅和智能家居是分不開的。《指南》要求住宅宜采用新一代信息通信、綠色低碳、新型建造等新技術,提升住宅性能,實現智慧化服務。光纖入戶比例應達到100%,光纖接入網宜具有升級、擴充能力。5G移動通信信號覆蓋率應達到100%,電梯轎廂、地下空間、樓梯間、機房、衛生間等區域的信號強度應滿足使用要求。住宅小區應建設綜合信息管理網絡,支持戶內外各類智能設備的連接和數據傳輸。
住宅宜設置智能家居系統,包括家庭設備控制、安全防范、家政服務、遠程教育、遠程醫療、居家養老和娛樂等功能,并預留接口實現與上一級信息管理系統的聯網。各類有線及無線智能家居控制設備和系統均應采用標準化的統一通信協議。中控主機、家庭網關、智能窗簾、電動晾衣架、智能家電等設備均應設置相應的通信線路和供電電源。戶內宜設置室內環境監測系統,實時監測空氣質量、溫濕度、光照強度等指標,并可與照明、通風空調等系統聯動。戶門宜采用智能門鎖。
住宅小區應提供智慧服務,以信息網絡為基礎,結合智能化終端,集成智能家居、物業服務、社區服務和增值服務等功能,為住戶提供舒適、安全、便捷、環保、人性化和智慧化的宜居環境。室外監控攝像機、廣播揚聲器、信息發布顯示屏等設備應合桿建設。二次供水應采取安全保障措施,并宜設置水質在線監測系統,監測生活飲用水的水質指標,記錄并保存水質監測結果,隨時供用戶查詢。公共廣播系統宜預留城市應急指揮系統聯網接口。室外場地應設置高空拋物監控、緊急呼叫等安全設備和系統。物業服務應采用信息化技術,依托智慧物業管理平臺,對住宅小區人行管理、車行管理、安防管理、資產管理、設備運維管理、生活繳費、網上報修等進行智慧管理。(本文來源:安徽商報)
由于住宅規劃設計規范文件內容太大了,需要自行下載。文件獲取方式:關注公眾號【合肥買房參謀】,最下方對話框輸入關鍵詞:住宅設計,記住關鍵詞文字不能多不能少,即可免費獲取。
合肥買房路上,你是否擔心怕買錯了買貴了?你是否糾結在哪個版塊買房升值空間大?買哪個樓盤小區最適合自己?是否擔心買房踩坑?是否糾結了幾個月甚至一兩年也不知道買哪?
以上為【合肥買房參謀】公眾號精選的資訊內容,只說對你最有用的買房操作和建議,歡迎關注及交流。
碼字不易,如果你覺得本文對你有幫助,請點贊收藏并關注我下,這樣我有持續的動力分享更多的干貨知識,謝謝。
吳哥準備了買房政策、需求表與板塊分析、買房知識&避坑寶典與合肥各區域在售新盤列表等合肥買房系列資料包,可免費領取,讓你合肥買房從容高效安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